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是中職學校汽車類專業(yè)的一門特別重要的職業(yè)基礎課程。從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原有的教學內容缺乏對汽車專業(yè)的針對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已不適應現代中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需要。對于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課改教材的實施迫在眉睫,這就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課程的教學模式。本文針對傳統(tǒng)教育體系的不足以及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對新形勢下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課改教材在項目教學實施過程中進行探索。
關鍵詞:汽車類專業(yè);課改教材;項目實施;項目教學
根據中職教育的指導思想——“以職業(yè)崗位為課程目標,以職業(yè)標準為課程內容,以教學模塊為課程結構,以最新技術為課程視野,以職業(yè)能力為課程核心”,我們必須對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進行較大力度的教學改革。將傳統(tǒng)的學科知識體系通過設計典型項目重構,使學生能夠“以企業(yè)崗位需求為目標”“以汽車為載體”“以工作項目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引領”,學習并掌握相應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達到職業(yè)崗位的要求。本人通過近幾年在汽修類專業(yè)項目教學中對《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談幾點看法。
一、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教學場所的設立問題
傳統(tǒng)教學大多采用粉筆和黑板,把學生帶到實驗室學生聽起來看起來枯燥乏味,講課效率低下。同時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學校配備的實驗課程教學設備陳舊簡陋,配套數量較少,多個同學共用一臺設備,人數上也沒有進行小班化教學,導致實驗教學效果受到很大影響。
(二)教學實施問題
傳統(tǒng)教學方法,注重教師講授,學生聽課,信息傳遞是單向的。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存在,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對知識的需求程度。項目教學法不但重視知識的傳授,而且更重視知識的應用。項目教學法把學生作為教學中心,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作用,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活動是互動式的。
(三)任務目標不明確
傳統(tǒng)實訓課教學主要以書本基礎實驗為主,對于較復雜實驗往往被忽略。教師主要指導學生根據理論課所學的基本原理,按照教科書上有的操作步驟進行實驗,而不去考慮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學生有沒有興趣,沒有簡單電路做鋪墊學生掌握情況如何等問題。最后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積極性下降。
二、項目教學法的指導思想
項目教學法是指師生共同圍繞一個完整的項目而實施的教學活動,通過組織學生參與項目的開發(fā),由教師對項目分解并示范,然后由學生對該項目討論,協(xié)作學習,教學任務完全是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完成的,并最終以共同完成項目的情況來評價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
項目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將一個獨立的項目或任務交給學生去完成,即從資料的收集、方案的設計并實施直到任務的完成及之后的評價都由學生來做,教師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起引導、指導和輔導的作用,目的是通過項目的實施,讓學生了解和把握完成該項目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基本要求和實踐技能。
三、項目教學法的實施
(一)教學場所的設立
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的課程需要特定的教學場所,應當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和學習情境的要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盡量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在這個工作環(huán)境中,學生使用工具,通過與老師合作與溝通,完成一個具體的工作任務,取得特定的工作成果,并學習到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獲得必要的工作經驗。教學場所設施布置合理與否,對于學習過程、學習效果以及最終實現課程目標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根據實際情況,學校電工電子實訓室配備了亞龍YL-NT系列新型電工、電子綜合應用、創(chuàng)新實訓裝置。 例如:項目三帶二極管燈光電路連接與檢測中,先應用模塊完成對電路的搭接及測試,從而認知電路、了解電路、熟悉電路。同時配備外熱式電烙鐵、尖嘴鉗、鑷子、十字型螺釘旋具、一字型螺釘旋具、萬用表、焊錫絲,連接線、練習印制板、開關S、12V燈泡,普通二極管等分立元件,在元件的選取上要讓學生熟悉不同類型的元件,如本電路中的(FU)保險絲,有溫度保險絲、過流保險絲,有自恢復的、一次性的,有玻璃管的、陶瓷的,有插件的、貼片的,技術參數也是多種多樣的!電流從幾十毫安到幾十安的都有!而我們選取的是陶瓷材質的,耐壓為6A,讓學生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最終完成電路板的焊接以此熟悉電路元件及電路,并為考取維修電工證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施與評價
1.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的項目管理對象是學生,而且這個學生群體中有不同的學生個體,多樣性和可變性是這個群體的特點,首先需要針對學生做大量的宣傳教育工作,為教學方法從單一“傳授”法向師生、生生間“互動”法轉移做好準備。其次要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針對每一批學生都要做深入的調查研究,制定專門而詳細的項目教學計劃。例如:在第一次給學生上電子手工焊接課時,學生對此次的實習課題充滿了新奇感,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以生動的實例來啟發(fā)學生。首先以談話的方式提問學生:家里的電腦、電視是如何生產出來的?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技能訓練的內容產生興趣。此環(huán)節(jié)為準備階段,接著給大家展示往屆學生組裝的樣板,并通電演示。當所有的同學都沉浸在喜悅中時,緊接著講解焊接五步法:(1)準備,(2)加熱被焊件,(3)加焊料,(4)撤焊料,(5)撤烙鐵,同時強調焊接的重要性。再次,由于電子焊接的焊點小,整班學生難于全部觀察到,所以采用了分組圍觀,分批示范及組員間相互督促和學習的授課方式。即先示范操作全過程,隨后緩慢地示范焊接的每一個動作,且邊講邊示范。并提醒學生注意,大部分電子元器件的焊接時間一般不宜超過3秒。此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讓他們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同時每桌配以一塊樣板,將自己的焊點與樣板對比,可提高自我分析和評價的能力。在整個過程中及時巡回指導,給予糾正。
2.教學的實施與評價
實訓課上,小班化教學的學生人數在25人左右,完成項目后的檢查工作繁重又費時。比如電子實訓中單元電路的焊接與調試,突發(fā)問題隨處都可遇到,要處理解決,如果再加上人為不注意和不按規(guī)范操作,就會大大增加老師檢查的工作量。如果提前將一些操作注意事項清楚明了地標示在教材中,可以減少一些麻煩。這就需要在教材編寫的時候,老師們根據上課積累的經驗,將出問題最多、容易出問題的關鍵點列于注意事項中,也便于學生們在進行自我檢查和互查中提前發(fā)現和糾正。
課堂上學生完成實訓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如何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如在本教材中加入工作頁能及時對學生進行考評,讓每一步的評判有依據有標準,才能真正讓學生動起來。
如表(1)所示,其中“自我評價”為學生每完成一項對應評分,“小組評價”為組長檢查打分,“教師評價”為最終得分。
(三)項目教學任務目標明確
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是一種很好的激發(fā)學習興趣的方法。實訓時可以把大目標化為小目標,做一次練習(實訓),一次就能做好,可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為實現大目標積累信心。
本課的教學中盡力以實際生活作為切入點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課的第一次上課我并不急于把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在教室里做了一個與本課程相關的電路:手電筒電路。這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簡單電路,但學生并沒有安裝過。當電路接通,燈泡發(fā)光的瞬間,教室里的氣氛頓時變得熱烈。接著我針對教學要求讓學生完成家用電燈線路連接;學生把兩個電路做了相互的比較之后才恍然大悟,“原來學習電路并不難,”一個原本對學習并沒有興趣的學生說?接下來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里,通過模塊完成了電路的連接,并通電試驗成功。這樣學生就自覺的去學習元器件的知識及焊接方法。在后來的學習中我發(fā)現這位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完全改觀了,變得愿意學了也會去思考一些問題。比如, 在課堂上他會提出日光燈單管電路怎么連接,日光燈雙管電路怎么連接等等。這樣既掌握了本書知識也拓寬了電工電子知識的學習。
四、結束語
在項目教學中,為了減少電子元器件的損耗,應該建立電子元件重復利用機制。如在每學期學生做項目時,開始項目時就把元件發(fā)給學生,要求一般項目焊接元件時不要剪短元件管腳,一個開發(fā)項目板完成多個項目后,期末開展抽查考核,通過后學生所做的實訓板交回實訓中心,下一級學生還可以重復利用這一實訓板上面的電子元件做實訓項目,從而減少每期耗材的使用量,節(jié)約實訓費用。
根據中職教育的指導思想,我們對“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場所、教學方法、考核評價體系和項目任務的設計進行了探索,積累了一些實踐經驗,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今后仍需不斷地進行學習、實踐和總結。
參考文獻:
[1]石偉平.我國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與思路[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1).
[2]趙丹丹,趙志群.我國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綜述[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