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霞
隨著新課改的施行,高中語文教學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使教學實踐更加優(yōu)化,得到廣泛認可。就語文教學來講,敘事性課文回歸語用性的教學策略,便是綜合了教學改革趨勢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之下被提出的,而且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及能力,值得廣泛應用。
高中語文敘事性文章語用性教學策略語文是一門以語言為主的高中基礎課程,因此對語言性在敘事性課文的應用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語言性是高中語文學科的重點,尤其是敘事性語文課文不僅能夠豐富學生情感、陶冶學生情操,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文化內涵和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落實人文性教育,這些都是基于現(xiàn)實語言交際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培養(yǎng)學生語文生活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語用學研究的對象即為語言和交際主體的關系。
一、把握人物特征,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
高中語文中敘事性課文主要通過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來體現(xiàn)豐富多彩的韻味和情緒,極具代表意義,發(fā)人深省。所以,在對敘述性課文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提高對人物的重視,從多個角度,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透徹的了解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品格,逐漸培養(yǎng)學生理解感悟能力。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關注敘述性課文的語言的細節(jié),從心理、行動和語言等方面的描寫,感受故事中不同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對人物的形象進行分析和研究,為很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奠定基礎;然后將文章中人物同環(huán)境間、不同人物間的關系捋順;站在整體的角度上感受文章作者對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態(tài)度,從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含義,體驗語言的魅力,透過這個事件本身揭露其作用和意義,讓學生在研究文章語言的同時受到教育和感染。
二、了解故事情節(jié),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
敘事性課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建立在具體環(huán)境和實際故事的基礎上,高中語文教材中包括多種敘事性文章,這些文章結構嚴謹,語言生動,通過敘述實際的事例來表達人物的性格特征。在高中語文敘事性課文教學過程中對敘事性作品的閱讀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讓學生對課文的梗概、寫作方式和結構線索等內容進行整體把握,了解人物的品質特點。教師可以通過“整體感知—詳細閱讀—全面深化”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學會理解、欣賞和感悟。其中,整體感知即為讓學生了解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等基本信息,詳細閱讀是要引導學生關注詳細描寫人物的每個細節(jié),最后從事件中獲得一些啟發(fā),蕩滌心靈,形成良好的感情觀和態(tài)度觀。
三、加強誦讀訓練,激發(fā)學生的想象
“敘述人語言”以及“人物語言”是敘事性課文最主要的兩個構成部分,使得課文的語言特點更加鮮明。作者對敘述事件、人物和環(huán)境的描寫即為“敘述人語言”,而課文中能夠體現(xiàn)人物內心世界、性格特征的對話和獨白則為“人物語言”。在敘事性課文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正確的引導學生注意“敘述人語言”和“人物語言”,通過閱讀訓練的途徑來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活動、思維的基礎上,主動的想象課文中的場景。在掌握事件的梗概的前提下,親身體會課文中人物的形象,品味每一個細節(jié),從而達到提高審美樂趣、獲得思想啟迪的目的,全面增強學生的評價和欣賞能力。
四、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作用非常關鍵,但不意味著教師可以主宰整個課堂。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展開一系列的師生語言互動,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思維和語言能力的教學目標。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基于同學生的充分交流,采用多元表達、換位思考和話語角色互換等多種教學策略來加強學生的言語經驗和生活感知。在一些戲劇或小說等語言性強的高中敘事性課文的講解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置換課文中人物的方式讓學生體會語言的精妙和人物的內心世界,如話劇課堂劇改編、分角色朗讀、詩歌配樂朗誦都能有效的使學生融入到課文中,感受不同的語境。此外,教師也可以進行換位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對課文進行講解,教師提出問題,進行師生討論,鍛煉學生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發(fā)揮話語能力創(chuàng)造一個很好的平臺,讓學生學會傾聽、理解和交際。
五、結語
語用學作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以對語言的生動考察和哲學基礎為根本,注重話語的具體的語境,對語言、行為等內容進行動態(tài)關注,深入研究語言背后的內涵和意義,對高中語文課堂教育有非常大的啟發(fā)。高中語文教學應充分利用語用學,靈活地運用語用教學策略,從而達到優(yōu)化語文教學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潤玉.重讀、自主、積累、拓展——談閱讀教學的策略[J].教師,2012,(09).
[2]王朝云,陳志城.把準脈搏凸顯特點——淺談第三學段閱讀教學策略的轉變[J].小學教學參考,2012,(19).
[3]曾春芝.調整閱讀教學策略——提高語文課堂效率[J].小學教學參考,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