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延亮
摘 ? 要:實際問題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提高實際問題教學效果至關重要。通過研究新課程理論,提出了提高實際問題教學效果的幾點思考: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建模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當堂檢測的訓練與反饋.
關鍵詞:初中數學;實際問題教學;幾點思考
解實際問題的過程,是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在通過對實際問題有目的的感悟、預測、思考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處理而形成的解答.它包括對題中文字所表達的表層結構的理解和深層意思的領會過程,包含語言轉換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分析歸納能力等.這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樣提高實際問題的教學效果呢?本文就以下五個方面展開論述.
1 ? 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激發(fā)一定的情感,可以培養(yǎng)人的意志,可以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如:八年級上冊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組第一節(jié)我給學生提出一個我國古算名題“雞兔同籠”,內容是: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聽了這個問題學生積極主動思考起來,有的學生用算術法解決了,但很復雜;有的學生用一元一次方程也解決了;但大部分學生無從著手.我便啟發(fā)學生,能否設兩個未知數解決問題呢?學生的思維又被調動起來了,通過獨立思考,再積極討論,合作,交流,從而列出兩個方程.這又讓學生體會到方程組解應用題的優(yōu)越性,喚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2 ?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讀題是解題的起步,是培養(yǎng)審題能力的開始.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閱讀,使學生快速理解題意,并學會從字里行間尋求有用的關系,讓學生在關鍵的、重要的字、詞、句作標記,如“一共”、“增加”、“減少”、“比……多……”、“比……少……”等關鍵詞語,這些詞語在應用題里起著重要的紐帶作用,它能使題目的條件與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發(fā)生密切的聯系.例如:某公司有兩種品牌的純凈水出售,已知甲種純凈水比乙種純凈水貴2元,買2桶甲純凈水和3桶乙純凈水共需34元.問:①甲、乙兩種純凈水的單價各是多少元?②為了擴大經營,某商戶準備購買甲、乙純凈水共360桶,且甲種純凈水的數量不少于乙種數量的一半.求費用最省的購買方案.
分析 ? 在快速閱讀題意中,迅速抓住關鍵性的句子:已知甲種純凈水比乙種純凈水貴2元,買2桶甲純凈水和3桶乙純凈水共需34元.根據兩個含有相等關系的語句,找到兩個等量關系式,可構建出方程(組)數學模型.從而解答了第一問題;在閱讀題意中,抓住關鍵性的句子:①某商戶準備購買甲、乙純凈水共360桶,且甲種純凈水的數量不少于乙種數量的一半.根據這個的語句,可找出含一個不等量的關系式,可構建出不等式數學模型,從而求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②求費用最省的購買方案. 根據這個的語句,可找出費用與甲(或乙)純凈水的數量的關系式,構建出一次函數模型,再利用一次函數的增減性確定有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案.
3 ? 建模能力的培養(yǎng)
初中數學實際問題的教學重點是建模.常見的初中數學模型:方程(組)模型,不等式(組)模型,函數關系模型,解直角三角形模型,概率統計模型等.例如:經營文具用品和體育用品的紅星商店,決定推出兩種優(yōu)惠方案:A方案購1個籃球,贈送一只鋼筆;B方案籃球與鋼筆都按九折優(yōu)惠.已知籃球每個定價80元,鋼筆每只定價10元.小明要買4個籃球和鋼筆若干支(預計5至12支),設小明要購買鋼筆的數量為x支,所購買的費用為y元.
(1)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
分析 ? 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A方案的優(yōu)惠條件是:A方案購1個籃球,贈送一只鋼筆;B方案的優(yōu)惠條件是:B方案籃球與鋼筆都按九折優(yōu)惠,即建立函數模型.yA=4×80+10(x-4), 即yA=10x+280.
yB=(4×800+10x) ×0.9即yB=9x+288.
(2)小明要購買鋼筆的數量為幾支時,A、B兩種優(yōu)惠方案所購買的費用相同?
分析 ? 依題意,A、B兩種優(yōu)惠方案所購買費用相同,這說明yA=yB即建立了方程模型 . ∵yA=yB ?∴10x+280=9x+288,解得x=8.因此小明要購買鋼筆的數量為8支時,A、B兩種優(yōu)惠方案所購買費用相同。
(3)小明要購買鋼筆的數量為多少支時,A優(yōu)惠方案所購買費用較少?
分析 ? 依題意,A優(yōu)惠方案所需的費用較少,這說明yA
(4)小明要購買鋼筆的數量為多少支時,B種優(yōu)惠方案所購買費用較少?
分析 ? 依題意, B優(yōu)惠方案所購買費用較少,這說明yA>yB即建立了不等式模型. ∵yA>yB ?∴10x+280>9x+288解得x>8又∵5≤x≤12 ∴9≤x≤12因此小明要購買鋼筆數量為9、10、11、12支時,B種優(yōu)惠方案所購買費用較少。
(5)按哪種優(yōu)惠方案購買比較便宜?
分析 ? 依題意,按哪種優(yōu)惠方案購買比較便宜?相當于比較yA與yB的大小。因此必須先求出yA、yB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再比較yA與yB的大小,有3種可能,即yA=yB ?yAyB .此問題包含上面的4個小問題,即建立函數模型,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過程略。
4 ? 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創(chuàng)新思維的實質就是求新、求異、求變;創(chuàng)新是教與學的靈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新課程理念中提出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給學生終身有用的知識,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1 ]。
4.1 ? 一題多解,培養(yǎng)了思維的廣闊性,又培養(yǎng)了思維的靈活性。
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挖掘每個學生的積極因素,引導學生根據數學應用題的特點,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地觀察思考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例如:益友工程隊鋪設一段若干長的光纜管道,為了盡量減少對道路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響,實際每天施工的工作效率比原計劃工作效率提高了0.2,結果提前3天完成。原計劃完成鋪設需要幾天?
(1)直接法 ? 設原計劃完成鋪設需要x天, 則實際用了(x-3)天,設鋪一段a千米的光纜管道,則■=■. (1+0.2)解得x=18,經檢驗x=18是原方程的解.
(2)間接法 ? 方法①,設實際完成鋪設需要x天,則原計劃需要(x+3)天,鋪設一段a千米的光纜管道則■=■(1+0.2)解得x=15,經檢驗x=15是原方程的解,x+3=18。方法②,設原計劃每天完成鋪設x千米,則實際每天完成鋪設1.2x千米,鋪設一段a千米的光纜管道,原計劃完成的時間為■天。則■-■=3,解得■=18,經檢驗■=18是原方程的解。方法③,設實際每天完成鋪設x千米,則原計劃每天完成鋪設■千米,即■x,鋪設一段a千米的光纜管道,原計劃完成的時間為■天, 則■-■=3 ,解得■=18,經檢驗■=18是原方程的解。
4.2 ? 利用一題多變,培養(yǎng)了思維的深刻性,又培養(yǎng)了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在教學中,教師啟發(fā)學生挖掘題目的潛在功能,恰當地對題目進行延伸,演變、拓展,使學生經過聯想、探索達到啟發(fā)思維的目的,從而對應用題的本質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一項工程,甲單獨做4天完成,乙單獨做6天完成,甲、乙兩人一起完成這項工程需要多長時間?
變式1 ? 一項工程,甲單獨做4天完成,乙單獨做6天完成,若甲先做2天,剩余的工程由乙完成,乙需要多長時間完成這項工程? 變式2 ? 一項工程,甲單獨做4天完成,乙單獨做6天完成,若甲先做2天,剩余的工程由甲、乙共同完成,甲、乙各需要多長時間完成這項工程? 變式3 ? 一項工程,乙單獨完成這項任務比甲單獨完成這項任務多用2天,若甲單獨完成2天的任務與乙單獨完成3天的任務相同,求甲、乙單獨完成這項任務各需多少天? 變式4 ? 一項工程,乙單獨完成這項任務比甲單獨完成這項任務多用2天,若甲單獨完成2天后,再由乙單獨完成3天剛好完成這項任務。求甲、乙單獨完成這項任務各需多少天?
在這些應用題中,有的可用算術解;有的可用方程(組)解,通過變式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深刻性和思維創(chuàng)造性。
5 ? 當堂檢測的訓練與反饋
教師設計的當堂檢測題具有針對性,層次性,梯度性。長期堅持、潛移默化對學生進行訓練,并進行當場批改,收集反饋信息,針對錯題及時評講,這樣學生所學的知識與能力,都會遞進一步。
因此,教師要從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積累,提高自身修養(yǎng)和專業(yè)素質,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才能在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才能在課堂中更高有效地獲得知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