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
摘 要:器樂教學是一門能夠完善學生性格,培養(yǎng)藝術情操的學科,對于學生音樂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提升器樂教學的質量,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和豐富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器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06-0092-01
音樂是能夠陶冶人們情操的一種藝術手段,在音樂教學的課堂上,器樂教學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熱情的主要手段。在器樂教學中,首先要以有趣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內容上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轉變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器樂教學中來,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上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器樂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要想在音樂教學課堂中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就要讓學生對器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器樂可以說是學生與音樂之間的橋梁,器樂能夠表現(xiàn)音樂,音樂是通過各種不同的器樂表現(xiàn)出來的,所以器樂和音樂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首先,在器樂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對器樂產生興趣,教師應該以身作則,讓學生感受到器樂的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往教學中,教師都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跟唱,學生沒有什么興趣,長期下來還會產生厭煩的心理。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器樂的表現(xiàn)力方面著手。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的開始演奏一些器樂。比如學習手風琴的時候,可以先拉著手風琴走進教室,讓學生感受到手風琴發(fā)出的美妙旋律。手風琴的節(jié)奏感以及模仿能力都是比較強的,首先從音色上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再加上教師利用手風琴模仿一些聲音,更加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才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音樂理解能力。
二、豐富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
在器樂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器樂學習具有豐富多樣性,使得學生感覺學習音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以往的音樂教學中,通常都是讓學生進行機械的發(fā)聲練習,學生在音準練習的過程中需要反復練習才能夠達到要求。同時,對于一些困難的發(fā)音,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器樂的加入就能夠有效地解決目前存在的這種問題,因為器樂的聲音能夠幫助學生辨別發(fā)音,通過器樂來進行聽音練習,學生的音準能力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器樂走進教學,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增加學生進行學習實踐的機會,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來表現(xiàn)自己,從原來的被動式的教學中脫離出來,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來。教師也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來表現(xiàn)自我,這樣學生有了展現(xiàn)的機會,才會更加愿意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去體驗和感受音樂的魅力。教師在教學時可以組織安排一些活動來讓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排練一些節(jié)目,讓學生在表演節(jié)目的過程中進行樂曲的創(chuàng)作以及展現(xiàn),從開始到結束都由學生進行統(tǒng)一的安排,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通過器樂演奏來展現(xiàn)自身的能力。
三、實施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在器樂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教師教給學生學習的方式,學生就能夠理解和掌握,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學生自己去理解和領悟。教師應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如在教授新的器樂學習知識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領悟和練習,這樣既能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的意識。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互相監(jiān)督、互相扶持,這樣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能力。音樂課堂教學不僅是要教會學生基本的音樂知識,同時還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去運用。在探究式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器樂學習的實踐操作,小組學生也相互配合完成協(xié)奏、合奏以及重奏等多種形式的器樂表演。在演奏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為了自己的團隊竭盡所能,不僅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
四、因材施教,評價以鼓勵為主
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在學習的過程中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注重能力的提升;對成績稍差的學生,教師也不要一味地批評,應幫助學生找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因材施教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另外在評價方式上也要有所改變,采取鼓勵為主的評價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多鼓勵,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尤其對待學習上存在問題的學生,教師要耐心地進行指導,將基本的技能和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的教學和評價方式,有利于器樂教學的開展和學生能力的提升。
總之,在器樂教學中,要想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就要本著一切從學生出發(fā)的原則,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上作出相應的變化,讓學生能夠對器樂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極大地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器樂教學,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提高音樂課堂器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黃嫻靜.初中音樂課堂器樂教學策略[J].讀寫算,2014(19).
[2]袁浩.讓“玩樂”的情致充滿器樂演奏教學——談音樂教學策略之器樂演奏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