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先仲
【摘 ? ?要】長久以來,高中化學教學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上枯燥無味,學生學習負擔重,壓力大,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這一切導致化學教學很難開展,因此,如何讓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們共同探究。
【關(guān)鍵詞】高中化學 ?新課改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132
高中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因為,它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長期以來,應試教育在中國很受歡迎,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評價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考試成績,所謂“一考定終身”的理念,使應試教育在中國更加的根深蒂固,這種教育觀念下,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老師講解的知識,學習負擔過重,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較低,應試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相對來說缺乏個性,學生只是在考試方面能力較高,但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課堂參與意識也較薄弱,與老師的互動更是寥寥無幾,通常都是老師主動點名提問,才會站起來回答問題,這種滿堂灌的上課方式,很難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用說課堂參與意識了。沒有學習興趣,就等于說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成功的關(guān)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誘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對學習產(chǎn)生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愛和追求的傾向,只有對化學產(chǎn)生了興趣,學生才可能肯學、愛學并且學好化學。
新課標的實施,否定了只注重學習成績的應試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即素質(zhì)教育。素質(zhì)教育注重的是學生的全面且個性的發(fā)展,把學生看作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引導學生去學習,引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只是囿于接受知識的能力。尤其是在化學課堂上,老師更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到知識,老師必須創(chuàng)建一種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里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壓力減少了,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同時很好地實現(xiàn)了老師的教學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有些學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就需要老師給予幫助,引導學生分析自身的特點,進而制定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尤其是一些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的問題,這樣能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學生也能在問題情境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課改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對教師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
一、重視實驗探究式教學
化學是一門注重實驗的學科,其實用性和科學性都比較強?;瘜W實驗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關(guān)鍵所在,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通過實驗,學生可以很直觀地學到書本上的抽象概念,并對其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任何一個學生都不會喜歡老師只進行枯燥的理論講解,他們渴望進行實驗操作,通過自己親手操作獲得的知識,學生們會有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有助于學生主動地學習。通過實驗,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老師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實驗,這樣學生在實驗中也能夠?qū)W會相互合作,在合作中共同獲得知識。以往的實驗教學模式總是老師先把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然后老師進行實驗演示,同學們觀察實驗,老師在實驗中驗證所講的知識,最后,老師引領(lǐng)著學生做實驗總結(jié)。這種實驗教學模式還是沒能脫離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強調(diào)的仍然是教師的教,而不是學生的學。新課改要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實驗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而老師只是作為實驗的引導者和點撥者,教師要從根本上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多增加學生的實際操作機會,鼓勵同學之間互相協(xié)作,共同完成實驗任務。對于課本上的知識,老師最好是先不要講授理論知識,而是通過實驗去探究這些知識,這樣既能發(fā)揮實驗的探究性,又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實驗學生可以得到了和課本吻合的知識,這種喜悅是被動接受知識無法獲得的。如果學生沒能通過實驗獲得與課本相吻合的知識,可能更會增加學生的探究欲,想要知道自己究竟哪一步出現(xiàn)了錯誤才導致這樣不盡如人意的結(jié)果??傊D(zhuǎn)變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模式是關(guān)鍵,教師要努力引領(lǐng)學生做好每一個實驗,發(fā)揮實驗的探究功能,激勵學生多多動手參與實驗操作。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教學
通過學習不難發(fā)現(xiàn),化學與我們?nèi)粘I钍蔷o密聯(lián)系的,學生們完全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運用自己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這樣不僅做到了學以致用,還能使學生對化學倍感親切,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使學生不再局限于書本上的理論,能夠做到將所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這樣還可以使學生對化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比如,食品問題就與化學有很深的淵源,任何一種食品都有添加劑,有些添加劑是安全的,有些則不是,如果學生對化學知識有很好的理解,就可以知道某一種食品是否在安全范圍內(nèi),這樣我們就可以做到健康飲食了。生活中還有一些小現(xiàn)象與化學有關(guān),例如,我們平時用來燒水的茶壺,長時間的使用,茶壺里就會有很厚的茶垢,這些茶垢是怎樣生成的?又該用什么方法去除呢?大自然中也有與化學有關(guān)的現(xiàn)象,例如,酸雨是怎樣形成的?這些現(xiàn)象是日常生活中能常見的,但是要讓學生用化學知識解釋出來恐怕有點難度,老師如果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這些問題情境,相信足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指導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
很多學生認為高中化學難學,主要的原因在于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有學習方法對了,學習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的學習方法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來尋找,老師平時在課堂上要注意觀察同學們的表現(xiàn),深入地了解他們,清楚地知道每位學生的強項和劣勢,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每次上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預習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學生有了準備,就不會對老師所講的感到毫無頭緒,通過預習,也可以知道自己哪一部分看不懂,這樣上課的時候就會在這一部分多加注意。除了課前預習,老師也要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課堂筆記要記一些重點、難點,而不是沒有重點的亂記一通。每一單元學完之后,教師要進行及時的總結(jié),在進行知識總結(jié)的時候,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提問為主,這樣老師就會知道哪一部分知識學生沒有掌握,哪一塊學生掌握的不熟練,再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進行有效的復習指導。
四、總結(jié)
正確的教學方法可以達到較高的教學目標,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希望這些方法對高中化學教師有所啟發(fā),并能夠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促進化學教學的不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