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語文課程改革和教學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師越來越意識到朗讀對于語文學習的重要作用?!皶暚槵槨币殉蔀椴簧僬Z文教師所追求的理想語文課堂情境。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是小學教學中讀的基本目標,也是衡量一節(jié)語文課任務完成的標準”。而現(xiàn)實的教學中我們卻看到:學生讀得不符合要求,有的教師只是簡單地提一下“要注意讀出感情”,再不就讓學生再讀一次,由此長期下去,必將會影響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所以,語文教師必須改變這種狀況,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下面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提高朗讀教學水平的嘗試。
一、要給學生足夠讀的時間
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不上來,很大程度是教師不重視,不給學生足夠的朗讀時間進行訓練。學生沒有一定的訓練,就不會有訓練朗讀的基礎,學生的朗讀水平也提高不上來。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不同年級、學習情況和教材的特點來安排朗讀的時間。給學生比較充足的時間去朗讀,在朗讀指導的時候要求學生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不讀破句,最重要的是要指導好學生自學性朗讀,讓他們感悟到朗讀的規(guī)律和方法,防止時間緊張而難以自學,導致匆匆忙忙而過,草率而讀難以提高。在掌握初級的朗讀基礎上,要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更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參與進來進行評論,通過學生的評論就會使學生能夠提高上來。
二、通過聽提高讀的能力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最強,這樣就要充分地發(fā)揮孩子們的模仿優(yōu)勢。教師在教學時候,通過對語言文字以及語句的分析理解,讓他們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好每個自然段落的意義,由此就讓學生邊聽教師讀邊小聲地跟著模仿讀。所以,作為老師要優(yōu)選那些課文中比較好的詞語,優(yōu)美的句子和生動的片段,專門給學生進行范讀,長此以往,學生自然就會掌握普通話的朗讀規(guī)律和標準了。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也會自然得以提高。比如在《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的教學中,我把用哀婉的語調(diào)和哀切的表情給學生朗讀著:“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然而今天,他靜靜地躺在靈車里,越去越遠,和我們永別了!”由于我的朗讀,把學生帶入了無比哀痛周總理的情境之中,更加使學生對周總理無比懷念,這樣就更能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內(nèi)容。也激發(fā)了學生深深熱愛和緬懷總理的思想感情。除此,我還找了一下名家的朗讀,給學生聽,讓他們?nèi)ツ7吕首x,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
三、運用多種朗讀形式教學
我們通過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朗讀形式,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才能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朗讀的方法,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所以,我們要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閱讀,這樣才能使范讀起到應有的效果。在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nèi)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教師要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讀。我們在朗讀教學中,往往好用齊讀的形式,其實齊讀并不能成為朗讀的主角,一定要慎用。它是“濫竽充數(shù)”和產(chǎn)生唱讀的溫床。當然,每種形式的讀放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它的作用又有區(qū)別,如范讀與學生的試讀,先后次序互換一下,它們各自所擔負的任務、執(zhí)教者要體現(xiàn)的目的意圖也就不同。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環(huán)節(jié)讀的形式,讓它們各盡所能。除此,我們還有開展一些能夠激發(fā)學生朗讀的競賽活動,多開展一些“讀書朗誦會”,然后進行評比予以獎勵,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也要給學生多留一些關于朗讀的課外作業(yè),他們利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朗讀。走向社會,聽聽電視臺的播音員們的朗讀,讓爸爸媽媽給指導自己的朗讀。
總之,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它又與其他教學有著密切的關系,朗讀水平的提高與識字教學、口語交際訓練,以及閱讀教學中的閱讀方式、讀書方法等均有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我們教師要對學生的朗讀要求和指導不能停留于通過簡單的模仿和低水平地重復讀來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指導需要兼顧自主感悟和對朗讀技巧的理性分析,還需要聯(lián)系語文課程和教學的其他相關領域做整體設計和實施。
宋淑杰,吉林省鎮(zhèn)賚縣團結(jié)小學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