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貸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網絡貸款形式。簡單地說,投資者通過P2P網貸平臺將錢貸款給借款人,投資者賺取高額的利息,而作為中介方的P2P網貸平臺,獲取一部分的利息收入和管理費用。
2014年P2P網貸問題平臺的接連出現,將P2P網貸風險問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不少投資者也因此充滿顧慮。其實我們大可不必“談P2P網貸而色變”。P2P網貸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需要用全面的、客觀的、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任何行業(yè)的發(fā)展都有一個過程,都是由初生到成長,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在發(fā)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一定的辦法加以解決。要避免在行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片面地看待問題,更不能將原本屬于發(fā)展過程的問題擴大化,這不利于行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本質上講,P2P網貸平臺只是借款方和放款方之間的一個交易平臺,與銀行的信用貸款并沒有什么不同,都蘊含著一定風險。銀行也會有壞賬問題,但與P2P網貸所不同的是銀行貸款利率相對較低,且隱含國家擔保。而P2P平臺不是銀行,背后沒有承擔無限責任的國家。拋開本身為詐騙而設立的平臺不談,在行業(yè)的起步發(fā)展階段,即使那些真正想做事的P2P平臺,想要全力維護借款人利益,在對借款人審核方面,也很難比銀行更專業(yè)。
從事P2P行業(yè),平臺本身要有雄厚的資金,并由具有專業(yè)資質的擔保公司進行擔保,隨時可以承擔賠付責任;它還必須有豐富的數據,可以判斷借款人的信用、償還能力以及償還意愿,降低壞賬率。但目前有這種能力的P2P平臺數量的確有限。
而對于投資者,目前投資P2P網貸的部分投資者的投資觀念需要加以轉變,要對投資理財本身所具有的風險有充分的認知,更重要的是,要在投資過程中保持理性的態(tài)度。面對P2P網貸,投資者都將面臨哪些風險?如何識別真正的P2P網貸企業(yè)?如何防止掉進銷售人員的理財陷阱?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警惕一切高息的誘惑,理性投資。高息背后基本都是陷阱,無論它掛著互聯網或者其他任何光環(huán)。還是那句老話,天上不會掉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