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語言是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的最起碼條件,是教師向?qū)W生傳道、授業(yè)、解惑、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重要工具。教師只有充分運用自己的語言特點使得課堂教學輕松愉快又引人入勝,才能增強教育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數(shù)學;語言;特點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一種重要工具,對老師來講,語言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最起碼條件,是教師向?qū)W生傳道、授業(yè)、解惑、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重要工具。老師必須充分運用自己的語言特點,使得課堂教學輕松愉快、引人入勝,才能增強教育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是說,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那么我們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語言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以下是我在平時在觀察研究和實際應用中的一些體會。
一、語言要親切,幽默風趣
要使學生對所教的學科產(chǎn)生愛好,首先要讓學生愿意聽你所說的話。而親切、幽默風趣的語言是最容易激活人的聽覺,所以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如果親切、感人、幽默風趣,確實能使學生在課堂上長時間集中注意聽課,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態(tài),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線段的性質(zhì)教學時,一位老師設置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一個操場長方形ABCD,一只小狗站在點A處,它想跑到點C處,為了省時,你說它會走哪條路呢?學生都一致回答:“沿著線段AC跑最省時。”老師:“是啊,這個連狗都知道,難道你們不知道嗎?”學生聽到這句話,都笑了,整節(jié)課學生都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學習效率肯定提高了。而平平淡淡,刻板的話語,會使學生感覺索然無味,昏昏欲睡,注意力渙散,課堂學習的質(zhì)量自然低下。
二、語言要精練,不啰嗦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做到用最少的語句表達最豐富的內(nèi)客,這樣學生會覺得教師講的課言簡意賅,容易理解,不容易煩躁。但在實際中,常見到這樣的情況:教師在課堂上總是怕學生理解不了,一個問題重復講好幾遍,啰哩啰嗦,但重復那么多遍也沒擇到重點去表達,只是不斷的重復。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點和理解知識間的聯(lián)系,最重要的是學生會在你叨叨不停的解釋中產(chǎn)生煩躁心情,不想聽你的課。但是要注意語言精練并不是叫老師單純地削減語言的數(shù)量次數(shù),而是要求教師提高語言的質(zhì)量,這就要求教學語言要突出重點,抓住關(guān)鍵。例如,在 進行“分數(shù)應用題”教學時,某個教師首先出示:小明的爸爸想去北京旅游,現(xiàn)在有兩個旅行社,“十一”促銷價格是這樣的,青旅價格是:原價格1800元/人,優(yōu)惠價是降價1/5。國旅價格是:原價格2000元/人,優(yōu)惠價是降價1/4。師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會幫老師選個便宜一點的旅行社嗎?然后讓學生獨立計算,再進行匯報、交流。事實證明,這樣提問不僅沒有出現(xiàn)學生思維上的“斷檔”,相反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這是因為問題還是在學生的“接受區(qū)”內(nèi),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了。精練、言而不煩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正確而迅速地傳遞教者的意圖,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教學過程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語言要生動,通俗易懂
教師的語言生動簡潔、通俗易懂,可以使課堂滿堂生輝,提高教學效果。如“等腰三角形兩個底角相等,對頂角相等”等圖形的性質(zhì),這些定理的論述運簡潔,但比較抽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探究、發(fā)現(xiàn)、形成、拓展的整個過程,從而得出新的知識,并用自己的語言歸納總結(jié)出知識點。學生用自己語言歸納出來的結(jié)論,一般都比較冗長,不通順,這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圖形,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解釋它含義,表達它,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得更牢固。在教學中,數(shù)學教師不能像語文教師那樣時刻用抒情的語言去表達,這是因為學科的特點。但數(shù)學教師的語言不能一成不變,總是那么古板嚴肅公式化,而是要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情況選用適當?shù)脑捳Z。如課本有些知識的闡述比較抽象,專業(yè)化,教師可以運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簡明扼要的口訣以及充滿時代氣息的語言,把教學內(nèi)容講得生動、通俗,學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識。
四、語言要有激勵性,有情感
課堂教學語言要有激勵,有情感,這樣才能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及時、適度、多樣的評價,既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探究欲望,促使學生努力學習,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又能使教師通過評價所反饋得到信息,適時調(diào)整教學過程。一句簡單而又富有激勵性的語言,可以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使其感受到學習上的成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既然激勵性的語言有這樣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中為什么要吝嗇你的贊美之詞呢?如,一位小學老教師在進行“約數(shù)與倍數(shù)”的概念之后,設計聯(lián)想訓練。教師講一句話,學生說出意思相同的另一句話。教師說:“12能被2整除?!币粋€學生說:“12是2的倍數(shù)?!贝藭r教師豎起大拇指,說:“你真厲害!”老師接著問:“還可以怎么說?”另一個學生搶著發(fā)言:“還可以說‘2是12的約數(shù)”,教師又給學生一個贊許的點頭:“你真棒!”。得到老師的贊許,孩子都很興奮,嘁嘁喳喳搶著發(fā)言,課堂上師生情感交融,課堂學習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高漲,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
總之,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既體現(xiàn)了教師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又和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相聯(lián)。作為教師,要注意教學語言,善于運用語言技巧,盡可能使教學語言形象具體,具有科學性、藝術(shù)性、趣味性,把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問題有趣化,打造具有自己特色、個性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張大軍.試論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年02期.
[2]方宇紅.有效教學語言的魅力[J]. 中學課程輔導高考版·教師版,201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