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太強
【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手術感染影響因素與有效預防對策。方法:以本院2013年7月—2015年5月間收治的骨科手術患者1000例為對象進行研究,分析患者于切口感染的潛在影響因素。結果:1000例患者中感染患者45例,感染率4.5%,患者年齡、抗生素應用情況、手術切口、手術類型、有無糖尿病、有無參觀人員、手術時間均為潛在影響因素。結論:導致骨科手術切口感染潛在影響因素眾多,要做好圍手術期患者管理,預防各類影響因素,從而降低切口感染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骨科手術;切口感染;潛在因素;預防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5-0194-01
骨科手術作為臨床常見手術,主要用于修復、重建患者肌肉、骨骼、神經(jīng)缺損等,以恢復患者正常肢體功能為主要目的,確保手術效果。骨科手術多數(shù)耗時長且操作復雜,還需要植入各類固定器械,一旦出現(xiàn)操作失誤或者感染很容易影響手術效果,導致患者康復效果欠佳。手術切口感染作為骨科手術典型的并發(fā)癥,探究潛在影響感染因素與預防舉措對于最大限度的保障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為探究骨科手術感染影響因素與有效預防對策,以本院收治的骨科手術患者1000例為對象進行研究,報道整理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材料
以本院2013年7月—2015年5月間收治的骨科手術患者1000例為對象進行研究,納入患者均簽署研究同意書,1000例患者中男性583例女性417例,年齡15-72歲,平均年齡(40.4±4.9)歲,手術耗時27min-5h,平均(1.5±0.7)h,其中Ⅰ類切口419例,Ⅱ類切口303例,Ⅲ類切口278例。
1.2方法
統(tǒng)計所有患者中手術切口感染發(fā)生情況,對患者個人基本信息、手術治療資料等進行整理匯總,并分析包括患者年齡、性別、手術時間、手術類型、有無糖尿病、抗生素使用情況等多種因素對于切口感染的影響,并提出應對舉措。
1.3統(tǒng)計學
臨床數(shù)據(jù)均應用SPSS17.0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t檢驗,計量資料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1000例患者中感染患者45例,感染率4.5%,其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程度有所差異,實施針對性治療后均好轉。
通過分析骨科手術患者臨床資料發(fā)現(xiàn),年齡、抗生素應用情況、手術切口、手術類型、有無糖尿病、有無參觀人員、手術時間均為潛在影響因素,對于手術切口感染有一定影響。手術切口感染患者影響因素分析見表1。
3.討論
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誘發(fā)因素較多,比如患者伴有糖尿病、手術期間有外來參觀人員、手術中消毒不到位等,都會導致病菌感染或者交叉感染,致使手術切口康復欠佳,發(fā)生感染并發(fā)癥。近年來隨著臨床對導致手術切口感染因素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與手術風險管理的應用,臨床中骨科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率已經(jīng)有所下降,這對于保證患者康復質量、降低感染率有積極意義。
本次研究中,根據(jù)1000例患者的臨床分析資料來看,年齡、抗生素應用情況、手術切口、手術類型、有無糖尿病、有無參觀人員、手術時間均為潛在影響因素,針對這些潛在影響因素設計預防舉措是臨床工作重點。手術術前準備中,要積極治療患者原發(fā)病癥,尤其是對年齡較大、免疫力較差與耐受欠佳的老年患者要予以重點管理,尤其要注意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在血糖水平不理想的情況下慎重考慮手術治療方案,若患者術前就伴有感染征象,要提前進行感染控制,還要注意減少手術參觀人員,降低感染可能性,對于手術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各類設備與器械等均提前進行消毒,需要備皮患者則在術前短時間內進行備皮,以降低提前過早備皮導致切口感染。
手術中要注意醫(yī)務人員、手術器械、內固定物等均提前進行嚴格消毒,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與器械污染,對手術方案術前要進行全面論證,合理設計手術流程,術中操作謹慎、仔細,以盡量縮短手術時間為宜,以免手術時間越長患者感染可能性越大。在縫合傷口時要注意避免破損深層組織,盡量減少切口深度,避免手術中探頭、內固定物等碰觸過多擁有潛在感染源的地方。術前應用抗生素對于降低骨科手術切口感染有一定價值,尤其是靜脈滴注抗生素效果優(yōu)越,因此為降低切口感染風險,常規(guī)手術者要在術前規(guī)范科學用藥,提升細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療水平,減少并延緩細菌耐藥性,控制抗菌藥物的毒副反應,保證患者用藥安全。臨床中要嚴格掌握抗菌藥物適應癥對細菌性感染者進行治療,及早明確感染源,并根據(jù)藥敏試驗確定抗菌藥物,比如Ⅰ類切口時間較短者可盡量不用抗菌藥物,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為首選,盡量避免應用喹諾酮類藥物,注意藥物首次用藥時機與藥物濃度?;颊咝g后切口要做好感染護理,定期消毒換藥,及時清除滲液,在換藥時要堅持無菌操作,要對患者血常規(guī)結果進行分析,一旦白細胞、C反應蛋白等指標發(fā)生異常時,要考慮感染風險,及時實施針對性治療,減少感染危害。手術前后骨科患者要注意及時補充營養(yǎng),做好皮膚清潔,提升患者手術耐受、減少體表細菌影響,從而促使創(chuàng)口早日恢復。
綜上所述,導致骨科手術切口感染潛在影響因素眾多,要做好圍手術期患者管理,預防各類影響因素,從而降低切口感染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歐陽遠武.骨科內固定術后感染臨床分析及外科治療策略探討[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3,15(1):43-45.
[2]盛放.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臨床特征研究與預防措施[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0):4513-4514.
[3]徐月仙,任豫黔.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的臨床特征研究與預防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03):1116-1117.
[4]劉剛.骨科手術術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04):1735-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