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專家的意見,編制調查問卷,調查中職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現(xiàn)狀,總結中職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特點,為正確引導中職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及中職學校體育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中職學生 體育生活方式 現(xiàn)狀
我國職業(yè)教育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發(fā)展速度極快,規(guī)模不斷擴大,招生人數(shù)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學生進入職業(yè)學校學習。職業(yè)教育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生源數(shù)量增大但質量卻在不斷下降,尤其是中職學生的整體素質與同齡高中學生相比相差較大。中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達到這一目標,中職教育的難度在不斷增加。
中職教育研究者對中職學生素質低下的問題非常重視,許多職業(yè)教育的研究就是圍繞如何提高中職學生的素質而進行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為實現(xiàn)中職教育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研究主要是面向大學生和中學生,專門針對中職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研究較少。另外,對中職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研究應選擇適當?shù)难芯糠秶?,首先應以區(qū)域性研究為基礎,不同地區(qū)、不同教育環(huán)境下學生情況也存在差別。因此,立足本地區(qū)的區(qū)域性研究,對促進本地區(qū)中職學生建立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提高體質健康狀況具有指導意義。
一、研究內容
調查某市中職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現(xiàn)狀,總結某市中職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特點,為中職學校體育教育改革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二、研究方法
將某市中職學校按學校性質分為綜合類、技工類和衛(wèi)生類。每個類型的學校隨機抽取一所,共抽取三所學校。每所學校再按年級分為一年級、二年級,每個年級隨機抽取兩個班級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編制《中職學生體育生活方式調查問卷》,發(fā)放調查問卷,采用電子表格錄入調查數(shù)據(jù),根據(jù)統(tǒng)計學原理,運用統(tǒng)計軟件對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
三、研究結果
1.中職學生對體育生活方式的認知
不到半數(shù)的中職學生近期體質健康測驗的成績達到中等以上水平,還有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成績并不理想,顯示出中職學生體質狀況較差,但大多數(shù)學生自認為健康狀況較好。約半數(shù)的學生表示喜歡體育鍛煉,這是影響中職生形成體育生活方式的本源,但是男女生對體育感興趣的程度有差異,男生對體育鍛煉興趣較大,明顯高于女生。中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依次為健身要求和娛樂消遣、掌握運動技能、從眾心理、滿足好奇心、交往手段、學習知識、其他,其中健身要求和娛樂消遣、掌握運動技能占主導地位。
2.中職學生體育鍛煉的狀況
多數(shù)中職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這是導致學生體質較差的原因之一。男生鍛煉強度在中等以上,女生鍛煉強度較小。中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以學?;蛏鐖F組織、與朋友結伴的方式為主,但也有選擇自行鍛煉的,說明這部分學生具有單獨進行體育活動的能力,與選擇的體育項目也有一定的關系。參加體育活動的場所主要是校內場館,選擇校內免費場館與學生經(jīng)濟承擔能力和體育消費意識有關,另外,學生對校外場館環(huán)境較為陌生,也可能影響學生對活動場所的選擇,也有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學生選擇在校內部分收費場館進行鍛煉。中職學生在體育項目的選擇上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男生經(jīng)常參加的體育項目排在前三位的是籃球、足球和乒乓球,而女生經(jīng)常參加的體育項目是羽毛球、乒乓球和健美操。中職學生每學期的體育消費水平與全國平均體育消費水平有較大差距,主要是購買運動服裝和器材方面的體育消費水平較低。中職學生對學校場地器材的配備情況基本滿意,希望學校場地器材配備的改善主要集中在球類館、塑膠跑道、草皮足球場和器材健身房等方面,這與學生選擇的體育項目有關。影響中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原因依次為時間限制、場地器材缺乏、沒有同伴、沒有指導、其他。男生閑暇時間的主要活動依次為上網(wǎng)、學習、體育健身等;女生閑暇時間的主要活動依次為上網(wǎng),學習,與同學、朋友聚會等。中職學生閑暇時間主要用于上網(wǎng)、學習,男生選擇體育健身較多,女生選擇體育健身較少。
3.中職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認識
學生對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滿意的,但對體育教學的內容興趣較低,這可能會影響學生體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中職學生喜歡的教學模式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體驗、探索;喜歡的教學方法是師生互動型;喜歡的教學組織形式是個別化教學與練習;喜歡的評價方法是教師評定與學生自評相結合。
四、研究結論
第一,學生對自身健康狀況的評價過于樂觀,而實際體質狀況較差,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體育鍛煉強度及時間不足。
第二,學生對體育項目的選擇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這與男女生身心特點不同有關。學校是學生體育鍛煉的主要場所,學生體育消費水平普遍不高,體育健身意識不強。
第三,學生體育鍛煉受到時間的限制,主要是閑暇時間運用不合理,運動場地缺乏、沒有伙伴陪同和缺乏運動指導也影響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第四,學生對體育教學內容興趣不高,可能與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評價不夠完善有關。
五、討論
中職學生不健康、不全面、不客觀的自我評價有可能影響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意識的形成,從而影響中職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秶覍W生體質健康標準》是對不同年齡在校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評價的標準,學生進行體質測試是國家對在校學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生畢業(yè)的必備條件。積極貫徹落實該標準,可以使學生清楚自身體質狀況,了解健康程度,制訂可行的鍛煉計劃,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定期進行體質測試,并根據(jù)測試結果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還可以使學生逐步建立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
中職學生雖然對體育鍛煉有一定的興趣,有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但是不能堅持體育鍛煉,沒有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這一方面由于學生缺乏堅持體育鍛煉的意識,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時缺乏指導。目前,中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和強度,不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尤其是女生鍛煉的時間和強度都不理想,這與中職女生體質狀況較差直接相關。中職學生體育鍛煉以在校鍛煉為主,選擇的項目也是學校常組織的體育項目,這與中職住校學生較多、活動區(qū)域主要以學校為主有關。學校在促進學生形成體育習慣,進而逐步建立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職學校應重視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
中職學生體育消費以實物消費為主,體育勞務消費的水平較低。家庭經(jīng)濟收入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體育投入及體育消費觀,影響學生體育項目的選擇和體育層次的提高。在體育教育過程中,應該加強學生體育健身意識的培養(yǎng),滲透正確的體育消費觀,教會學生合理消費。
體育鍛煉時間主要應用閑暇時間,中職學生對閑暇時間的支配明顯不合理,直接影響體育生活方式的建立,必須引導學生合理利用閑暇時間,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
很多中職學校重視理論教學和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忽視體育教學,甚至壓縮體育教學時間,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更少。關于體育教育的研究提示我們,良好的體育教育對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進而建立體育生活方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體育教學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體質健康,成功的體育教育會使學生受益終生。中職學校體育教育應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選擇學生喜愛的體育教育模式,激勵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真正提高中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為社會輸送健康有用的人才。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衛(wèi)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