盧繼龍
【摘 要】目前,初中的語文教學正面臨著新一輪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根本目的是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讓學生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發(fā)揮團隊協(xié)作能力,跟著教師的引導,快速適應(yīng)新課改,利用可用資源為學習語文這門學科服務(wù),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wù)。
【關(guān)鍵詞】新課改 輔助工具 巧抓重點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44
語文是百科之母,要想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便是將語文學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初中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方向不明確,比較迷茫,對于學好語文這門學科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教師就只有先讓他們了解語文的重要性,再設(shè)計出一套適合當代學生的教學方,抓住學習重點進行講解,解決一些學生面臨的低分難關(guān),幫助他們克服在學習語文上的各種困難,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引導學生適應(yīng)新課改
如今,新課改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提出挑戰(zhàn),要求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快速的適應(yīng)新課改,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教師面臨的壓力要大一些,首先,必須拋棄原來的教學思路,重新整理有效的教學方法,重新全面學習,將原來的課程教學方式,教學內(nèi)容等都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必須要有一些改變才能將新課改進行下去。學生也應(yīng)該認識到國家教育局作出這個改革的必要性,積極響應(yīng),并主動配合教師共同努力完成教學目標。
語文這門學科的涉及面比較廣,因此就必須要求學生要進過很長時間的積累,堅持下去,相信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不能說某個學生刻苦的學習一個月兩個月就行了,要想最后自己站在輝煌的頂峰,就必須堅持到最后,不能輕易放棄。學生的寫作文采、知識技能、詞語積累的多少都靠平時的努力,當他們掌握了這些,在考試中是一定會運用到的。新課改要求學生自己主動去學習,與同學進行合作,加強與教師的交流,知識就如同土里埋藏的寶藏,學生要主動去挖掘,不能依賴別人,因為別人找到的始終不屬于自己,教師鼓勵發(fā)揚不放棄的精神,持之以恒,并且要有足夠的信心,相信自己會成功。教師可以適當?shù)慕o學生推薦一些書籍,讓他們每天都要完成閱讀目標,并要求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流利的、富有情感的朗讀,豐富自己的知識量。
二、合理的利用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的輔助工具
對于語文這門學科,字典是必需的輔助工具,也是與學生關(guān)系最為密切工具,對學生幫助最大,它分為字典、詞典、成語詞典、文言文解釋字典幾種,到了中學階段,成語詞典和文言文解釋字典這兩種用得最多,教師推薦的學習工具必須要具有針對性,對學生真的實用才更有價值,學生學習的文言文難度比較大,僅憑書上的注解并不能全部將整篇理解透徹,而且文言文是考試中必備的考題,還要成語也是如此,它可表現(xiàn)為將成語用在修改病句中,然而成語不是一時就可以全部掌握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與成語積累是同一個道理,在遇到較難的成語時,學生便可以利用它來解決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輔助工具,那便是多媒體,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多媒體也越來越廣泛的應(yīng)用于教師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它多查閱與本節(jié)課相關(guān)的知識點,完善自己的備課,同時將課堂延伸的知識分享給學生,達到一個資源共享的目的。例如在講解古詩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它讓學生了解一些關(guān)于詩人的生平,和在寫此詩時的心境,這樣的方式能夠豐富教學內(nèi)容,化難為易,讓學生學起來更容易,同時也減少了教學難度,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產(chǎn)生共鳴,更利于教學的實施。
三、巧抓重點講解,掌握答題技巧
語文教師講課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須抓住重點,文字學科太過繁雜,挑重要的知識點講解才是最有效的。老師應(yīng)針對考點進行講解,正如現(xiàn)代文閱讀題,大多都是找一篇文章,然后出考題就類似于文章某段在文中的作用,概括文章主旨,表達思想感情,某種修辭手法的作用等等。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讀文章時要善于抓住主干,迅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找到文章的主旨。
現(xiàn)代文閱讀題中,一般會考某段在文中的作用,就可以參考一下模板,結(jié)構(gòu)上,可分為點明文章中心、總領(lǐng)全文;內(nèi)容上,大多有為下文做鋪墊和襯托,埋下伏筆;情感上,便有升華情感,直抒胸臆等。中間段的作用就有承上啟下、過渡,最后一段大多是點明主旨,與題目相照應(yīng),引人思考,讓人回味無窮。這些技巧是每個學生都必須要掌握的,并不是說每個題都這樣答,學生必須結(jié)合原題進行判斷。再例如概括文章主旨,學生就可以借用這樣的模板,在細讀全文后,尋找關(guān)鍵詞、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果是記敘文,就可以答成:本文通過講述一個什么樣的故事,歌頌了什么,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揭示了什么道理,這些都要引入原文,不能照搬照抄。
四、突破作文低分難關(guān)
語文考試改革后,作文成為了學生最為關(guān)注的部分,因為它在這門學科中十分重要,表現(xiàn)為:所占分值比較高、完成需時較長。它的分數(shù)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總成績,教師應(yīng)該在作文方面多下工夫,找到合適的方法幫助學生突破作文難關(guān),根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一種特有的寫作模式,讓學生廣泛學習,結(jié)合自己掌握的知識加以利用。
作文的開頭要寫得漂亮,才能給人一種良好的印象,引人入勝,為自己加分,寫作之前,要熟讀材料和題目要求,第一段可借用名人的話引出自己的思想,或者是通過一個小小的故事展開寫作。中間內(nèi)容不能全是些大道理或者是些口水話,應(yīng)該加一個或兩個故事進行闡釋,其中要有一定的框架結(jié)構(gòu),比如排比句、總說分寫等。寫人時可加一些神態(tài)、心理描寫,使文章更加豐富多彩,增強文章的感染力,還可以利用環(huán)境描寫烘托氣氛,加深情感,讓讀者產(chǎn)生共鳴,文章結(jié)尾適合一句話或小段總結(jié),起一種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平時教師就需要訓練學生的觀察與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在考場閱讀完材料就能快速抓住要點進行立意,同時要求學生多閱讀課外材料、文章,積累的素材越多越好,在寫作時以便合理利用,增加文章的文采。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教學是對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傳播與發(fā)揚,教師不斷完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習動機,提高教學效果,用實際行動踐行新課改,抓住教學重點,傳授學習技巧,合理利用教學工具,突破重點難點,不斷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個性發(fā)展,為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shè)培育高素質(zhì)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