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強
偏頭痛的中醫(yī)病因病機分析及治療對策
王德強
目的 探討偏頭痛的中醫(yī)病因病機分析以及治療對策。方法 通過搜集整理近年來中醫(yī)治療偏頭痛方面的文獻資料, 對偏頭痛的中醫(yī)病因病機進行分析, 同時將50例偏頭痛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試驗組采用中藥內服, 對照組采用中藥外治, 對治療效果進行分析, 并總結出治療對策。結果 通過對資料的分析總結, 引起偏頭痛的主要病因病機有風邪外侵、脾腎陽虛、氣機不暢、肝功能失調等。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偏頭痛在發(fā)現(xiàn)之后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 采用中藥內服和中藥外用在臨床治療偏頭痛方面都有著明顯的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偏頭痛;中醫(yī)病因病機;治療對策
偏頭痛是一種臨床上的常見病, 而且會反復發(fā)作, 關于偏頭痛的中醫(yī)病因病機, 根據(jù)相關文獻資料分析[1], 原因較多, 但是最終歸于外感和內傷。本文在搜索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之后對于偏頭痛的中醫(yī)病因病要進行總結, 同時對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偏頭痛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回顧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偏頭痛患者50例, 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其中試驗組中男15例, 女10例;年齡最大65歲, 最小27歲,平均年齡46歲;對照組中男18例, 女7例;年齡最大62歲,最小24歲, 平均年齡43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資料搜集的方法對于偏頭痛的中醫(yī)病因病機進行分析和總結;試驗組患者采用中藥內服的方法, 中藥為芎柴丹胡湯, 主要成分包括川芎、柴胡、丹參、延胡索、白芷。對照組患者采用中藥外治的方法, 使用的中藥為頭風膏, 主要成分為川烏、白附子、生南星、川芎、細辛、樟腦、冰片, 研為細末調成糊狀敷貼, 患者均以7 d為1個療程。在治療結束之后,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比較并進行相應的分析。
1.3 療效判定標準[2]將療效的評價標準分為三個等級,即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經(jīng)過治療之后患者徹底痊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明顯的感覺到癥狀的改變但是還有一定的癥狀, 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癥狀減輕;無效:經(jīng)過治療之后患者沒有感覺到任何改變??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偏頭痛的中藥病因病機 根據(jù)大量文獻資料以及臨床資料的分析, 總結出偏頭痛的中醫(yī)病因病要包括以下內容:偏頭痛由于風邪外侵、上犯清風對人的身體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在脾腎陽虛、脾胃虛弱的基礎上, 由于氣機不暢、瘀血阻絡最終引起偏頭痛, 并且偏頭痛在一定程度上與肝功能的失調有關。
2.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顯效20例, 有效4例, 總有效率為96.00%;對照組顯效19例, 有效5例, 總有效率為96.00%,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
偏頭痛屬于一類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 給患者的生活、工作學習都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關于他的中醫(yī)病因病機,通過大量的文獻資料查證, 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素問·風論篇》[3]中就有相關的描述, “風氣循風府而上, 則為腦風”、“新沐之風, 則為首風”以及“首風之狀, 頭多面汗, 惡風”在這里主要說的是“腦風”、“首風”等;在《景岳全書·頭痛》[4]中又是這樣描述的“陽虛頭痛 , 即氣虛之所屬也”,也就是說如果出現(xiàn)腎虛會引起頭痛;在《證治準繩》[5]中有這樣的記載“病頭痛者 , 凡此皆臟腑經(jīng)脈之氣逆上 , 亂于頭之清道 , 致其不得運行 , 壅遏精髓而痛者也”。在《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有“諸風掉眩 , 皆屬于肝”的說法。通過這些文獻資料的統(tǒng)計[6], 作者總結出了偏頭痛的中醫(yī)病因病要即由于風邪外侵、上犯清風對人的身體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同時在脾腎陽虛、脾胃虛弱的基礎上, 由于氣機不暢、瘀血阻絡最終引起了偏頭痛, 并且偏頭痛在一定程度上與肝功能的失調有關系。
通過對本院50例偏頭痛患者臨床資料的回顧與分析,對試驗組使用中藥芎柴丹胡湯內服, 對照組采用中藥頭風膏外用治療, 在1個療程后, 兩組患者在臨床表現(xiàn)上發(fā)生了顯著改變, 而且兩組患者之間的治療效果差異不大。在治療偏頭痛方面, 采用中藥芎柴丹胡湯內服和中藥頭風膏外用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這是因為這些中藥中都含有與中醫(yī)病因病理相關的藥物治療, 所以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值得在臨床治療上推廣使用。
[1] 申延安, 卜慶峰.中醫(yī)內科治療偏頭痛的臨床體會.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2(28):178.
[2] 林成軍.中醫(yī)辯證治療偏頭痛的臨床效果分析.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3(7):174.
[3] 欒旭慧.運用體質辨識理論開展偏頭痛間歇期辨證施護的構想.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2(19):107-109.
[4] 王瑞紅, 范金梅, 鄧春君, 等.鹽酸氟桂嗪膠囊結合中醫(yī)針灸推拿治療偏頭痛35例療效觀察.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 2014(2): 147-148.
[5] 李思偉.中醫(yī)內科治療偏頭痛的臨床效果觀察.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4):79.
[6] 阮進榮.偏頭痛的中醫(yī)內科治療體會.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16):41-4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143
2015-04-22]
115000 遼寧營口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