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紅云
小組合作學習方面我做了很多嘗試,從中總結出合理分組、教師指導和科學的評價制度是決定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
一、合理分組的方法
分組時,我們不能只采取就近原則,同桌或前后兩桌為一組,也不能放開學生讓學生自由、自主尋找伙伴分組,應該盡量體現學生的自主性,但老師也要調控,并且要全面考慮學生的條件后進行分組。
(1)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分組。
每一個學生對每一門課程有不同的興趣,并不是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對每一門課程都有很高的興趣,因此,在分組時,老師要針對自己的課程摸清學生,適當調控組內的興趣,可有意識地對每一個小組安排興趣濃厚的、興趣偏低的,以便于在合作學習中帶動。
(2)根據學生的性別進行分組
進入初中年齡階段,學生性別差異逐漸明顯,男女生的交往日趨減少,言談舉止也有拘束,在分組時,不能讓學生自己選定,全是男生一組或全是女生一組,老師要調控,適當安排男女合作小組,以便于加深學生的溝通,交往。
(3)根據學生的基礎進行分組。
正常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基礎差異比較大,在分組時,老師要調控組內的基礎差異,盡量在每一個組都要有基礎較好的,較差的,使每一個組能達到整體實力的平衡,在合作學習中,能起到幫扶的作用,組與組也能展開競爭。
(4)根據學生的性格進行分組。
在平時的教學中,尤其在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很大的,有外向、內向之分;有愛表現、不愛表現之分。在分組時,老師應將不同性格的學生適當分組,照顧每個組分到不同性格的學生,以便于共同發(fā)展。
(5)根據學生的出生背景進行分組。
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造就不同的人,進入初中階段,來自各地的學生,他們的背景有很大的不同,在學習、交往中,可能體現出不同的層次,比如,有的學生家境一直很好,從小嬌生慣養(yǎng),很難入學生群,出言吐語愛占便宜,而有的學生從小家境貧寒,自卑的心理不能脫離,一般不敢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不能彰顯自己的個性,導致平時三個一伙,五個一群的現象常有。分組時,老師要有意識地將這些學生分到每一個組內,以便于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
以上幾種分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教師在分組時一般要多種因素同時考慮,盡量做到照顧全體。另外,分組的人數也有講究,太多,小組討論時組長無法照顧全體,太少,又顯得力量薄弱,達不到交流的目的。實踐證明4-6人最合適。
二、教師的精心組織與指導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開展小組學習活動時,教師要精心組織和引導,要讓學生明確目標和任務,協調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其中培養(yǎng)小組成員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是“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順利開展的重點。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要分工協作,幫助小組其它成員共同達到預期的合作學習目標,這需要每個成員具有足夠的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如:互相信任、團結互助的意識;主動表達自己見解的意識;小組合作討論的意識;尊重別人發(fā)言的意識;以友好的方式對待爭議的意識。
三、科學的評價方法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掌聲,鼓勵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這毋庸置疑。每次合作學習完成之后,教師都要對各組學習情況做一個總結性評價。首先肯定各組的長處,然后針對個別不足,稍加引導,善意的提醒、點撥,絕不能一棒子打死,挫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合作的熱情。
(1)組內成員的互評。
合理評價是小組合作成功與否的保障。其中組內成員的互評是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環(huán),評價的側重點由評小組成員的合作態(tài)度,再到合作質量,最后到創(chuàng)新,循序漸進。設計組內互評表,讓每個同學對組內其他成員的合作態(tài)度、質量、是否有自己獨特的想法等作出評價。這樣的設計,不僅使學生在對同伴的評價時有據可評,有話可說,同時又可培養(yǎng)了他們對人、對事物客觀公正、善于對待他人進步的精神。同伴的坦誠評價猶如潤滑劑一般,能使學生在與同伴的磨合中,不斷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發(fā)展自己。
(2)教師的適時、合理的評價。
教師的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質量的保證,是學生進步的“強化劑”。我覺得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可從三方面著手:
a.對學生個人表現進行評價。教師對個人進行評價的首要意識是: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發(fā)展,重視評價的激勵功能。教師應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tài)去尋找學生點滴的閃光點,用賞識的語言進行激勵,使他們的心靈在教師的賞識中得以舒展,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越來越自信。實踐表明,及時有效地呈現激勵性評價,能有效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對個人的評價包括個人參與的態(tài)度和表現的能力等。
b.對合作狀況進行評價。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要把課堂教學的著重點放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上,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精心組織小組合作學習,關注學生合作狀況,關注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及時作出合理的評價,即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合作狀況包括組內合作狀況和組際合作狀況。對于合作表現優(yōu)秀的小組,教師要及時表揚。我對他們的評價是:“你們小組分工明確,各盡其職,動作迅速,而且合作愉快,值得大家學習!”從而為其他小組樹立榜樣。其他小組在先進小組的鞭策下,也積極調整自己的合作方式,迅速得出探討的結論。
c.對合作效果進行評價。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的產物。它通過相互合作,小組成員達到預期的目標。小組合作學習既能體現集體的智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建立一種促進學生在小組集體中不僅個人努力上進,并且樂于與其他同學互助的良性制約機制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取得理想效果的關鍵。對合作效果的評價,主要是評價在小組學習中,學生能否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有沒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否相互幫助,共同進步。評價的著力點定位在學生能否不斷進步與提高上。自己與自己的過去比,只要比自己過去有進步就算達到目標,即效果良好。
(3)學生的自我評價。
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的自我評價是被評者按照一定評價目的與要求,對自身參與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基本能力(主要是獨立尋求信息的能力、完成任務的活動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表達能力等)、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等方面進行價值判斷。學生的自我評價,能使他們按既定的目標和標準,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檢測,作出正確的評價,是學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劑”。
值得指出的是,無論采用怎樣的評價方式,都要以促進個體發(fā)展為重要原則,要以促進心理素質全面、健康發(fā)展為宗旨。在評價中,要以人為中心,要從合作活動中發(fā)掘一切因素促進學生個性的完善和成熟。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盡量避免負面影響的滋長,發(fā)揮合作學習對教學工作的積極作用,這是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繼續(xù)研究和探討的。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qū)皇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