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合并左卡尼汀對腎性貧血患者實施治療的效用。方法 抽選本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接收的腎性貧血患者124例,運用平均分組法將124例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單獨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為對照組實施治療;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觀察組患者后,再給予本組患者左卡尼汀推注治療,連續(xù)治療12w后,運用Hct及HB分數(shù)對用藥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腎性貧血病情均有所好轉(zhuǎn),其中觀察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為腎性貧血患者實施治療時,采用促紅細胞與左卡尼汀雙藥聯(lián)合方案進行治療能夠大幅提升治療效果。
關鍵詞:促紅細胞生成素;左卡尼??;腎性貧血;療效
人體在患上尿毒癥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有很大的機率病發(fā)腎性貧血疾病[1]。腎性貧血不但會破壞患者的腎臟機能,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還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當前基層醫(yī)院主要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為患者進行治療,但單獨使用EPO無法取得理想療效,因此本文對EPO合并左卡尼汀救治腎性貧血的效用進行了研究,現(xiàn)將結果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選本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接收的腎性貧血患者124例,患者的年齡在23~72歲,平均年齡為57.4歲,其中有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6例,運用平均分組法將124例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由38例男性患者以及24例女性患者構成,患者的年齡在24~71歲,平均年齡為58.1歲,平均病程為(4.4±0.65)年;觀察組由30例男性患者及32例女性患者構成,患者的年齡在23~72歲,平均年齡為57.7歲,平均病程為(4.5±0.23)年;兩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Hb(血紅蛋白量)、血液透析檢測劑量、Hct(紅細胞積壓)等數(shù)據(jù)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取適量碳酸氫鹽試劑通過血透儀器為患者進行透析,選擇小臂靜脈血管建立透析通路,透析時,試劑流量設置為500ml/min,血液透析次數(shù)為3次/w,血透持續(xù)4h/次。
1.2.1對照組 單獨使用EPO治療本組62例患者,EPO推注劑量為3000IU,注射次數(shù)為3次/w。
1.2.2觀察組 本組接受EPO及左卡尼汀聯(lián)合治療,EPO注射方式與對照組相同?;颊咴诮邮苎和肝龊?,取1g左卡尼汀溶入20mg生理鹽水溶液中配制成注射針劑為患者進行推注治療,治療次數(shù)為3次/w。
1.3統(tǒng)計分析 使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統(tǒng)計資料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表明組間對比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Hct及Hb指數(shù)變化情況 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接受治療前Hb指數(shù)分別為(68.5±15.4)與(0.18±0.54),Hct分別為(69.2±15.7)與(0.19±0.02);接受治療后,兩組Hct、Hb指數(shù)均出現(xiàn)上升變化,觀察組Hb指數(shù)為(103.7±14.5),對照組則為(95.8±18.9),對照組Hct指數(shù)為(0.35±0.11),對照組為(0.27±0.8)。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的Hct及Hb上升幅度高于對照組。
2.2兩組EPO使用劑量對比 經(jīng)過8~12w后,觀察組有20例患者使用EPO劑量減少33.4%,有32例患者使用劑量減少52.4%;對照組有10例患者使用EPO劑量減少10.8%,有18例患者使用劑量減少29.8%。由數(shù)據(jù)可知,觀察組使用EPO的劑量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當前基層醫(yī)院主要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為腎性貧血患者進行治療,但從實際治療效果來看,單獨使用EPO無法取得理想療效。為了提高EPO治療腎性貧血的效果,基層醫(yī)學科研人員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根據(jù)研究結果可知在運用EPO為腎性貧血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增加左卡尼汀治療能夠大幅提升治療效果[2]。左卡尼汀在醫(yī)學界中又被稱為左旋肉堿,這種物質(zhì)屬于輔助動物進行熱量代謝和轉(zhuǎn)化的基礎物質(zhì)之一,人體通??梢酝ㄟ^飲食獲取左旋肉堿。左卡尼汀可以承載脂肪酸分子透過線粒體,與人體中的脂肪酸及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如果人體中的左卡尼汀較少,很有可能會影響脂肪酸與氧氣進行化學反應的速率,致使人體物化獲取充足的能力[3]。身患腎性貧血的患者身體中淤積著大量的代謝性酸以及其他毒害成分,這些物質(zhì)會導致患者感到反胃、食欲不振,同時出現(xiàn)干嘔、腹瀉等癥狀,這些情況都會導致人體缺乏左卡尼汀。對于需要接受血透治療的患者來說,左卡尼汀分子的質(zhì)量較小,難以和血漿蛋白發(fā)生化合反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失去部分左卡尼汀,隨著血透的次數(shù)增加,患者體內(nèi)的左卡尼汀含量會越來越少。當患者體內(nèi)的左旋肉堿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時,患者的身體因為左旋肉堿不足而出現(xiàn)血紅細胞難以分解、代謝的情況,甚至會引發(fā)細胞的自溶性消亡[4]。因此,醫(yī)生在救治腎性貧血患者時,除了要使用EPO之外,還要為患者注射左卡尼汀針劑,幫助患者補充流失的左卡尼汀,提高血紅細胞的分解和代謝速率,降低血紅細胞的消亡速度,延長細胞在血液中的存活時間。
在上文中,筆者通過抽樣實驗的方式驗證了使用EPO合并左卡尼汀對腎性貧血患者實施治療的效用,采用促紅細胞與左卡尼汀雙藥聯(lián)合方案進行治療能夠大幅提升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孟娟,周陳西.左卡尼汀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藥師,2011,(01):365-367.
[2]孟豫潔.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療尿毒癥患者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03):821-823.
[3]張正靜,羅燕.左卡尼汀與促紅細胞生成素聯(lián)合應用治療血液透析腎性貧血的臨床探討[J].醫(yī)學綜述,2013,(07):124-125.
[4]馬耘,任榮.左卡尼汀聯(lián)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尿毒癥患者腎性貧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04):2876-2877.
[5]孫永旭,陸叢笑,王春波.左卡尼汀與腎臟疾病的關系[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0,(11):145-146.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