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紅樓夢》誕生以來,關于黛玉和寶釵的評論常常各執(zhí)一端?!都t樓夢》中寶釵和黛玉是如影隨形的,林黛玉在第三回中進了榮國府,薛寶釵后腳就跟來了。由于“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的偈語始終在矛盾與沖突中激蕩著讀者的心弦,再因中國古代文人好以娥眉自況,所以,為了品評這兩個人物的高下,不僅時常引起爭論,甚至還發(fā)生過“遂相齟齬,幾揮老拳”的趣事。但總體上來說,贊譽黛玉者要遠遠多于褒揚寶釵者。那么,溫良端莊、雍容大方的寶釵為何會招致許多人的不快甚至痛恨呢?通過對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的閱讀,我們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此回中,寫的是芒種這天,寶釵出門去尋別的姊妹:
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十分有趣。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只見那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穿花度柳,將欲過河去了。倒引的寶釵躡手躡腳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嬌喘細細。
寶釵的出場是非常美感的。一方面,是一雙忽起忽落、穿花度柳的“玉色蝴蝶”,一方面,是香汗淋漓,嬌喘細細撲蝶的寶釵。美女與蝴蝶是或分或合,蝴蝶與美女時行時歇,其情其境十分惹人憐愛,給了讀者極強的視覺享受。
就這么一路追蝶,寶釵來到了滴翠亭邊,聽到亭里有人嘁嘁喳喳說話,也許是出于好奇吧,她“便煞住腳往里細聽”,于是就發(fā)生了下面的故事,讓讀者看到了寶釵的另一面。
滴翠亭中,寶玉房里的小丫頭紅玉正在跟墜兒說著與賈蕓相干的事。賈蕓是寶玉的本家侄兒,因在府中行走做事,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與紅玉對上了眼。其中那些糾葛不清的事兒這里就不再絮叨了??傊?,紅玉知道談的這些話是見不得光的,于是她就多了個心眼,準備把窗隔子推開繼續(xù)說話。正在偷聽的寶釵聽見這話心中自然吃驚。面臨如此窘境,寶釵又將如何呢?讀者且看寶釵的手段:
(寶釵)想道:“如今便趕著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豹q未想完,只聽“咯吱”一聲,寶釵便故意放重了腳步,笑著叫道:“顰兒,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說,一面故意往前趕。
此處只有短短的90個字,可作者卻用其生花妙筆將寶釵的心理、神態(tài)、行動以及語言等描繪得余韻裊裊,意味無窮。先析其心理:在最短的時間里能想到“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并成功脫身,足見寶釵心智之敏捷。二觀其神態(tài):在如此緊急情況下猶能“笑”得出來,足見其城府之深。三察其行動:“故意放重了腳步”是為了發(fā)出聲響,引人注意;“故意往前趕”是為了引發(fā)錯覺,誤導別人,讓兩個小丫頭以為她是一直在趕路的。兩個“故意”,足可見寶釵心機之縝密。四品其語言:“顰兒,我看你往那里藏!”這句話實在是太精彩了,也太歹毒了!莫小看這么簡單的一句話,此中實有一石三鳥之效。一者表明自己是在追人,是剛剛跑到這里的;二者含蓄交代自己追的是“顰兒”,即林黛玉;三者暗示“顰兒”剛才就“藏”在附近,至于在干什么,就請你自己猜想吧。言者有心,聽者有意。那亭內的紅玉、墜兒聽得寶釵如此一叫,偷聽者是誰自然有了明確答案。仔細一品味,你是否會贊嘆寶釵的機變與手段?是否會感慨于其栽贓陷害、嫁禍于人的陰險?
另外,上至賈母,下至仆婦丫頭,她都處處留心窺察,對大家的喜好與厭惡都了如指掌。如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制燈迷賈政悲讖語》中,賈母自見寶釵來了喜她穩(wěn)重平和,親自拿出錢來讓鳳姐給寶釵過生日?!皩氣O深知賈母年老人,喜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食,便總依賈母往日素喜者說了出來。賈母更加歡悅?!薄俺粤孙堻c戲時,賈母一定先叫寶釵點。寶釵推讓一遍,無法,只得點了一折《西游記》。賈母自是歡喜?!贝笥^園里除鳳姐、李紈外,寶釵和其他人都是同齡人,又有誰像她一樣有如此的用心呢?
寶釵有兩句著名的《詠柳》詩:“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边@位心比天高的女子費盡心思想實現(xiàn)自己“上青云”的人生理想——哪怕是踩在別人的身上。她是聰明的,心機是深藏不露的,率性正直的黛玉如何會是她的對手呢?
(江蘇省阜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