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雨 杜啟文
在當前素質教育中,怎樣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怎樣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不掉隊,是當前由應試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學困生的存在并不是完全由學生智力低下造成的。學困生和學優(yōu)生之間并沒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他們在許多學科學習的起始階段并沒有明顯的差異,學習過程的分化現(xiàn)象,主要是由客觀環(huán)境和主觀條件所造成的。如有的同學是受社會家庭的不良影響,有的是學習目的不明確,態(tài)度不端正;有的學生對自己學好某些課程缺乏信心;有的學生對過去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沒有學好,再學習就有困難。怎樣幫助學生擺脫學習上的困難呢?沒完沒了地說教,我覺得無濟于事,有的教師單純給學困生補課,大量做題、講題,家庭作業(yè)成災。有的學生不堪重負而產生厭學心理,這樣的方法也不可取。那么,怎樣才能又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又使學困生趕上來呢?我認為,有效的辦法就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同時抓,另一方面給予他們具體的幫助,幫助他們在學習上取得一點一滴的進步,同時又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評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一、首先分析學困生的心理
1. 有的學生學習差是家庭環(huán)境造成的,是導致困難的外部原因。特別是父母離異的子女,失去家長的關心,因此覺得人生失去光彩,沒有意義,對學習沒有興趣,漠不關心,不寫家庭作業(yè),甚至連課堂作業(yè)也不完成。對于這些學生要施加愛心,盡可能彌補他們心靈上的傷害。我班有個學生,父母離異后,跟母親在一起生活,母子倆生活特別艱難,有時母親給他交不起書費,他自己感到比別人矮一截似的。這時,我就號召同學們獻一份愛心,幫幫自己的伙伴,讓他渡過難關。同學們紛紛把自己的零用錢捐出來,給他交上書費,使他感到集體的溫暖,這樣逐漸增強了他熱愛生活的信心,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在短期內學習趕上來了,而且信心十足地告訴我,他要更加發(fā)奮學習,趕上其他同學。
2. 有的獨生子女由于家庭條件好,家長加倍嬌慣,養(yǎng)成了懶惰的習慣,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那些在學習上缺乏吃苦精神的學生,我耐心啟發(fā)誘導,給他們講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有意創(chuàng)設讓他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別人能辦到的事,通過自己努力也能辦到,從而勵志進取,消除了懶惰思想及畏懼心理,培養(yǎng)他們的意志力。
二、要愛護、相信、尊重學困生
我們只有喜歡學生,才能激發(fā)學生自愛,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愛,便對教師的管教無動于衷。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因為愛學生才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唯有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同時,每個教師必須謹記不要對學生有偏愛,應愛所有學生,特別是愛學困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在學困生的內心深處克服消極自卑的自我印象,才能逐漸樹立起積極向上的自我形象,才能形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有個學生是全校聞名的學困生,調皮、搗亂、欺負小同學,用逃學的辦法來表示反抗。我接這個班后以愛為前提,在尊重他自尊心和獨立意向的基礎上,堅持耐心說服教育,進行心理指導,幫助他認識了自己任性、執(zhí)拗、偏激、沖動和反抗情緒及行為的錯誤和危害。同時根據(jù)這個學生熱愛勞動這一優(yōu)點,有意分配給他一定任務量,讓他帶領小組的學生按時完成勞動任務,讓他逐漸在同學中樹立威信,當他感覺到班集體的溫暖和同學們的信任后,更堅定了他上進的自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學習和紀律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三、及時反饋,促進學困生轉化
反饋矯正是減少學生缺陷積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辦法,反饋矯正與對癥下藥有它相通之處,即找到病因能治病,找到錯誤能矯正。這就要求教師要安排前置性補救教學,使學困生能順利地進行新課學習。如,在教學四年級數(shù)學“小數(shù)單名數(shù)與復名數(shù)互化”這一問題之前,通過信息反饋,有幾個學生對單位之間進率搞不清,針對這種情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進行單位之間進率的訓練,使學生在掌握好前面知識的基礎上順利進行新課學習,利用反饋矯正手段,克服學生積累性的缺陷,轉化學困生。另外,矯正方法可以采取小組幫助的方法,對那些知識缺陷積累較多、學習能力差的同學不要操之過急,要有耐心,要細心,先幫助他們達到低層次目標,再逐漸向高層次目標邁進,這樣學困生在教師的個別輔導下會取得很大進步。
四、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共同管理好學困生
班主任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途徑,同時學生也在接受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和教育。因此,協(xié)調這些方面的教育,使之圍繞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開展教育活動,便成為班主任的重要職責。剛接班時,我班有一名學生,學習基礎差,家庭作業(yè)不是不做,就是少做,有時做得很亂。面對這種情況,我找他談心,發(fā)現(xiàn)他也想做完作業(yè),只不過管不住自己。我找到家長了解他在家的情況,原來他不做作業(yè)是習慣性的,他貪玩,愛看電視,由于家長工作忙,沒有時間督促。針對這種情況,我天天在留的作業(yè)條上簽字,并要求他在家做完作業(yè)后讓家長簽名,交上作業(yè)后,有進步我就獎勵他一朵紅花貼在作業(yè)本上,他很高興,一段時間后,自覺養(yǎng)成了做作業(yè)的習慣,老師與家長共同管理學生收到了好效果。
總之,轉變學困生的工作是十分艱巨的,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見成效的,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必須狠抓學困生,但要講求方式方法,千萬不要增加課業(yè)負擔,進行題海戰(zhàn)術,不然會事與愿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