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蓮
何謂師德?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今天,我們怎樣詮釋師德?一個與時俱進的思索。
翻開近日正在閱讀的《先生》一書,卷首語赫然映入眼簾,震撼心靈?!跋壬鷤儯瑢W生教之導之幫之扶之惜之愛之,提供學問坐標系和人格營養(yǎng),示范風骨與風度,為后輩的成長贏得時間、空間和方向感?!蔽覀兊暮⒆觾刃睦锒加幸桓啦幌绲南灎T,這根蠟燭有著無限的能量,而身為先生的我們,惟愿是做一根火柴,點亮孩子心中的光明。
教育是一門科學,但更是一門愛的藝術,教育的秘訣是真愛。一位班級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敗的理由可能不計其數,而成功優(yōu)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經驗肯定有一條,那就是——熱愛學生。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有了愛這個支點,教育就不僅僅是一種手段、一項工作、一件事情,而是一種力量、一點智慧、一份快樂。正如多年前我的先生們給予我的那樣,情感教育,是班主任愛與責任的要求,也必將給孩子們的人生打下溫暖的底色。
《傅雷家書》是膾炙人口的一本好書,其中的書信交流,思路清晰,條理完整,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的方式,是我最樂用、最愛用的。在開學初,我首先送給學生兩份見面禮:一份是要求他們給自己最敬愛的老師寫一封感恩信。讓他們懂得,老師對學生永存無私之愛,不可磨滅;老師對學生厚積教育之恩,不可忘記!另一份是要求他們給我寫一封信。要求寫明三項內容:一是你從前最好的老師是誰?他的優(yōu)點有哪些?希望我向他學些什么?二是你心目中班級的目標怎樣?有什么好的建議?三是你有何特長和愛好?能為班級集體做些什么?愿否擔任班干部?以此來表示尊重,了解情況,為搞好下步工作打下基礎。
臨近畢業(yè)了,身為班主任的我,又收到了一封封熱情洋溢,充滿回憶與感恩的孩子們的親筆所書——贈最愛的老師。我的學生們即將告別多彩的童年,進入多夢的少年時代,此時的點點滴滴,不是身為班主任的老師,很難體味這個中滋味。與我,與所有曾擔任過畢業(yè)班的班主任而言,這是最難忘、最感懷、最幸福的時刻。
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向上力量,缺少了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將無濟于事。我制定了學生成長表,每周一張,目的在于讓學生每天創(chuàng)造一次成功,每天進步一點點。
我們充分利用學校課前五分鐘的預備鈴時間,進行每日一誦,給每個學生提供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我還讓學生自己主持班會,讓小干部們全部上臺匯報各項工作。每周自修課由學生輪流講一個“影響自己一輩子的故事”,每學期舉行主題辯論賽,開展讀書日活動,組織學生寫評語。
為參加校合唱比賽,從未學過聲樂,不太自信的林佳琪同學卻毅然承擔起了全班排練的任務。她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每天能上講臺,合著伴奏為大家組織練習幾次;而貪睡的朱江豪給自己制訂的目標就是每天提早5分鐘到校;丟三落四的葉展如同學則希望自己每天別把作業(yè)本等東西落在家里;記憶力欠佳的楊思同學只希望每天的聽寫能順利通過。
我知道,他們每天的目標,只需稍微努力就能夠實現(xiàn)。他們完全可以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得更好。每天的目標雖不起眼,卻會成為他們前進的推動力,他們就在這樣的自我激勵和期待中,一天天地快樂成長。
后來,朱江豪同學在日記中寫道,“改掉遲到,相當于自己的人生又前進了一大步。在我的小學生涯,我進行了一次人生大改造,其中最大的收獲就是打倒了‘遲到這個敵人。我想,即使我只是一枚綠葉,也一定不是毫不起眼的那一枚?!?/p>
我并不希望我的學生天天想著自己毫無實踐性的遠大目標混日子,那只會讓他們感到前途渺茫,心灰意冷。只有在每天切切實實的一步一腳印中,不斷感受成功的喜悅,才能踏實前行。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我班還設立了“班級明星榜”,讓每個學生都把自己“最得意”的一面展現(xiàn)在集體面前,讓孩子們能夠體驗到取得勝利的心情,獲得成長的正面精神能量。
陶行知說“當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頓,譏笑中有愛迪生”。我也時刻告誡自己,要正確對待學困生和所謂的后進生。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家長著急,老師更著急??墒俏覀円苍S忽略了,最痛苦的莫過于孩子本人。所以,若能給失去信心的孩子點燃一束希望之火,那么,他就會頑強地前進,哪怕是一點點細微的進步。
班上有個學生,英語成績次次都在幾分徘徊。他對于自己的英語成績,已完全失去信心。于是,我對他進行一次特殊的面談,并要求他完成我布置給他的一份特殊作業(yè),要求他對照我買給他的《英語每課通》的答案認真地抄一遍。不料,他對這項作業(yè)很感興趣,因為他也可以像其他優(yōu)秀學生一樣完完整整地把作業(yè)給完成了,他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功喜悅。一個星期后,我再找他談話,要求他試著聽聽老師的課,課堂練習時也試著自己做一下。半個學期過去了,迎來了期中考試。他取得了從未出現(xiàn)過的驚人成績——43分。這個讓他感到自豪的分數,更加鼓舞了他,增加了他的學習信心。
我并非覺得這位學生從此就能平步青云,但他的進步,不僅對他本人,對班上其他同學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大家都能看到:每個人付出努力就能取得一定的成績。這種信念,將會激勵著整個集體樹立這樣一種“馬太效應”:每個人都能做更出色的自己!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需要一種大愛,教育的使命就是把精神能量傳遞給孩子。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護甚至捍衛(wèi)孩子的主動性。我們的孩子內心里都有一支永不熄滅的“蠟燭”,這根蠟燭有著無限的能量,而教育者的任務是做一根火柴,點亮孩子心中的光明。
“先生先生了百年,后生后知在此間。”先生們的背影,不是遠去的精神,而是燈塔,穿越時空,傳遞出堅定的理想與信念,激勵著我們用默默無聞的背影展現(xiàn)生命的蓬勃,用平凡的言行勾勒師德的高潔,讓生命與使命在堅定不移的信念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