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臨床各類急性病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臨床早期及時給予患者采取切實可行的治療對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療研究也隨之增加。下面本研究就針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療研究近況做一綜述。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治療進展
急性心肌梗死是當前臨床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由于患者機體冠狀動脈斑塊出現(xiàn)破裂引起的血流中斷,長期且嚴重的心肌缺血誘發(fā)小部分心肌急性壞死,其中它也是導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臨床根據(jù)實用原則將心肌梗死分為ST段和非ST段,由于兩者病理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也不同。下面本研究主要針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療近況做一綜述。
1 溶栓治療
目前,溶栓治療方法是臨床治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同時,國內外很多大型臨床試驗研究表明[2、3],臨床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溶栓治療不僅能夠有效縮小患者梗死的面積,而且還能夠有效保護患者左室功能,同時對提高患者,降低患者病死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帥鋒利[4]等學者臨床通過對3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實施阿替普酶溶栓治療后,溶栓后再通率達到93.3%,有3例患者發(fā)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占10.0%,無1例患者死亡。其表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發(fā)生后及時給予患者溶栓治療,能夠有效防止梗死面積擴大,使閉塞的冠狀動脈再通,同時對挽救瀕臨壞死的心肌,降低患者并發(fā)癥以及改善預后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國外學者試驗研究認為[5],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時機宜早不宜遲,把握好溶栓治療的時機尤為重要,其還認為,心肌梗死發(fā)病后1h內治療時間為黃金時間,2h內為最佳時間,6h內為規(guī)定時間,而6~12h為延遲溶栓治療。
隨著臨床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增多,其在臨床治療中應用的局限性也隨之暴漏出來。有關人員研究表明[6],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能完善恢復TIMI3級血流狀況;②溶栓治療的適應癥范圍狹窄;③溶栓治療后容易發(fā)生再閉塞和再復發(fā)缺血事件;④溶栓治療患者發(fā)生出血合并癥高。總而言之,溶栓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療中應用還存在諸多問題,所以這就促進我們進一步加強深入研究,同時還應該不斷尋找新的治療方法。
2 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
經皮冠脈介入治療是在溶栓治療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其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療中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溶栓治療存在的缺陷,而且能夠進一步提高心肌梗死再通率。另外,還能夠有效時缺血的心肌組織得到血流灌注[7]。目前,經皮冠脈介入治療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經皮冠脈介入治療、擇期經皮冠脈介入治療、補救性經皮冠脈介入治療以及易化經皮冠脈介入治療。其中直接經皮冠脈介入治療是臨床廣泛應用的一種,其臨床治療的成功率能夠達到90%~98%[8]。其中葉少武,陸兆華[9]等表明,目前臨床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療中最常用的兩種方法為靜脈溶栓和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但是由于高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常常合并溶栓禁忌癥,同時溶栓治療出血發(fā)生率高,限制了靜脈溶栓治療高齡,所以提出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其通過對55例高齡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和與年齡小于75歲30例的對照組患者進行比較可以得知,兩組急診冠狀動脈造影成功率均為100%,同時高齡組介入治療成功率為88.0%,治療后有2例發(fā)生發(fā)生腹股溝血腫(8%),1例發(fā)生腹膜后血腫(4%),而對照組為96.7%,其未發(fā)生血管并發(fā)癥,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高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
3 急診冠狀動脈搭橋術
由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在經過溶栓或者經皮冠脈介入治療后,患者梗死相關的血管仍然沒有開通,同時患者血液動力學不穩(wěn)定,如果不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療,很容易發(fā)生死亡事件[10]。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研究人員的努力探索,發(fā)現(xiàn)急診冠狀動脈搭橋術能夠有效搶救溶栓或者經皮冠脈介入治療失敗患者。其中于建波、黃方炯、郭雅蓮[11]等學者通過對130例急性心機梗死患者實施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搭橋術后可以得知,130例急性心機梗死患者30d內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后死亡4例,心力衰竭9例,心律失常20例。其表明,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可行性和安全性高,但是在手術治療前應注意使患者肌鈣蛋白I盡量達到正常,這樣才能夠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還有學者研究表明[12],急診冠狀動脈搭橋術雖然是臨床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方法,但是需要具備綜合搶救措施以及多學科的心臟中心,另外還要求醫(yī)師具有一定的臨床經驗和技術,這樣才能保證治療的可行性。
4 總結
綜上所述,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過程中,溶栓和經皮冠脈介入治療以及急診冠狀動脈搭橋術的應用,有利于拯救瀕死心肌,降低病死率,減少患者住院時間以及血管并發(fā)癥。但是上述幾種方法仍然存在禁忌癥以及不足之處,所以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研究,以進一步提高治療的有效性,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
參考文獻:
[1]于維雅,楊庭樹,沈琳.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與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脈病變特點及并發(fā)癥的對比研究[J].醫(yī)師進修雜志,2005,1:34-35.
[2]王安偉,李俊峰,高金全.瑞替普酶院前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華西醫(yī)學,2014,2:243-245.
[3]Carlo Di Mario,Dariusz Dudek,F(xiàn)ederico Piscione.Immediate angioplasty versus standard therapy with rescue angioplasty after thrombolysis in the Combined Abciximab REteplase StentStudy in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ESS-in-AMI):an open,prospective,randomised,multicentre trial[J].The Lancet,2008,371(9612):559-568.
[4]帥鋒利,宋劍瓊,蘇代泉.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臨床體會[J].當代醫(yī)學,2011,12.
[5]Ellen Bhmer,Pavel Hoffmann,MichaelAbdelnoor.Efficacy and Safetyof Immediate Angioplasty Versus Ischemia-Guided Management After Thrombolysis in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reas With Very Long Transfer Distanc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0,55 (2):102-110.
[6]馮樹柯.靜脈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5:93-94.
[7]劉明江,蔡力,程標.慢性冠狀動脈閉塞病變與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對照研究[J].四川醫(yī)學,2009,9:1381-1383.
[8]沈耀兵,劉鴻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行立即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意義[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08,3:80-81.
[9]葉少武,陸兆華,彭曉燕.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高齡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5例療效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0,16:2209-2211.
[10]劉飛,徐東,李雅瓊.心肌梗死急性期急診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55例臨床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1,5:426-428.
[11]于建波,黃方炯,郭雅蓮.急性心肌梗死后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搭橋術臨床研究[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0,4:411-412.
[12]李星云,李成福,金虎日.急診冠狀動脈搭橋術18例臨床分析[J].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2008,(01):39-41.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