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語言修養(yǎng)決定著課堂效率,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程度?!闭Z文教師生動的語言會像磁鐵一樣牢牢地吸引著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大腦高速運轉(zhuǎn),思維達到極致。語言的生動除了音調(diào)的抑揚頓挫,語言的詼諧幽默以外,更包括用詞的準確性和說話的藝術性,讓學生徜徉在語言的海洋里,感受魅力四射的語文課堂,愉快獲得知識。
一、巧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學生的興趣被有效地激發(fā),才能讓學生主動地配合教師,語文課堂才能生動高效。為了達到這一教學效果,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能讓語文課堂變得生動而精彩。創(chuàng)設情境時,結合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用形象化的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學習興趣。以《天上的街市》為例,為了讓學生進入狀態(tài),融入到詩歌的美好情境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首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教師朗讀詩句,這時學生可以閉上眼睛用心欣賞,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教師的深情朗讀,讓學生和作者一起游覽天上的街市,展開豐富的想象。這時候再把心中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說出來,學生一定踴躍發(fā)言,迸發(fā)出豐富想像的火花,對主題的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時候也可以利用課堂表演的形式,讓學生融入到劇情之中深入體會,效果也是蠻好的。以《論語》為例,可以以小組形式,讓學生分別扮演孔子和他的弟子,同時配合肢體語言,如果再結合多媒體,還原當時的情境,學生就會有親近感覺,盡管年代有些久遠,但他們卻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的內(nèi)涵。
二、尊重學生體驗,促進課堂動態(tài)生成
有一位語言學家這樣說過:“課堂不是死板教條的固定行程,而應該是向未知領域不斷探索的愉快旅程?!钡拇_如此,在課堂上隨時都可能會有意外的發(fā)現(xiàn)和連連的驚喜,不經(jīng)意間就會看到美麗的瞬間。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重視學生的真實體驗,才有可能生成課堂上的動態(tài)因素,激活語文課堂,產(chǎn)生流動的生命,體現(xiàn)出課堂活力。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給學生充分的預習時間,容許學生對預習中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提問。教學時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切入和分析,讓學生感覺到討論的問題都是自己發(fā)現(xiàn)并提出來的,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在這樣的心理支配下,學生就會覺得自己是課堂的有機組成部分,自覺地融入其中,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例如:在教學《愛蓮說》時,教師就可以按照上面的理論,讓學生在閱讀時提出問題,然后選擇一些問題進行切入并討論。比如說:既然是《愛蓮說》,為什么還要寫菊和牡丹呢?為什么先后寫菊、牡丹、蓮的順序不一樣呢?這些問題的提出看出學生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閃光的智慧。
三、調(diào)動多種感官,感悟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表面上看只是簡單的文字符號,但只要對其內(nèi)涵進行挖掘,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里別有洞天,通過朗讀和想象,收獲無限幸福之感。因此,教師應抓住文本中充滿情感的文字,想方設法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感受文本的生動情感。例如:在教學《于園》時,就可以借文中水閣,讓學生在無限的想象之中體會到自然之趣??梢韵仍O計一個問題進行切入,如:假如你有機會來到瓜洲,身臨水閣旁,你會看到或聽到什么呢?問題一出就會在班級里激起漩渦,有人看到的是郁郁蔥蔥的參天大樹,樹林中鳥兒飛翔,聽到的是潺潺的流水聲和鳥兒的鳴叫聲;還有人看到的是清澈的河水,水底游魚細石清晰可見,魚兒歡快游弋,真不忍心打擾它們;也有的說水流聲和鳥叫聲互相應和,自然成調(diào),聽著這樣的音樂,不時地還有微風吹過面頰,愉快之極??!水閣在學生的眼中不再是簡單的文字符號,已經(jīng)是優(yōu)美精致的化身,內(nèi)容豐富不空洞,景色優(yōu)美不蒼白,情感真摯不矯情。學生獲得了審美享受,感悟到語言的生動,豐富了自己的知識。
四、營造和諧學習氛圍,構建民主教學課堂
魏書生在他的《語文教學探索》中說道:課堂上的民主是建立在師生之間的一座橋梁,越是民主,這座心靈之橋就越牢固,師生間的情感就越相融。課堂上需要建立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到不受壓抑,能夠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自由發(fā)表觀點,這樣學生個人的情感就獲得了尊重。但事實上很多的課堂并不是如此,教師虎視眈眈,學生戰(zhàn)戰(zhàn)兢兢,以貓和老鼠的關系為喻一點都不為過,學生一切都在順著老師的思維,唯恐與答案不一致。學生的思維不是創(chuàng)造而是遲鈍,表現(xiàn)不是積極思考而是過多依賴。事實上,教師應該用鼓勵的目光看待學生,對學生飽含理解和信任,在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使學生的智慧之花綻放,讓學生表達心中的美好情感。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語言應該多有激勵性,以贊許為主,讓學生放松心情愉快學習。這樣的課堂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也多有創(chuàng)造性,對人對事會充滿友善,沒有敵意。民主教學課堂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完善。
語文課堂教學是傳播知識的途徑,是學無止境的科學,更是值得終生研究的藝術。知識因傳播而美麗,課堂因生動而精彩。愿老師用知識,用智慧,用青春把語文課堂上得生動而精彩,使學生的智慧之花綻放開來,在快樂和幸福中受到知識的熏陶。
(孫曉明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西圩初級中學 223600)
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