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詠梅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42-01
語文本身就是一門語言學科,感受文字之美,言語之美,作者流淌在文字中的心靈之美,即語文之美,是語文學科不同于其它學科的一個顯著特點。追求語文之美,教出語文味兒,體現(xiàn)“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統(tǒng)一,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質(zhì)皆美的文章,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豐收的景象等。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為此,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體現(xiàn)“語文之美”。
一、漢字書寫美
崔巒說:“識字、寫字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蔽覀冊谥笇?dǎo)學生書寫時要盡可能體現(xiàn)漢字的藝術(shù)美。要想寫好漢字,首先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要規(guī)范,漢字筆順要寫正確?!八弊謱W生容易把筆順寫錯,所以我選擇了它用以指導(dǎo)學生書寫:教師先在田字格中規(guī)范地寫出一個“爽”,讓學生用心記住它的筆順,觀察它的字形特點。然后學生在作業(yè)紙上寫兩個,教師抽一個學生的作業(yè)在實物展臺上展出,師生評價。學生再寫兩個。這樣,學生在一次次體驗中不斷改進,書寫出漢字的藝術(shù)美。
二、在美麗的畫卷中,層層深入地引導(dǎo)學生理解“五彩繽紛”
學生讀:“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睅煱鍟拔宀世_紛”后,提問:“五彩繽紛”是什么意思?學生說“顏色多”,是根據(jù)平時的生活積累,理解較淺層化。也有學生用“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來代替。教師說:“孩子們積累的詞可真多,這些詞不但顏色多,而且漂亮?!苯又處熞龑?dǎo)學生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表示顏色的詞。師:這些漂亮的顏色都分別給了誰呢?多媒體出示銀杏樹、楓樹、稻田、橘子樹、菊花組合在一起的畫面,學生回答后,教師點擊畫面,在畫面中間出示“五彩繽紛”。這時,學生對“五彩繽紛”的理解就不僅僅是“顏色多”了,而且還感受到了“色彩艷麗,非常好看”。這樣層層深入地引導(dǎo),學生對“五彩繽紛”的理解就不僅僅停留在表面上了,而是深入,具體了。
三、文章美,畫面美,學生讀出美
這篇文章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秋天的美麗,每一句都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如何讓學生感受美,從而讀出美?是我設(shè)計這堂課的重點。我采用了多媒體,形象直觀的美麗畫面,教師生動的語言描述,既連接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又把學生帶入了作者所描繪的情景中。 通過抓關(guān)鍵詞和句,比如:“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飄哇飄哇”,在學生初步理解句意的基礎(chǔ)上,再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并告之“這是學習語文的一個好方法”。讀的形式多樣:1.多媒體播放畫面,教師范讀全文。2. 學生自由讀。3.教師領(lǐng)讀。4.學生默讀。5.品讀,一邊讀一邊想象,讀出不同的韻味。6.出示美麗畫卷,讓生配音讀。7.一邊看畫面,一邊背誦。學生在不同層次的朗讀中,進一步地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從而讀出美。
三、模仿課文句子說出美
閱讀教學要指向?qū)懽?,這一理念被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所重視。這篇文章中寫銀杏葉和楓葉的句子句式類同,表達較為獨特,是學生仿說的好材料。三年級孩子表達能力有限,仿說這兩句有一定的難度。我采用多媒體出示畫面,誘發(fā)學生的生活積累;學生表達后,教師適時點撥,學生思維越來越清晰,表達越來越精彩,較好地實現(xiàn)了“達言、達意、達法“的多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