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燕
《女媧補天》是以“神話、傳說故事”為主題的第八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綜合單元導讀、課后習題、本單元的習作要求等因素,本課教學除了扎實完成課文規(guī)定要掌握的生字詞,感知人物形象;在語文知識與能力方面的“核心價值”是:抓關鍵點、引發(fā)想象、促進表達,為學會寫想象作文打基礎。
一、激趣引入,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1.激趣引入,感知神奇。課一開始出示“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后羿射日”等有聯(lián)系的神話故事畫面,抓住“開天地、造人、射日”引發(fā)孩子思考:這些事我們能做到嗎?進而讓學生認識本文是一篇神話故事,想象非常神奇。然后概述課文內容,讓學生有個大概的印象,對課文產生閱讀期待。
2.尋找規(guī)律,自主識字。本課生字詞較多,要求會寫的有13個。為了讓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更好地掌握這些生字詞,我將它們歸為兩類。
窟窿 深溝 圍困 掙扎
塌 露 燃 熊 掙 熄 噴 缺 純 冶 煉
在解決讀音的基礎上,第一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都是寫什么,然后重點教學“窟窿”,讓學生結合課文的描述,發(fā)揮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畫面,意識到情況十分危急,補天迫在眉睫。
第二組生字,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哪幾個生字有共同點?(燃、熄、煉、熊的偏旁都是火)重點結合字理教學“熊”的字義。接著引導學生知道“四點底”是火字旁的變形,“燃、熄、煉、熊”都是“火字旁”。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書寫規(guī)律,知道“火”做偏旁時最后一筆變成“點”,寫在田字格的左格。最后指導學生練寫“火字旁”的字。
3.把握主要內容。根據(jù)課文故事情節(jié)具體、文脈清晰的特點,指導學生采用逐段歸納的方式進行。先讓學生讀第一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指導學生從一句話逐步精練到四個字——“天崩地裂”或者“天塌地陷”。告訴學生把這寫在段落的旁邊,就叫“批注”。再要求學生圍繞“女媧都做了哪些事”,嘗試運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幾個自然段,先用一個句子概括,再逐步概括成一個詞并板書在黑板上(求神滅火、造船救人、上山找石、煉石補天)。在這樣基礎上,指導學生試著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二、反復朗讀,展開想象,走進人物內心
課文寫了天塌、找五彩石和補天三個場面,語言非常簡練,想讓孩子體會當時的情景,必須抓住關鍵語句,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想象,再現(xiàn)畫面。
(一)再現(xiàn)天塌的可怕場面
出示課文片段: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讓學生自由讀。
師:讀了這四句話,你有什么感受?(可怕、恐怖、難受、難過)
師:是啊,所以這四句話的前面說:天哪,太可怕了!同學們,讀書要讀出感情,有個好方法就是學會想象。這四個句子,哪句話描寫的情景最讓你感到可怕,你就選擇這一句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等會兒請你用朗讀表現(xiàn)出可怕。(學生自由朗讀)
師:這四句話都是圍繞“可怕”來寫的,它們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出“可怕”的?(天、地、人)
師:讀著,讀著,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可怕?
生:我是從“燃燒”這個詞感受到可怕,我的腦海中出現(xiàn)大火熊熊燃燒的畫面……
生:我是從“圍困”讀出可怕……
師:是啊,無論走到哪里都沒有出路,這就是“圍困”。透過“掙扎”,你仿佛又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
……
師:透過詞語,展開想象,我們看到了一幅絕望的畫,女媧看到這一切情不自禁地大喊,這時女媧心里可能想些什么?(通過想象,把孩子帶入危險的情境中,讓學生感覺自己就是女媧,具有神的力量,補天義不容辭?。?/p>
(二)體會女媧找五彩石的辛苦
出示課文片段:她跑到山上,去尋找補天用的五彩石……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讀一讀,畫出寫女媧動作的詞語。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女媧找得很辛苦,很著急。)
2.指導朗讀。
3.展開想象,出示句子讓學生想象補充。
女媧她又找啊找啊,她走了許多路,爬了許多山,去了許多地方。她來到了高高的山上,來到了清清的小溪邊,來到了茂密的樹陰下,來到了( ?),來到了( ?),又來到了( ?),還來到了( ?)。她的手( ?),她的腳( ?),她( ?)……她踏遍了千山萬水,克服了重重困難,最后,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
(三)感受煉石的神力
1.師:女媧冒著生命危險找齊了五彩石,她是怎么煉石補天的?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出示第4自然段的文字,師讀。)
2.要求學生抓住“挖”“放”“冶煉”“五天五夜”等來想象,說說當時的情景。
(四)體會補天的神奇。
1.出示文字:女媧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黑窟窿,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
2.輕聲讀這句話,找出描寫女媧補天動作的詞語,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
3.指名讓學生加上動作,讀讀這句話。
4.齊讀,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女媧的神力。
三、想象練說,復述課文,促進表達
1.想象練說。當學生對女媧這一形象有了充分感知后,可以引導想象:洪水退去后,你看到、聽到、想到了什么?女媧補天后,你又看到、聽到、想到了什么了?要求學生充分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2.復述課文。課后第二題“我來講講這個故事”就是要求學生進行復述。有了上面的教學,學生已經把握了文本的脈絡,抓住了主要內容,也基本上理解了文本的內涵,對于女媧的形象有了較為深刻的印象,為完成這道題打下基礎。但文章較長,情節(jié)曲折,學生說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還要進行較為細致的指導。一是在開始復述之前,應引導學生對全文的起因、經過、結果再來個梳理。二是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復述興趣:同學們,大家學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一定都很感動,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準備抽選幾位講故事的高手,到低年級去講這個故事,誰愿意去?請先自己做準備,等會兒來個比賽。三是分步練習:讓學生看著板書,每人用自己的話描述一個畫面。四是到連起來講時,來個友情提示:第一,抓關鍵詞語,頭腦中浮現(xiàn)畫面;第二,抓住要點用自己的話說;第三,盡量說出它的神奇。在學生復述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進行點撥指導。在課結束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中國神話故事》《古代神話故事》《希臘神話故事》等,讓學生課后找來讀一讀。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縣明集鎮(zhèn)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