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應試教育的夾縫中,在浮躁的社會環(huán)境里,于各種“快餐文化”的充斥下,筆者嘗試大手牽小手領著學生共讀被人稱為“打死也讀不進去的書”——《三國演義》原著。從選書到發(fā)動家長,再到課堂共讀方式多樣化,師生一步步艱難走來,歷時十六周零兩天,終于把古典名著的“東風”喚回,也成就了一個個“小三國迷”。
關鍵詞:原著; 共讀; 感受; 文本與影視結合; 史足跡
中圖分類號:G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43(2015)12-036-2
當前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他們在課外閱讀上還存在不少誤區(qū):偏食,獵奇,求速。時下,“快餐文化”盛行,越來越多人依賴網(wǎng)絡,受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孩子們很難靜下心來讀紙質(zhì)書,尤其是經(jīng)典名篇。一次,筆者偶然在一篇文章里讀到“被網(wǎng)友評出的打死也讀不進去的十本書”中我國古典四大名著赫然入列,身為一線語文老師,我無比驚訝。長此以往的短平快閱讀方式,將使他們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力一直處于稚嫩狀態(tài)。
驚訝過后,仔細想:也在情理之中,在孩童時代得不到好好引導,長大后就很難潛心細讀精思。職業(yè)的使命感,讓我覺得應該有所行動才不愧為人師。
一、心動不如行動,選擇版本
那我就先挑戰(zhàn)《三國演義》吧,在家委會的幫助下,我們著手選好同一版本(統(tǒng)一版本便于指導閱讀)的《三國演義》。當學生手捧原著,翻看著通篇的古白話一籌莫展時,我知道考驗我的時候到了。我先從大家熟悉的原來全班背誦過的楊慎所作的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遍_始,邀請全體學生一起在配樂中誦讀,接著欣賞由明星演繹該詞作的演唱視頻。
觀完視頻,進入正題了,我要求學生端坐看著老師放慢語速背誦第一回第一段的前幾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遂分為三國?!蔽以捯魟偮?,從孩子們專注的眼神看出,他們有讀下去的欲望了。這時,我布置他們帶著任務閱讀:第一,畫出描寫劉、關、張外貌的語句;第二,請把“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這一歇后語批注在相應的位置;第三,圈畫出介紹劉、關、張各自兵器的語段。第四,畫出汝南書生許劭評價曹操的話“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贝蟀牍?jié)課后,依據(jù)所列的問題交流,適時點撥,幫助學生理解“面如重棗”(關羽的膚色如重陽節(jié)的棗);學生通過換算(一尺相當于24厘米)還了解劉、關、張、曹操等人的大約身高,這樣一下子感性了許多,拉近了與書中人物的距離,初步喚起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二、邁出艱難一步,家長相助
這還不夠,因為在課堂上只讀了第一回,當天回家要讀第二回,我發(fā)動家長與孩子在家一起讀,遇到不會的字,一起請教“無聲老師”,力求讀懂并有親子閱讀交流。第二天回校再與同學、老師做簡單交流??梢哉f,這第一步是我和家長硬拽著孩子走的。有幾位家長寫了親子共讀《三國演義》的感受,特別值得回味。
三、文本影視結合,精彩再現(xiàn)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原著文本,我采用了文本與影視結合的方法。首先下載了1995年版的《三國演義》連續(xù)劇,依據(jù)我們的閱讀進度適當選擇一些經(jīng)典片段在班級播放。如讀到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時,我讓學生找“劉備種菜”“曹操談起‘望梅止渴’”“曹、劉在后園論天下英雄之際,曹操對因唯恐兄長有閃失而擅自入內(nèi)的關、張二人笑喻為‘二樊噲’”等細節(jié),對故事有了初步了解,然后播放連續(xù)劇第14集“煮酒論英雄”,要求學生觀看、比較加深理解。
記得可圈可點的一次是在閱讀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臺孔明三氣周公瑾”時,我請了一位朗讀較流暢的同學大聲朗讀本家兄弟與外姓將軍射箭爭奪錦袍的片段,與此同時,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出來板書,女生拿紅粉筆代表穿紅袍的曹氏宗族,只要本家兄弟出一將,女生代表就把他的名字板書在左邊(依次是:曹休、曹洪、夏侯淵);男生拿綠粉筆代表外姓將軍,只要聽到外姓將軍出列射一箭,男生代表就把相應的射手的名字寫在右邊(依次是:文聘、張郃、徐晃),當讀到“徐晃睜眉怒目”,“許褚切齒咬牙”時,學生興趣盎然,如身臨其境一般,教師借機引導:曹操在特殊的情形下與外姓將軍一樣穿綠袍而不與本家兄弟一起著紅錦,吸引更多有才華的人來到他的身邊,這也是他愛才的表現(xiàn)之一呀;從“便教諸將盡都上臺,各賜蜀錦一匹”可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卻已有皇帝之實。至此,再播放奪錦袍的影視片段,學生歡呼雀躍,在影片中,再次領略到曹操手下人才濟濟,勇將如云。
類似這樣的文本與影視結合還有很多,如:“千里走單騎”“舌戰(zhàn)群儒”“割須棄袍”等故事的影視片段都呈現(xiàn)給學生,觀后趁熱打鐵,讓他們比較影視與文本的異同,令人振奮的是:有的孩子會說書中的語言精妙,電視無法精準、詳細地全方位展現(xiàn)出來,所以看原著更有味道。
四、尋找歷史足跡,拉近時空
我這個“大三國迷”為了尋找歷史足跡,拉近時空距離,曾利用暑假去過曹操發(fā)跡之地——許昌,拍了很多照片。當學生讀到“過五關,斬六將”時,我要求他們邊讀邊標注,過了哪五關?斬了哪六將?等學生匯報交流過后,我就獎勵他們欣賞“始出五關”神勇牌坊、“曹丞相拜送關公”“關羽挑袍”等場景或雕塑的照片。學生看到老師在照片里頭,倍感親切,覺得一下子走進了歷史,我趁機指點他們爭取假期和爸爸媽媽去相關的地方做有準備的旅游并嘗試做旅游攻略。欣賞過照片,我還會補充講關羽徹夜讀《春秋》,保護兩位嫂嫂,不越雷池半步的典故,彰顯關羽的人格魅力,令曹操對他更加欽佩,此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助學生理解關羽的“義絕”。
五、鞏固閱讀成果,講練相融
讀開了,我們就沒有停過,堅持一天一回,每天擠時間共讀,逢周末就布置回家讀兩到三回,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交流中,我感覺到有的同學讀懂了,有的同學似懂非懂,這是正常的,只要在人群中就存在個體差異,為了鞏固孩子們的閱讀成果,增強閱讀興趣,我出了好幾份題目,例如:找出劉備哭的相關語句,驗證“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歇后語。“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在那一章節(jié)體現(xiàn)出來?請分別說出表現(xiàn)關羽忠、義、勇、謀、傲的五件事情?!吧鄳?zhàn)群儒”是指哪幾儒……可喜的是,他們還會回去考考家長,家長們自豪地夸贊一個個“小三國迷”,使得孩子們頗有成就感。
更可喜的是,孩子們深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重要性,放假了,紛紛纏著家長們領著要學范老師一樣做旅游攻略,然后去尋找“三國”的歷史足跡?;貋硪院髮懥艘黄錆M三國味道的游記,在班里一一交流,再次掀起“三國”熱潮。
師生共讀的美好時光縈繞心頭,付出的努力喚回了古典名著之“東風”。以后還要繼續(xù)領著他們讀其它經(jīng)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