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捷
一直以來,體育教育以技術教學為主,而忽略了對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教育培養(yǎng)。正是因為這樣,導致體育教學在不同程度上單一、不協調地發(fā)展。我們是一所農村中學,大多數學生屬留守家庭。大部分的家長不斷追求學生的知識教育,過分重視智力的發(fā)展,往往忽略其他非智力的平衡發(fā)展。我任教的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他們正處于青春期。生理上的巨大變化,社會上的拜金主義,還有學生升學壓力等等,引發(fā)學生心理上種種矛盾的碰撞,而造成他們產生一些自卑、人際關系敏感、行為異常、心理承受力差等心理問題。
因此,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想通過體育教學來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理。學年初建立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和身體素質檔案,通過一學年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體育教學活動,學年末再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和身體素質測定。并對前后兩種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結論。
(1)建立任課班級學生的身體素質檔案
確定測試: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800米 (女生)/1000米 (男生)。
(2)確定采用國際癥狀自評量表 (Scl—90),測試以下十個方面:
F1軀體化因子、F2強迫癥狀、F3人際關系敏感、F4憂郁因子、F5焦慮因子、F6敵對因子、F7恐怖因子、F8偏執(zhí)因子、F9精神病性、F10其它
在這一年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品質。
(1)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教學理念要改變,要注重教學過程而不是教學結果。如果學生能夠重視學習過程的參與度,那么就會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樂趣。
教師首要的是要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用平等和愛心來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要用命令的語氣來支配學生;要把老師和學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來認真對待,設法讓每一位學生的正當合理的需求都得到滿足。教師要善于運用”語言”和“肢體”等非語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學生的認可。如:鼓勵的語言、表揚的話語、贊許的目光、點頭的肯定等等??傊?,教師要對學生負責,對學生真心誠意,才能贏得學生的愛與信任。這樣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建立起來。
(2)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最大動力。
按照體育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要加強傳授體育基礎與基本理論知識。例如:小腿扭傷要冷敷,24小時之后才能用藥;肌肉酸痛用熱敷,既減輕了酸痛又可以消除疲勞等。學生不僅學到了基本知識,又滿足了他們的求知欲望。
根據學生年齡段的生理特點與特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內容設置。例如:內容太難太多,不易完成,學生就會產生消極抵觸的心理。還要安排合理的運動量、運動強度和練習密度。例如:學生在練習中運動強度大一點,練習密度要少一些;反之,練習密度要大一些。如果運動強度和練習密度沒有控制好,照樣會降低學生學習與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首先是內容的合理搭配與變換,其次要克服單調呆板的教學方法。在體育課中融入競爭性、游戲性和趣味性等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他們良好的動機,培養(yǎng)起他們對體育鍛煉的愛好和興趣。
(3)教學內容不同,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也不同。
根據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品質,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如:要培養(yǎng)學生勇敢、堅強、堅忍不拔的品質,磨練學生奮勇拼搏、奮發(fā)進取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就選擇田徑類的運動項目。要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互幫互助、互相關心、勝不驕、敗不餒,共同奮勇拼搏的集體主義精神,就選擇籃球、排球、足球等球類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不怕摔倒,不畏挫折,勇于承擔風險,勇于挑戰(zhàn)困難的精神,就選擇游泳、體操類的運動項目。要培養(yǎng)學生與人交往、溝通,融入到體育活動中,從自我封閉的意識中解放出來,消除隔閡,相互交流,形成融洽和諧的同伴關系,就選擇體育游戲類的活動。
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如:有的學生不合群,性格內向,應采用鼓勵、激勵的方法,創(chuàng)造機會多讓他們發(fā)言練習。改善他們的個性,慢慢適應、融入到團體、班級里??蓞⒓拥捏w育項目有——接力賽、籃球賽、足球賽、拔河等集體性項目活動。有的同學,做事優(yōu)柔寡斷、舉棋不定,為了培養(yǎng)他們果斷堅定的信念以及百折不饒的良好心理,應參與5米三向折回跑、跨欄跑、乒乓球、羽毛球等靈活性的活動。有的學生膽子小,做事怕失敗,怕被人取笑,培養(yǎng)他們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的大無畏、勇于跨越障礙的心理品質,應該讓他們參與游泳、投擲等冒險性的活動。有的學生容易沖動,比較急躁,應培養(yǎng)他們學會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改變他們動不動就愛生氣的性格,應通過耐力跑、慢跑、下棋、騎自行車等耐力性活動。有的學生信心不足,應該讓他們參加相對來說容易提高成績的運動項目——跳繩、跑步、廣播操等簡單的活動,容易感覺到自己成績的進步,從而增強自信心,提高成就感。有的學生很自負,既要引導他們明確自己的優(yōu)勢,也要適當地挫一挫他們的銳氣,讓他們和水平高于他的對手比賽,或者參與耐力跑、負重跑等難度大的項目,讓他們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改變他們驕傲的心態(tài)。有的學生抗壓力差,遇事容易緊張,應多參與激烈的比賽活動——籃球賽、排球賽、足球賽等。培養(yǎng)他們遇事冷靜、沉著,不慌不忙良好的心理品質。
(4)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采用的教學方法:
1、比賽法,它具有競爭性強的特點,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戰(zhàn)斗力,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克服困難的心理品質。
2、游戲法,它具有簡單易行,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有效方法。
3、分組互助學習法,它加強學生之間良好的溝通,培養(yǎng)學生的協調能力,促進融洽、和諧、互助友愛的人際關系。
4、啟發(fā)式教學法,它啟發(fā)了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5、調整法,它可以放松學生緊張的心情,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是一種調節(jié)心理的好方法。
此外,還有轉移自慰法,間接溝通法,冷靜思考法,移情體驗法,角色扮演法,模擬訓練法等。這些方法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合理地運用,對培養(yǎng)學生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效果。
(5)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環(huán)境的變化,平時練習與比賽的環(huán)境不一樣,對心理產生的壓力也不一樣。因此要提高學生抗干擾和生存適應的能力,就得經常變換環(huán)境。
2、互換角色和地位,足球、籃球、排球等比賽中,前鋒、中鋒、后衛(wèi)位置不一樣,扮演角色也不一樣。因此要多換位置,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角色。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適應能力、組織能力和善于溝通的能力。
3、異性效應。大家都知道,男生喜歡在異性面前表現自己積極美好的一面,因此可以合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健康的人格。
4、競賽。每位學生都有不服輸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適當地引入競爭,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獨立意識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總之,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從而對中學生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作用。
體育成績統(tǒng)計表
癥狀自評量表 (Scl—90)統(tǒng)計表
從體育成績統(tǒng)計表可以看出:學生優(yōu)、良、及格的人數在增加,不及格人數在下降。從Scl—90統(tǒng)計表可以看出:F1到F10,不管2<T≤3區(qū)間還是3<T≤5區(qū)間,百分比都有明顯的下降,這說明學生心理健康癥狀趨向正常,體育教學活動對心理健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而證明了在這一學年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是有效和可行的。
總之,體育老師要樹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觀念,并結合合理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出體育運動項目的不同特點并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素材。通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合理的教學方法,適宜的教學手段,達到有計劃地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成長的目的。
[1]劉衛(wèi)民,李平《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論綱》《湖北師范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2]熊亞紅等《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現代教育科學》2005年09期
[3]蘇肖晴,陳琦,關文明《體育教學原理與方法》,長征出版社,2000年5月
[4]馬啟偉主編, 《體育心理學》 [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