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團體認知治療對護士工作壓力、應對方式及總體幸福感的影響。方法 對103名三甲綜合醫(yī)院護士進行為期10 w,1次/w,共10次的規(guī)范化團體認知治療,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應用護士壓力源量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總體幸福感量表,對所有護士進行治療前后評估。結(jié)果 壓力量表總分治療后(10.49±2.12)較治療前(13.55±2.70)低,差異有顯著意義(t=3.58,P<0.05);消極應對因子分由治療前的(21.23±4.36)下降為治療后的(17.27±5.16),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總體幸福感量表總分由治療前的(7.81±0.75)升高到治療后的(9.72±0.55),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結(jié)論 幸福感與護士在工作中承受著壓力和自身采取的應對方式密切相關,團體認知治療能調(diào)整護士應對工作壓力的方式,提升護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幸福感。
關鍵詞:團體認知;護士
團體認知治療是一種在團體的情景下協(xié)助個體開發(fā)心理潛能或解決心理障礙的一種心理輔導方式[1]。通常采用認知重建、心理應對、問題解決等技術[2],它是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來調(diào)整與他人的關系,使用恰當?shù)膽獙Ψ绞骄徑庾晕覊毫?,學習新的應對模式[3]。本文旨在探討團體認知治療對護士壓力應對方式及總體幸福感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調(diào)查對象2013年12月選取甘肅省3所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內(nèi)科、外科、婦產(chǎn)科、兒科和ICU工作1年以上的105名臨床護士為調(diào)查對象。其中工作年限為1~5年、大專學歷、初級職稱者約占50%以上,中專學歷約占23.8%,護齡5~10年者約占28.5%;男5名,女100名。年齡21~40歲,平均(28.6±5.21)歲;工齡2~20年,平均(8.44±5.54)年。
1.2研究工具 ①采用護士壓力源量表: 共7項34個問題,每個問題按\"從不\"到\"經(jīng)常\"以0~3級計分,所得分數(shù)越高,代表壓力越大;②采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包括20個條目,評分采用0~3級評分;③總體幸福感量表:包括總體情感指數(shù)量表(共8個項目)和生活滿意度量表(1個項目)。由調(diào)查者與醫(yī)院護理部聯(lián)系取得支持,由專人將問卷調(diào)查表發(fā)放給愿意參與本調(diào)查的護士長及其所在科室的護士,講解調(diào)查目的和填表要求。由被調(diào)查者自行填寫再收回。
1.3方法 采用規(guī)范化的團體認知治療程序及內(nèi)容對學員進行心理輔導,輔導前后分別用護士壓力源量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總體幸福感量表,比較治療前后各量表得分。
1.4團體認知治療方案 團體治療分三組10次,1次/w輔導,90 min/次。通過\"破冰之旅\"、壓力溫度計、我的情緒我作主、認知行為模式與表達、壓力事件表尋找和分析主要的壓力事件、壓力的認知與應對、合理宣泄、職業(yè)行為分析、我會做得更出色、最美麗的祝福共10次的團體活動,每一個階段進行回顧、分析與總結(jié),使團體成員在每次活動中進行自我探索、促進自我成長,改變對壓力的主觀感受和消極認知。
1.5團體心理治療組長納入標準 本次團體心理治療組長共3位,其中1位是獲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的主管護師,1位是中級心理治療師,1位是精神科主任醫(yī)師。心理咨詢師3名,要求有心理咨詢臨床經(jīng)驗>5年者。
1.6統(tǒng)計學方法 將調(diào)查獲得的數(shù)據(jù)通過SPSS 15.0軟件分析,采用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本次調(diào)查共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 140份,收回問卷 130 份,回收率 92.8% ,剔除25份不合格問卷,有效問卷105份,有效問卷率81%,脫落2人。共103人通過全部心理評估與系統(tǒng)治療。
2.1團體治療前后護士的工作壓力得分情況,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治療前后護士壓力源各因子分比較,工作環(huán)境與資源治療前后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專業(yè)與工作、工作量與時間分配、患者護理方面、管理及人際關系在治療前后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團體心理輔導前后護士壓力及應對方式比較結(jié)果,見表2。
結(jié)果顯示:團體心理輔導前后護士積極應對與消極應對具有顯著差異(P<0.05)。
2.3臨床護士團體治療前后主觀幸福感得分情況,見表3。
從表3可見,團體心理治療前后護士主觀幸福感得分具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團體心理治療對提高護士幸福感有明顯幫助。
3討論
3.1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護士常采取的應對方式都是積極應對,說明護士都有較好的應對行為,能較多地選用積極應對方式,可能與現(xiàn)代護士普遍有較高的教育水平,接觸的信息比較廣泛,溝通能力較強有關。有研究表明,積極應對方式采用越多,壓力就越小;消極應對方式采用越多,壓力就越大[4]。所以,尋求提高護士積極應對能力的措施已成為緩解護士壓力的關鍵。
3.2團體心理治療后,護士消極應對的方式明顯減少,具有顯著意義(P=0.001),說明護士之間通過資源共享,相互學習、相互感受、相互觀摩,意識到自己固有的消極應對方式,從而摒棄消極應對方式。
3.3本次研究得出護士總體幸福感指數(shù)低。小于理論均數(shù)8.40。護士因工作時間、工作經(jīng)驗,角色身份、專業(yè)及社會地位、工資及其他待遇低、工作環(huán)境和資源、患者護理、管理及人際關系等壓力過高時,會導致他們精神處于緊張狀態(tài),影響幸福感水平[5]。因此,護士主觀幸福感、總體情感指數(shù)和生活滿意度均較低,這一點值得管理者深思。
本研究以應用護士壓力源量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總體幸福感量表,作為衡量綜合醫(yī)院護士壓力應對與幸福感的指標,盡管研究證實團體認知治療對提高護士壓力應對與幸福感確有效果,但本研究亦存在不足。①治療的長期效果沒有評價,特別是護士應對方式在哪些情境中發(fā)生了變化;②針對護士職業(yè)的減壓培訓內(nèi)容有待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樊富珉.團體心理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亞羅姆.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M].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
[3]Wade NG.Post BC.Cornish MA,et a1.Redictors of the changein self-stigma following a single session of group counseling EJ].journal ofCounseling Psychology,2011,58(2):170-182.
[4]黃雪花,劉可智,等.團體心理輔導在精神??谱o士培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06-208.
[5]張斌.國內(nèi)護士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現(xiàn)狀[J].護理學雜志,2010,4(23):76-78.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