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梅
作文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猶如一座不易攀登的高山。特別是剛上初中的學生,更是不了解初中語文的學習方式。寫出的文章稚氣未脫,毫無章法。七年級的語文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作文脫俗呢?筆者建議從“閱讀、活動、寫法、練筆”齊抓共管。
一、抓好閱讀
寫作和閱讀是語文的兩大基石,閱讀是獲取知識的前提,是寫作的基礎(chǔ),寫作是閱讀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有人認為閱讀量越大,作文水平就越高,這種觀點是極其片面的。當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提高寫作水平,大量的閱讀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指導有方。
1. 要指導學生讀好書。七年級學生還不懂什么書是好,什么書是劣。語文教師應先告訴學生哪些書可讀,哪些書不可讀。劣質(zhì)的書讀了比不讀更壞事。
2. 要指導學生做好摘抄。“不做摘抄不讀書”“讀得多不如記得多”。每周堅持摘抄些語句、段落,常常誦讀一些摘抄的語句,記住一些語句,就能真正達到“不會作詩也會吟”的境界。
3. 我們要重視文本教材的示范作用,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亮點。(構(gòu)思的巧妙,句式的優(yōu)美,環(huán)境的渲染、烘托等)學生要帶著興趣去讀,從讀中領(lǐng)會語言的魅力。特別是優(yōu)美的片段,可以將它摘抄下來,或在旁邊寫批注,或者寫一寫自己的心得體會。勤懂腦,勤動手,讀寫結(jié)合。對于精彩片段,學生也可以仿寫,從中體會到寫作的快樂。
二、創(chuàng)設(shè)活動
要寫作,就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應想方設(shè)法地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由“厭寫”到“愛寫”,樂于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我們還可以為學生搭建多形式的作文展臺,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真正體驗寫作成功的快樂。
1. 開設(shè)美文欣賞課。定期開展美文欣賞課,只有懂得什么是好的作文,才懂得欣賞,才有可能寫出好作文。如從文章的選材、布局、語言等角度指導,一節(jié)指導課抓住一個角度,深入分析,以范文做載體,同時安排小練筆,強化訓練。
2. 舉辦創(chuàng)作成果展示會。指導學生寫作,可搞一些寫作專題,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或打印或手寫,再由學生自己設(shè)計些圖案。然后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成果展示會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聽取老師和同學的評點。從多次教學嘗試的情況來看,這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是較大的。
3. 鼓勵學生參加各種作文競賽,向校刊、報社推薦學生作品。對那些有一定水平、有一定欣賞價值的文章,教師要迅速指導修改,及時推薦給校園專刊或有關(guān)報刊,或參加各種作文競賽,以此來擴大小作者的社會影響。利用主辦單位的權(quán)威性、社會性,刺激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他們的作文興趣。
三、授之于法
“授人魚不如授之于漁”作文的寫作方法指導相當重要。當然,我們語文教師也不是沒有教給學生寫法,可就是你教你的,我寫我的,沒有幾個學生會運用到習作中去。因此我認為,我們就盡可能主學生在每堂作文課上學會一種寫法,并及時練筆運用這種寫法。每次批改,就對一種寫法提出具體的要求,要針對此寫法做出詳細的點評,也可交給學生互評。評改后進行二次作文。這樣經(jīng)過反復的運用寫作,大多數(shù)學生便能夠掌握好這種寫法了。
作文教學確實是我們工作中的難點,可又是教學的重心。我們花費了很大的力氣去研究它,但收效甚微。真是“行教難!行教難!多歧路,今安教?”但只要我們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男判?、決心,就一定能創(chuàng)造出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