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疼痛健康教育對癌癥患者疼痛控制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晚期癌癥患者60例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采用規(guī)護理方法,研究組30例在常規(guī)護理方法基礎上,應用臨床路徑的健康教育方法進行干預。通過主訴疼痛程度分級法(VRS)、數(shù)字疼痛程度分級法(NRS)兩種方法評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疼痛變化程度。結果 研究組患者經(jīng)健康教育干預后疼痛控制、癌痛知識認知等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對癌痛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明顯提高疼痛控制效果,患者對癌痛知識的認知方面有明顯提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癌痛;臨床路徑;健康教育
疼痛是癌癥患者最常見和最難忍受的癥狀之一,相關研究認為約有75%~95%的晚期癌癥患者與疼痛相伴,其中1/3為重度疼痛[1]。對于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綜合反映了生存、預后和生活狀況。生活質量是指個體生理心理、社會功能三方面的狀態(tài)評估,即健康質量[2,3]。本研究旨在探討疼痛健康教育對癌癥患者疼痛控制的影響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資料來自于我院2010年3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采用臨床路徑的健康教育方法干預的30例癌痛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54.42±10.08)歲.另選擇我院往期收治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干預的30例癌痛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齡(56.52±11.1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行健康教育干預法,采用健康講座、發(fā)放知識手冊、病友交流以及宣傳媒體的作用,對癌痛知識進行宣教。來緩解癌癥疼痛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癌癥疼痛的藥物治療,WHO三階梯癌痛治療方案(三階梯療法),目前已在國際上廣泛推廣。其目的是逐漸升級,合理應用鎮(zhèn)痛劑,以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4,5]。其原則為藥效的強弱依階梯順序使用;使用口服藥;按時、聯(lián)合服藥;用藥劑量個體化。大多數(shù)患者接受后能滿意止痛。并遵從藥物治療原則,嚴格按照WHO提出的治療癌痛的三階梯用藥方案:掌握藥物止痛的實施原則:按階梯給藥;按時給藥;按途徑用藥;個體化給藥。注意具體細節(jié)。給患者聯(lián)系電話,建立\"伙伴式\"人際關系[6]。評估患者疼痛等級,教患者評估方法,了解患者對疼痛的認識并針對各問題給予解答,消除顧慮。實行微笑服務,醫(yī)生與護士做自我介紹,加強醫(yī)患和諧溝通工作。
1.3疼疼痛分級方法[7]
1.3.1主訴疼痛的程度分級法(VRS法) I級(輕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無干擾。Ⅱ級(中度):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鎮(zhèn)痛藥物,睡眠受干擾。Ⅲ級(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用鎮(zhèn)痛藥物,睡眠受嚴重干擾可伴自主神經(jīng)紊亂或被動體位,需要用鎮(zhèn)痛藥物。
1.3.2數(shù)字評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 用數(shù)字代替文字疼痛的程度。在一條直線上分段,按0~10分次序評估疼痛程度。0分時表示無痛,10分時表示劇痛,中間次序表示疼痛的程度,請患者自己評分。此評分法宜用疼痛治療前后效果測定對比。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全部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則采用?字2檢驗,檢驗水準=0.05。
2 結果
2.1疼痛控制效果比較 研究組在疼痛控制效果方面明顯好于對照組,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疼痛知識掌握程度比較:研究組在對癌痛知識認知方面明顯好于對照組,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討論
疼痛的發(fā)生機制是十分復雜的。研究認為痛覺感受器位于皮膚和其他組織內(nèi)的游離神經(jīng)末梢[8]。皮膚表面疼痛刺激反應敏感度比較高,其他大部分深層組織和內(nèi)臟器官只有稀疏的神經(jīng)末梢分布,對疼痛的敏感度較弱。疼痛治療,不僅是醫(yī)療手段,還是一種有效的心理干預。據(jù)了解,該示范病房內(nèi)的患者可自我評估疼痛,科室也會定期組織疼痛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如何評估疼痛、疼痛治療的重要性、如何正確服用止痛藥、如何預防不良反應,以及合理使用嗎啡類藥物,鼓勵患者勇于說出疼痛,醫(yī)務人員則對痛下藥,使患者緩解癌痛之苦[9]。治療及護理因素有許多治療和護理操作都有可能給患者帶來疼痛的感覺,護士執(zhí)行時應盡可能輕柔熟練的完成,同時安慰患者;以改善、維持和促進個體的健康。它是以人為服務對象,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使人們具有自我保健能力。提高患者疼痛控制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示提示通過健康教育,達到了癌痛的控制標準,緩解患者因癌痛帶來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少玲,黃建賢,張友惠,等.護理干預在癌痛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26):6235-6236.
[2]Bodenheimer T,Lorig K,Holman H,et al.Patient self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in primary care[J].J Am Med Assoc,2002,288(19):2469-2475.
[3]于力,毛燕君.疼痛護理對提高晚期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探討[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1,18(3):12-13.
[4]姜仁芳,何美文.心理護理對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質量的探討[J].護理學雜志,1999,3:170-171.
[5]Bodenheimer T,Lorig K,Holman H,et al.Patient self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in primary care[J].J Am Med Assoc,2002,288(19):2469-2475.
[6]錢文茹,陳璐,錢滿勤,等.循證健康教育在癌癥疼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7(10):1183-1185.
[7]東文霞,李俊紅,劉長麗,等.惡性腫瘤患者疼痛控制不佳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11):1019-1020.
[8]李愛君,于海英.舒適護理在癌痛治療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下半月版,2008,5(12):12-14.
[9]鄧紅莉.180例晚期癌癥患者的心理需求[J].護理實踐與研究:上半月版,2010,7(1):93-94.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