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娟
鄂州職業(yè)大學醫(yī)學院,湖北鄂州 436000
當代社會,計劃生育的成功推行使獨生子女成為家庭的重心,當其生病時,父母格外焦慮,護理人員在言行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家屬的反感。因此,小兒護理較成人護理復雜,兒科護士只有注意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完成護理任務。
2014年2月以來,該研究在高職兒科護理教學中貫穿了人文關懷理念的培養(yǎng),獲得了良好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選擇鄂州職業(yè)大學2012級高級護理專業(yè)學生2個班,每班50人,均為高中起點,普招生,平均20歲。隨機將其中一個班作為實驗組,另一個班作為對照組。兩組教材和學時相同,兩組學生年齡、基礎課和專業(yè)課成績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實驗組的兒科護理教學貫穿人文關懷理念的培養(yǎng),具體方法如下。
走訪臨床專家,與其討論確定當代兒科護士所需的人文素養(yǎng)。認為人文素養(yǎng)的核心是人文精神[1]。人文精神就是以人為本,或者說是人文關懷[2]。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關心人、重視人的個性,滿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權利[3]。兒科護士要理解、關愛患兒,了解患兒的心理,具備寬容、豁達、博愛的胸懷,才能為患兒提供有愛心、有內涵的護理[4]。兒科護理的人文關懷,其核心是以患兒為中心,患兒家屬為關注點,把對患兒及其家屬的關懷作為一切護理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5]。
2.2.1學生的情況 學好臨床課程的前提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從業(yè)心態(tài),為此,在學期之初筆者做了一次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同學將來不愿意當兒科護士。原因如下:①小孩認生、不合作;②一個孩子看病,幾個家長照顧,家長事多,不好溝通;③沒有照顧小孩的經(jīng)歷;第四,覺得自己還是孩子,沒有完全長大。
2.2.2兒科護理的現(xiàn)狀 我們也對鄂州市中心醫(yī)院的兒科護士做了調查,結果20名護士中有7人想換個科室工作。原因有:①小孩容易哭鬧,對護理操作不合作;②照顧小孩的同時還要照顧家長,哪一方面關懷不到都會出現(xiàn)問題;③兒科護士的責任較其他科室大;④兒科護士的收入不如其他科高。
2.2.3分析原因 對于護生及護理人員不愿意從事兒科護理的現(xiàn)狀,分析原因可以歸結為:①她們不懂得或不善于關心他人;②注重對利益的追逐,缺乏實現(xiàn)職業(yè)目標的價值感;③教師對她們的人文素養(yǎng)引導不夠。這都說明她們的人文關懷精神有欠缺或有待提高,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需要教師從學校教育中加強人文關懷理念的培養(yǎng)。
2.3.1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 該院兒科護理教師每年暑期都會進入臨床頂崗鍛煉,通過親身實踐兒科護理過程、與患兒及家長溝通交流,配合心理學、社會學等理論知識以及各種培訓班的學習,提高處理臨床病例的能力和自身人文素養(yǎng),積累教學經(jīng)驗。
2.3.2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 學生雖已成年,但生活經(jīng)驗尚少,教師應當經(jīng)常關心她們。天氣轉涼時,提醒她們多穿衣服,防止受涼;平時,還要告訴她們合理膳食,注意營養(yǎng),不要盲目減肥、損害健康。點滴處見真情,同學們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愛,也會把關愛傳遞給他人。
2.3.3在教學中言傳身教滲透人文關懷理念 例如示范新生兒沐浴,要告訴學生所用的是小兒專用香皂,以防傷害他們嬌嫩的皮膚;抱新生兒時應特別注意保護頭部,入盆時還要考慮到他們入水會驚嚇,應給予安慰與呵護;在模擬操作時指導護生愛護模型,動作輕柔,既要保證小兒的安全舒適又要讓家長放心。
2.3.4課間定期安排下社區(qū)體驗 讓學生與嬰幼兒親密接觸,了解不同年齡小兒的心理特點及行為,提高和嬰幼兒的溝通能力,培養(yǎng)關愛意識。在與小兒父母的交流中理解他們對小兒健康的需求,更好地為臨床服務。
2.3.5把人文關懷理念運用到臨床實踐 人文關懷的養(yǎng)成來源于實踐,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fā)揮作用[6]。護生實習時,通過帶教老師的示范教育,讓她們意識到如何對患兒實施人文關懷,在親身體驗中提高人文素養(yǎng)。要懂得處理操作中的同步“事件”,如給腹瀉的小兒輸液,由于患兒液體丟失過多使血管塌陷,加上患兒年齡小、血管細,給穿刺造成一定的困難,為了避免護患矛盾,在穿刺前就應告訴家長孩子血管的情況,解釋穿刺的困難,這樣家長就不會因為一次穿刺不成功而過度焦慮,同時也減輕了我們的壓力。在手背穿刺成功后,要想到用硬板盒固定并保持手在功能位,調好滴速,交代家長不要隨意調動,輸液速度過快會加重心臟負擔。
表1 護生實習前校內兒科護理案例考核比較
表2護生臨床兒科護理考核比較
使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如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班實習前校內兒科護理案例考核結果見表1。表1顯示教師和專家對實驗組護生的校內兒科護理案例考核的表現(xiàn)滿意度較高,考核項目中有7條項目滿意度為100%,1條項目為90%,證明實驗組人文關懷教學效果良好。
實習時帶教老師對學生的考核結果見表2。結果顯示帶教老師對實驗組護生表現(xiàn)的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考核項目中有7條項目滿意度為100%,1條項目為96%,證明實驗組的人文關懷素養(yǎng)優(yōu)于對照組。
護生進入兒科實習后,該研究對部分醫(yī)院的患兒及家長進行了訪談。實驗組學生護理的患兒及家長一致反映護生的態(tài)度好,從言語到動作上都體現(xiàn)了對患兒的關愛和理解,對患兒耐心、細心,與家長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患兒及家長出院時對護生表示感激。對照組學生護理的患兒及家長普遍反映護生在護理時較被動,態(tài)度一般、欠靈活,不善于與患兒及家長溝通,患兒面對護生時感到害怕、排斥。訪談結果顯示患兒及家長對實驗組護生的評價高于對照組。
以上實踐結果證明,高職兒科護理教學中人文關懷理念的培養(yǎng)有助于激發(fā)護生內在的關愛情感,使她們發(fā)自內心地愿意為患兒及其家庭排憂解難、減輕痛苦;切實提高了護生的人文關懷素質與能力,得到了患兒及家屬的一致好評。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要求,使護患關系從“技術型關系”變?yōu)椤叭宋年P懷型關系”。
[1]李建軍.轉型期文學教育與青少年人文素養(yǎng)培育[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2(10):59-61.
[2]史瑞芬,周柳亞.護士人文修養(yǎng)[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
[3]蘇菊云.順應社會需求給予人文關懷護理[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6,22(20):3176-3177.
[4]趙君麗.在兒科護理教學中滲透人文關懷理念[J].考試周刊,2012(78):174.
[5]毛惠芬.兒科護理教學中的人文關懷[J].當代教育之窗,2011(5).
[6]肖細祝.如何融人文關懷理念于兒科護理教學[J].讀寫算,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