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炳賢
【摘 要】人和鎮(zhèn)第五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因家庭、學校的各種主客觀因素,造成了后進生的比例不斷擴大。近幾年來,我校針對校情,以《后進生的成因及其轉化策略的研究》的課題研究(白云區(qū)立項課題)為基點,以創(chuàng)建“樹本教育”特色學校為目標,從“樹心”入手,開展“三心”教育,幫助后進生樹立自尊心、樹立自信心、樹立自強心。學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相關科研理論、方法,邊學習、邊實踐,總結出一些新的方法、策略,有效降低后進生的比例,促進了后進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后進生;樹心;質量;策略;實踐
一、“知心”——把準農村小學后進生的心脈
對“后進生”的理解,我們不可以簡單地把后進生等同于“差生”。我們對后進生的理解是指特定受教育個體其學業(yè)成績于自身素質存在較大差距,是學生自身素質與自己學習狀況的對比。后進生個體的存在具有相對性、暫時性、可補償性,只要經(jīng)過正確的引導、幫助,發(fā)揮他們的潛能,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是可以轉化過來的。我們通過組織教師開展“知心”活動,調查觀察,從后進生的自身因素、教師因素、家庭因素進行研究,通過觀察、問卷調查、訪談、對后進生各方面進行深入調查分析,找到后進生的“心結”。
1. 個性內向,缺乏自信心
此類型的學生做事比較認真,但不愿與別人交流,缺乏比較知心的同伴,同時比較膽小、害羞,不懂不敢向別人請教,不敢表露自己的意見。
2. 內心受挫,自尊心受到傷害
此類型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但是經(jīng)常受到批評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導致抗拒、逆反心理嚴重。
3. 沒有進取的目標,缺乏自強心
此類型學生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和惰性,生活上依賴父母,學習上會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方向,不愿意思考問題,在課堂上不舉手發(fā)言,不懂也不會發(fā)問,不在乎成績的好壞,也不在乎別人對他(她)的評價(批評與表揚)。做事比較隨意,缺乏計劃,個人不良習慣很多,意志薄弱,缺乏恒心和毅力,行為反復。
二、“燃心”——點燃農村小學后進生的心靈
在后進生的成因問題上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路人在教育教學中負有很大的責任?!敖忖忂€須系鈴人”,我們開展“燃心”教育活動,轉變教師教學觀念與心態(tài),重視對“后進生”的關愛和幫助,以溫暖來點燃這些“后進生”的心靈火花,激發(fā)學生自我成長的動機。
1. 觀念燃心
我們以白云區(qū)課堂教學改革為契機,組織教師學習多元智能、教育心理學、新課程等理論,進行案例分析、課堂觀摩等。我們不能以同一個標準要求學生,而是要讓是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素質充分發(fā)展,后進生更需要我們的幫助、指導。通過理論學習以及案例學習,提高了教師們的思想認識,認識到關注、關愛后進生,挖掘后進生的閃光點,改進教學方法,是后進生轉化的必經(jīng)之路。由原來認為“后進生”是自己的“包袱”,轉變?yōu)椤昂筮M生”是自己美麗的“教育故事”,由原來用“有色眼鏡”看待后進生,轉變?yōu)橛谩巴h鏡”和“放大鏡”看待后進生。
2. 情感燃心
教師對學生的情感簡單地說就是“關愛”。愛是溝通的橋梁。只有對學生付出真誠的愛,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與學生建立平等友好關系,才能與學生溝通,深入了解學生,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實施教育。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情感。每一個教師信任、喜歡、親近后進生,把他們當朋友,每個教師都有固定的幾個“朋友”,經(jīng)常與“朋友”拉拉家常,說說趣事,談談學習,還建立了暖心卡,有的教師兩年中與“朋友”談心達人均33次。
3. 方法燃心
我們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根據(jù)班級學生的特點,尤其是后進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充分考慮,設計適合或有助于后進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課堂中360度無盲區(qū)關注、照顧后進生,經(jīng)常對他們進行提問、個別輔導,堅決杜絕對后進生的“留堂”、懲罰性、體罰性的形式,做到認真分析情況,耐心輔導,對癥下藥,讓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信心,使絕大部分后進生由原來的抗拒、厭學轉變?yōu)楹献?、想學。
三、“樹心”——樹立農村小學后進生的三心
后進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轉化后進生關鍵在于成功歸因,找到突破口,引導其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主動性,挖掘發(fā)展他們的內在潛能。在燃心的基礎上,我們通過三種“樹心”措施幫助后進生樹立自尊心、樹立自信心、樹立自強心。
1. 在關愛中樹立自尊心
愛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但是愛的方式方法如果不對,得不到學生的認同、理解,往往會造成學生的誤解,甚至使學生產(chǎn)生對抗情緒。自尊由愛開始,教師給予后進生更多的真誠的愛,對他們和諧可親、關心、寬容和有同情心,取得后進生的信任,與后進生建立親密的師生關系,要走進后進生的內心世界,關心后進生的學習、生活,用真誠的愛修補心靈深處的“內傷”,讓后進生得到特殊的照顧,形成情感性激勵。
2. 在認同中樹立自信心
由于后進生學習缺乏積極主動性,在學習中長期經(jīng)受著挫折、失敗,常常遭到老師和同學的否定甚至挖苦,在學習上處于被動、無助的局面,得不到及時的鼓勵贊揚,致使他們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對自己失去信心。其實在后進生的內心深處與同齡孩子一樣有有上進和好勝等心理特征,他們更需要得到來自于教師和同伴對他們的肯定和贊許。讓后進生收獲學習成功,感受成功的快樂是轉化后進生最好的動力。
3. 在磨礪中樹立自強心
(1)磨礪自主力。教師要引導他們有計劃地安排好每一天的時間,合理運用,養(yǎng)成今天事情今天完成的好習慣。對一些欠缺自覺、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的學生要加強督促,增強責任感,由教師指導他們在學校完成,經(jīng)過一段時間改變過來,由他律到自律。
(2)磨礪專注力。在課堂中通過一些情景、表揚鼓勵,激發(fā)談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專心聽課。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施教,尤其要充分考慮后進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擾,為他們掃除學習障礙,要為后進生設定“最近發(fā)展區(qū)”目標,讓他們跳起來能摘到“桃子”。
(3)磨礪意志力。通過這些學生容易做的事情來磨礪,如勞動實踐、體育活動等,有梯度地訓練,讓孩子們慢慢感受到由于自己的堅持而取得的成就感。然后再遷移到學習方法的訓練?!笆谥詽O”,掌握學習方法,結合實際指導他們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四、結語
近幾年來我校后進生的比例得到有效控制,后進生轉化率達到99%,教學質量抽測D率大大低于鎮(zhèn)的平均水平。如農村小學普遍薄弱的英語學科,鎮(zhèn)的D率平均為8.3%,而我校D率僅為2.5%。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穩(wěn)步提高。
教學研究與管理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