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亞賓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學最大的難點和第一道障礙就是語言障礙。教師緊扣課程標準,依據(jù)真實學情,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扎實梳理與積累文言知識,從而突破文言文教學的第一道障礙。
[關鍵詞]文言文學情梳理積累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270012
高中文言文教學最大的難點在于語言障礙。相對于白話文,文言文存在著表達習慣、句法和字詞特有的差別現(xiàn)象。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必先跨越語言障礙。
一、教學思想定位要精準:緊扣標準與學情
作為學習經(jīng)驗、資源優(yōu)勢的擁有者,教師必須擁有豐厚的文言文知識儲備,深入研讀文言文的能力,扎實而科學的文言文學習理論,否則“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因此,教學思想的定位必須精準,絲毫不能存在偏差。
1.標準為繩
實際教學中,文言文教學有過度人文化的傾向,甚至有“字詞句翻譯那是學生的事”的論調。備戰(zhàn)高考,對于文言基礎知識,一方面強調其重要性,另一方面又似乎引領無術,學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要解決這一窘境,不妨再次審讀課程標準。比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睆闹校梢垣@得這樣的信息:(1)文本選擇宜淺不宜難。文本難度要以學生能借助必要的學習輔助,相對獨立地學習為標準。事實上,學生借助資料完全能夠初步閱讀,如果資料再充足一些,那么學生就會逐漸抵達文本核心。(2)學法上強調文言性,注重文言知識的整理與積累,強調閱讀實踐,強調吟誦??梢?,我們應該扎實展開文言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采取最為有效的策略,突破文言文閱讀教學的第一道障礙,決不可好高騖遠。
2.學情為本
高中生在初中階段并沒有接觸過大量的文言文,知識儲備尚處于低級狀態(tài)。如果忽略了這一基本事實,一味把基礎知識的學習推給學生必然形成文言文教學的短板。再者,學生的心智發(fā)育水平尚不能使他們扎實學習基礎知識,他們更容易對枯燥的文言文產(chǎn)生排斥心理。自上而下的講授法也加劇了這一心理反應。這就是教師執(zhí)教文言文時必須要關注的問題。
二、教學策略設計要到位:扎實梳理與積累
1.自主排查,提出難點
學生的自我建構是意義學習最根本的途徑。充分讓學生借助現(xiàn)有資源,獨立自主地咬文嚼字,發(fā)現(xiàn)字詞句理解上的難點,這種方式是最為務實、最個性化的解決問題之道。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對“廊腰縵回”一詞初讀時不理解其義,但經(jīng)過查證即排除了這一小小的障礙。有的學生對“鉤心斗角”一詞產(chǎn)生了疑問: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勾心斗角”有什么聯(lián)系?學生通過查資料,但只能得到基本的解釋,心中的疑問還沒有解決。在課堂交流環(huán)節(jié),這個學生提出了這一難點,最終他得到了滿意的答復:成語“勾心斗角”的“勾”無“金”字邊,其意與“鉤心斗角”完全一樣,只不過如今演繹成貶義詞了。這是古今異義的語言現(xiàn)象。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一方面要尊重學情差異,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自由度,一方面必須搭建交流、展示的平臺,以互通有無,補缺補差。
2.巧妙梳理,以我為主
對散亂的文言基礎知識有必要進行梳理,但是梳理的主體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梳理的過程就是對知識的發(fā)現(xiàn)和美妙的感知,是探索、求證和結出成果的體驗。梳理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個性化的歸類、記錄(圖表式、卡片式、書簽式等),與他人合作、分享等,貴在巧妙;梳理的過程必須有學生自始至終的存在,有一定的格式,有重復認知的習慣,有學習共同體內部的彼此提問等,即以“我”為主。
比如典型整理法(以下例句省略):
典型詞——而:(1)表順承;(2)表轉折,卻;(3)表并列,又、和……
典型句(特殊句式):(1)判斷句;(2)被動句;(3)倒裝句;(4)省略句。
“巧”還要注意上下勾連、左右聯(lián)系,將不同文本中相同的詞整理出來。另外,還要注意提示學生在交流時及時補缺補差,互通有無,合作共贏。
3.借力實踐,舉一反三
文言詞句知識的積累是煩瑣而長期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如果教師能夠選擇相近的文本,開設專門的閱讀課,以文本情境的方式加強學生對詞句的識記和理解,則比枯燥記憶更有價值。因為這一方面使學生拓展閱讀視野,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一方面使學生擁有檢驗文言知識的記憶機會和運用能力??梢娊柚行У恼Z文實踐,便能使學生舉一反三,牢牢掌握文言知識。
可見,教師的教學思想深刻地影響著教學策略,而找到了最佳的教學策略,也就意味著我們已經(jīng)能夠帶領學生勝利跨過第一道障礙。
(責任編輯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