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推崇出新,中職語文教學中常常會采用故事教學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用講故事的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的人生哲理來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诖耍疚闹饕獙χ新氄Z文故事教學法的有效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職語文;故事教學法;應用方法;
故事教學的定義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完成語文教學的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簡言之,就是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故事性的內(nèi)容,利用故事中蘊含的哲理來教育學生,或者是整節(jié)課就是以故事的形式來呈現(xiàn),能讓每一位學生都靜下心來認真聆聽,這種教學方法的好處是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從而達到教育學生思想境界的提高和升華。
一、故事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實行課堂互動教學
目前,中職教育的學生語文基礎還是相對偏低,許多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還不是很高,因為學生們普遍認為中職教育應該以學習技能技術為目的,語文學習只是一個放松心情的課程,用處不大。正是學生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下,使得語文課堂十分混亂,許多語文教師也是毫無辦法。但是如果語文教師能夠想出一個好的辦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參與到了語文學習之中。因此,故事教學就是巧妙的利用學生對故事的興趣,能把學生吸引到故事中去,同時在講故事期間能很好的做好與學生的互動,故事結束后能讓同學踴躍發(fā)言談一下自己聽了這個故事后的感想,這樣就不知不覺的達到的語文教學的目的,學生們也很樂意接受。
2.增強學生自信,使其乘風破浪,重踏征程
中職學生之所以能來上這個學校,主要還是由于他們中考的落榜和家境的貧困等一系列原因導致,因此學生的心理上往往缺乏自信,很多學生都不敢面對困難,在挫折面前往往只知道退卻,沒有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在這個時候,語文教師就是他們最好的朋友,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名人成長成才的故事或者是窮人脫貧致富的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斗志,讓他們能正視困難,增強自行,在困難中跌倒了能勇敢的爬起來,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改變現(xiàn)狀,讓父母過上富貴的生活。
3.端正學生態(tài)度,改掉缺點,樹立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
中職學生大多數(shù)都來自農(nóng)村貧困家庭,他們的身上都經(jīng)歷過一些傷心的事情,再加上中考的失敗對他們的打擊,因此好多學生都沒有一個人生長遠的奮斗目標,整天只是無所事事,能混一天是一天。很多學生來到這個學校也是在父母的要求下被迫進來的,因此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都不能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缺點和不足。語文教師在這種局勢下,要科學的利用語文教學的特點,在進行故事教學的過程中,要多為學生講述一些名人通過自身的努力最終走向成功的案例,并要向學生滲透“條條大路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的終點只有一個,而起點卻有很多”等觀念,讓學生在故事中能夠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和不足,能夠勇敢的站起來,決心改掉自己的壞習慣,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樹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并為自己的目標不懈奮斗下去。
4.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喚醒其頑強拼搏的意志
中職學生心理上往往存在一種自卑感,認為自己的人生很失敗,自己一無是處,沒有頑強拼搏的精神意志。語文教師在進行故事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學會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存在的潛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斗志,讓他們相信自己,從而提高學習興趣。例如:講一些08年汶川地震,災區(qū)人民不怕困難,拼命救人,重建家園的故事;奧運會中運動健兒,不怕苦不怕累,最終獲得奧運金牌的故事,利用這些故事告訴他們一個道理:每個人身上的潛能都是無限的,只有在最重要的時候才能將自身的潛能釋放出來,頑強拼搏下去。
5.結合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編寫故事
在開展故事教學法時,老師應該提供給學生一定的發(fā)揮空間以及表現(xiàn)機會。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挖掘出學生的寫作潛力,還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講解完一個故事之后,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結合所學內(nèi)容編寫相應的故事。從另一個層面上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同時也可以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增長了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生把自己所編寫的故事與同學進行分享,有效地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又提升了學生的智力。
二、中職語文應用故事教學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貼近中職學生的心理和認知水平
在中職院校中實施故事教學時,首先要了解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理年齡和認知水平,在開展故事性教學時,選取的故事還要貼近生活實際,貼近教材,更重要的是要貼近學生的心理年齡,所講的故事不能脫離生活,脫離教材,這樣就不能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這與采用故事教學方法的初衷是完全背離的,就不能達到教育育人的結果。
2.保證故事語言通俗易懂
故事性教學還要把握故事語言內(nèi)容的通俗性,語文教師應該合理選擇故事素材,在為學生講解過程中,對于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要盡量用自己的觀點加以陳述,達到通俗易懂的目的,這樣就能最大可能的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yǎng),從某種程度上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故事需要集合語文教材知識
在進行故事教學時,對于那些哲理性比較深奧的故事,教師在講解時要學會簡化故事內(nèi)容,并加入語文教材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因為實行故事性教學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所以科學的融入一些課本上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這就要求教師要敢于創(chuàng)新,不能一味按照傳統(tǒng)教學觀念,只是不假思索的為學生進行講解。只有教師能積極把課本上學習的知識融入到的故事之中,學生才能更好的去吸收,才能起到語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中職語文故事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方法
1. 課前導入新課,啟迪心靈,激發(fā)興趣
“偉大領袖毛主席說過”,語文教師在上課前引用毛主席的一句名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就是故事教學的特別之處。教師在課前靈活應用一些名人名言來導入新課,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故事產(chǎn)生好奇心,這樣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自然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到故事中去,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能置身于故事情節(jié)之中,從而對故事產(chǎn)生深層的認識和理解。對于年齡稍微大一點的學生,教師在利用名言引入新課的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會讓學生感到厭煩而喪失對故事的好奇心理,所以引言要簡潔明了,開門見山。
2.授課中學會交流,提神醒腦,提高效率
一些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都很注重學生的理解,所以在自己進行全身心的講課時,如果發(fā)現(xiàn)臺下的學生都是心不在焉的停課,他就會提問一個問題,讓學生來回答。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是能讓學生心不在焉的狀態(tài)一下子緊張起來,讓學生能重新回歸到課堂學習中去;二是通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狀況,老師能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這樣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授課結束,談論感想,課外拓展
為了加強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程度,教師在授課接受之后,應該鼓勵學生談一下自己聽了故事之后的感受,讓他們能將自己的感想表達出來,這樣老師就會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還能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另外,教師應該為學生講解一些課外拓展性的知識,能很好的聯(lián)系到課外,可以為學生推薦幾本感興趣的書籍,讓學生在課外繼續(xù)進行學習,真正的實現(xiàn)自主探究式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養(yǎng)成一個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質。
4.根據(jù)教材中的案例來講授,就地取材
古人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書是人們了解世界的大門。所以,在進行中職語文故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注重教材,首先要將語文教材中典型的故事講給學生們聽,這樣學生不僅能從教材故事中學到許多人生的哲理,還能從書上典型故事的詞句之間認識到國學文化的魅力。教師要積極結合教材內(nèi)容,將教材中優(yōu)秀的資源為自己所用,從而達到得心應手的效果。
5.就課程所包含的人物和事件合理利用
在我們學過的每篇語文課文中幾乎每篇都有相應的作者,而且其中涉及到作者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所以,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做到廣泛閱讀,多從課外學習一些語文知識,充實自己的語文知識儲備。在備課的時候,要學會取舍,那就是要將自己在課外中看到的典型故事向學生進行講解,主要還是選取一些課本上出現(xiàn)過的作者的感人事跡進行呈現(xiàn),在為學生講解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引入到這個故事中去,例如:“前面課本里我們學習了少年閏土的故事,今天老師在為你們講一個魯迅先生不一樣的故事”,這樣就巧妙的將課本中作者的故事很好的融入進去,讓學生對魯迅加深了理解。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們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合理選材,當學生在疲憊不堪的情況下,可以選取一些慷慨激昂的故事,讓學生從睡夢中覺醒,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鼓舞學習士氣。
6.利用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育手段,營造故事情境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課堂都實行多媒體教學模式,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故事性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境。例如:可以提前做好教學課件,在課件中插入一些圖片、音樂或者一段視頻,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這些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為教學課堂來營造一個故事情境,這樣學生們才能更加有興趣認真聆聽故事的整個過程,才能在故事中感受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故事中折射出來的人生哲理。語文教學的核心是體現(xiàn)語言文字的表達性,所以,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己去編寫故事情節(jié)和為學生講解故事,鍛煉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能力,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將自己從故事中學到的人生哲理在實際生活中能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
四、結語
故事教學法的主要目的還是借用講故事的形式來體現(xiàn)出語文教學的主要思想,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起到核心作用,教師首先應該科學合理的選取故事素材,內(nèi)容積極向上;其次要做到教與學的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與學生進行交流;最后要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勇于挑戰(zhàn),積極探索的精神。中職語文故事教學法還處于一個探索階段,因此還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探索,讓故事教學法很好的發(fā)展下去。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林高明.經(jīng)典教學法50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王海瀾.故事教學的不同目的及方式的比較研究[J].當代學前教育,2008,(05).
[3]鄒旋.中職語文拓展模塊課堂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0,(15).
[4]楊曉偉.故事教學在中職語文課堂中的運用研究[J].課外語文,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