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清
α-AMY, U-AMY, LPS, P-AMY在胰腺疾病中的變化
楊立清
目的 在胰腺疾病中觀察血清α-淀粉酶(α-AMY),尿液淀粉酶(U-AMY),脂肪酶(LPS),胰淀粉酶(P-AMY)的數(shù)值變化, 探討其臨床應(yīng)用。方法 應(yīng)用羅氏COBAS-8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采用原廠配套試劑。結(jié)果 在胰腺炎的急性發(fā)作期, α-AMY、U-AMY、LPS、P-AMY測值較高, 經(jīng)過治療后, 數(shù)值回落, 提示預(yù)后。結(jié)論 胰腺損傷越重, α-AMY、U-AMY、LPS、P-AMY測值越高。在疾病的不同時間段, 各項目達峰值的時間也不同。LPS、P-AMY在胰腺疾病的診斷中價值更大。
血清α-淀粉酶;尿液淀粉酶;脂肪酶;胰淀粉酶
胰腺是一個大約6英寸長狹窄扁平的器官, 位于肝臟下面。常見疾病有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的急性發(fā)作以及胰腺癌, 急性胰腺炎的腹痛是嚴重的, 可能導(dǎo)致內(nèi)出血和感染,以至于有生命危險。急性胰腺炎(AP)的臨床范圍從輕微、自限性疾病到爆發(fā)性致命性疾病。AP總死亡率為7%~20%[1],因此該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顯得尤其重要。目前AP的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CT、B超)和實驗室檢查。血清淀粉酶是應(yīng)用最廣泛的胰腺炎診斷指標, 但其敏感性和特異性不高。慢性胰腺炎的形成是漸進性的, 最終會導(dǎo)致其他問題的出現(xiàn), 如胰腺功能不全, 細菌感染和2型糖尿病。在美國, 胰腺癌在腫瘤致死原因中排第四位, 每年約造成32000人死亡。那么, 為了能夠快速診斷胰腺疾病, 在本科開展了α-AMY、U-AMY、LPS、P-AMY的檢測, 來幫助醫(yī)生進行診斷與治療[2]。
1.1 標本來源 全部標本來源于本院的消化內(nèi)科住院患者。收集時間為2013年1~12月, 共10例患者。臨床上已經(jīng)確診為胰腺炎患者。
1.2 標本的采集處理 所測試樣本患者均于清晨空腹8~12 h采集肘部靜脈血樣。置于分離膠試管中, 分離血清后用羅氏COBAS-8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α-AMY、U-AMY、LPS、P-AMY。
1.3 儀器 采用羅氏COBAS-8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4 試劑 均采用原廠配套試劑, 比色法分析。各試劑成分如下: α-AMY、U-AMY項目:R1 HEPES緩沖液, 氯化鈉,氯化鈣, 氯化鎂, α-葡萄糖苷酶, 防腐劑 R2 HEPES緩沖液,亞乙基-GT-PNP,防腐劑 LPS項目:R1 BICIN緩沖液, 共脂肪酶, 脫氧膽酸鈉, 氯化鈣, 表面活性劑, 防腐劑R2 酒石酸緩沖液, 1, 2-鄰-二月桂基-消旋-甘油-3-戊二酸酯, 脫氧膽酸鹽 P-AMY項目:R1 HEES緩沖液, 氯化鈉, 氯化鎂,氯化鈣, α-葡萄糖苷酶單克隆抗體, 防腐劑 R2 HEPES緩沖液, 6-亞乙基-GT-PNP, 防腐劑, 穩(wěn)定劑。
胰腺疾病患者病情越重, α-AMY、U-AMY、LPS、P-AMY升高的幅度越大。經(jīng)過治療后, 病情緩解, α-AMY、U-AMY、LPS、P-AMY測值下降。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α-AMY、U-AMY、LPS、P-AMY情況比較(U/L)
3.1 急性胰腺炎時LPS和α-AMY均可以升高, 但是血清α-AMY增高時間較短, LPS增高可以持續(xù)10~15 d, 其增高程度高于α-AMY,而且特異性高, 故LPS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更優(yōu)于α-AMY。
3.2 急性胰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 血和尿中的淀粉酶均升高, 但在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時, 2 h α-AMY就開始升高, 可為參考區(qū)間的5~10倍, 12~24 h可達高峰, 為參考上限的20倍, 2~5 d下降到正常水平。在臨床上, 超過500 U/L即有診斷意義,如測值達350 U/L就可以懷疑急性胰腺炎, U-AMY 12~24 h開始升高, 達峰值時間慢, 當α-AMY正常后, U-AMY仍持續(xù)升高5~7 d, 故在急性胰腺炎后期, 檢測U-AMY更有意義[3]。
3.3 α-AMY分為兩種類型, 胰型(P型)和唾液型(S型),本文測定的為P型, 即P-AMY, 幾乎只存在于胰腺中, 因此具有器官特異性??紤]到臨床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確定P-AMY更適合于診斷和監(jiān)控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的急性發(fā)作, 一般使用正常上限的3倍做標準。
3.4 在治療胰腺疾病的過程中, 聯(lián)合應(yīng)用α-AMY、U-AMY、LPS、P-AMY這四項指標, 結(jié)合患者的臨床癥狀, 能更加有效的診斷, 治療胰腺疾病, 挽救患者生命, 判斷患者的預(yù)后[4]。
[1] 陳雨強, 蔡端.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早期診斷(文獻綜述).國外醫(yī)學科學分冊, 1991(1):11-15.
[2] 沈連軍,許國銘.急性胰腺炎酶學診斷進展.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1989(1):17-19.
[3] 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會胰腺學組.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診斷及分級標準(1996年第二次方案).中華外科雜志, 1997, 35(2):773-775.
[4] 柏愚,李兆申.急性胰腺炎實驗室診斷研究進展.國際消化病雜志, 2006, 26(4):228-2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033
2015-01-08]
154101 黑龍江省鶴崗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