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梅生
編輯同志:
我們所在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及其與員工的勞動合同中均明確規(guī)定,對違反公司紀律的員工,公司有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半個月前,我們在一起聊天時無意間談到了各自的月工資收入。由于彼此發(fā)覺相同工作崗位、相同的工作內容、相同的工作職責,工資卻不盡相同,甚至有的差距較大。因此有人曾要求公司給予同等待遇??晒静坏弥焕?,反而以我們違反其“薪酬屬于公司秘密,任何員工不得泄露自己薪酬或私下詢問、議論其他員工的薪酬”之規(guī)定為由,決定解除與我們的勞動合同。請問:公司的做法對嗎?
讀者:趙麗萍等6人
趙麗萍等讀者:
公司的做法是錯誤的。
一方面,公司的行為違法。規(guī)章制度及勞動合同雖然是用人單位規(guī)范運作和行使用工管理權的重要方式,《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也賦予了用人單位制定內部規(guī)章制度、嚴格執(zhí)行勞動合同的權力,但規(guī)章制度及勞動合同所涉及的內容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首先必須以合法為前提。正如《勞動法》第25條所規(guī)定的:“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即用人單位基于勞動者違反規(guī)章制度等行使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時,必須是以“嚴重”為要件。而工資并非是影響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的絕對機密,也不屬于其商業(yè)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且限制勞動者談論工資違反了訂立、履行勞動合同的公平原則,侵害了勞動者的言論自由,對勞動者過于嚴苛,故即使你們曾經違反,也不能以“嚴重”論處,更何況公司的目的還有妨害員工同工同酬之嫌。在并非“嚴重”的情況下,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之舉明顯與法相違。另一方面,公司必須承擔民事責任。公司違法行為所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該行為無效,你們與公司之間的勞動關系應當予以恢復。如果公司我行我素,則必須依據《勞動合同法》第87條之規(guī)定作出賠償,即“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47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倍摲ǖ?7條指出:“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也就是說,你們可以按此標準索要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