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寫作占很大的比例,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初次接觸作文,由段到篇,是個轉(zhuǎn)折點,這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很多,學生的閱讀水平不夠理想;寫作水平也欠佳,相信這也是許多語文教師遇到的棘手問題,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yīng)從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下面略作探討,以拋磚引玉。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 興趣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學生只要對寫作有了一定的興趣,才會主動,積極的完成寫作,這樣才能更快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選擇新穎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恰當?shù)慕虒W手段讓學生愛上寫作,讓學生幸福地,愉快地,樂而不倦的去寫作,教師可以挑選一些優(yōu)美的文字,讓學生細細品味文字的魅力,這樣學生很容易被吸引,也渴望能寫出這優(yōu)美的文字,教師可以向?qū)W生展示某些個人簡介,告訴學生,個人簡介也需要一定的寫作能力,通過這樣的例子告訴學生,寫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這樣學生就會很感興趣地支學習寫作。
二、拓展學生閱讀視野,積累好詞好句
作文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厚的知識,是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nèi)容豐富,新穎別致的好作文來,閱讀是一種智力活動,也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復雜的高級的心理活動,是人們學習、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閱讀訓練有助于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為一個語文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讀書筆記指的是人們在閱讀書報時所作的一些文字記錄。寫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要做好課內(nèi)課文的讀書筆記,但這還遠遠不夠,還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并作好讀書筆記。具體的方法在閱讀時摘錄書中的優(yōu)美詞語,妙語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復吟誦,只有經(jīng)過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就會涌向筆端。學生在廣泛閱讀中,從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詩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藝術(shù)精位,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匯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過閱讀,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思維活躍了,再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活動,激發(fā)寫作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xiàn),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diào)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如開展課前讀報活動,讓學生到講臺宣讀自己的優(yōu)秀習作,或是宣讀從作文選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斷等等,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為了表現(xiàn)自己,在課外時間他們就會趣味盎然地尋找或?qū)懗鲎约簼M意的習作。又如開展作文競賽活動,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競賽中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長,因而多數(shù)人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工作一般比沒有比賽的情況下好得多。小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好勝心強,開展競賽活動,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xiàn)機會。這樣不但可以調(diào)節(jié)以往習作所形成的氛圍,激發(fā)學生“我要寫”的興趣,還可以大面積地提高習作的質(zhì)量。
我們還可以用導語激趣,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等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培養(yǎng)寫作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是指導學生作文邁向成功的基點。
四、引導學生多觀察,多積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農(nóng)村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為學生作文提供了鮮活而豐富的素材,且學生又對新事、奇事和趣事有一睹為快的沖動,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并指導他們有目的地觀察生活,只要留心,身邊事事皆可入文。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觀察與感受,逐步培養(yǎng)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有著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肚子有墨水,學生寫起來也會得心應(yīng)手,下筆如有神,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作文。如習作《我的家鄉(xiāng)》,我首先讓學生收集各方面與家鄉(xiāng)有關(guān)的信息,深入群眾,了解家鄉(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風土人情、家鄉(xiāng)特色等。再讓他們在課堂上口頭講述,相互訂證后,學生便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素材進行語言整理成文。再如去觀察某個人,比如我的同桌、我的教師、媽媽等,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教師可以把握時機在課堂上公開鼓勵和表揚進步大的學生,這樣一來,逐漸使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在玩與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增加了對寫作的熱愛。這樣學生寫出的作文就不會千篇一律,而是趣味橫生,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和鄉(xiāng)村情趣。這樣一來,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愉快。
五、練說真話,練寫真情實感
作文說的就是真人真事,寫的就是真情實感,但平時學生在寫作文中,有時為了完成任務(wù)胡編亂造,或抄襲他人,或無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學生的一紙謊言。在學生的筆下同學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師都是抱病工作的,鄰居都是樂于助人的,家鄉(xiāng)都是美麗富饒的。內(nèi)容千編一律的,缺少新意,有時甚至給學生下個評語也很難,但就是覺得不對勁。對此我在指導學生習作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在練中要養(yǎng)成說真話,寫真事的習慣,這跟培養(yǎng)學生踏踏實實做人至關(guān)重要。
如何引導他們寫出真情實感的習作呢?在具體教學中,首先對于寫“真”的作文,給予高分鼓勵,肯定表揚。對于不說真話,不寫真事的正確引導他們意識到說假話,寫假事是錯誤的。其次引導學生拓展題材,在生活、在回憶中找真。這樣可使一個平常題目延伸到生活的每個角落,使學生驚嘆題意的廣泛,在生活、回憶中選取印象最深的一件真事來寫,這就可免去無米下鍋之苦和抄襲杜撰之弊。第三、創(chuàng)設(shè)自由表達的空間,讓學生在交流中,細細品味,體驗真情實感。學生一旦有機會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他們能盡情地流暢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如寫“難忘的一件事”,可以從“為什么難忘”入手,引導學生回憶童年到少年,從校內(nèi)到校外。說說生活中曾經(jīng)有過的“有趣的、有意義的、受教訓的、后悔的、令人傷心的、令人高興的、令人氣憤的、打擊最大的”一件事。說出了真話,再讓學生動筆就不會空話、客套話一大堆了。
總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wù),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興趣出發(fā),尋找其與寫作之間的契合點,立足于學生生活,學習和思想實際,扎實備課,科學指導,認真評政,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發(fā)展空間,想寫什么寫什么,讓學生感到寫作就如生活一樣平常,自然,使學生由“厭”寫轉(zhuǎn)變?yōu)椤皹贰睂?,由被動變主動,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呂彩鳳.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劍南文學:經(jīng)典閱讀,2012,12(11):26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