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nèi)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從培養(yǎng)學生表達的自信心入手,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及恰當?shù)闹笇?,使學生初步學會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并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因為年齡、學習水平等原因,難以在課堂上表達自己心里想的內(nèi)容,有些學生的表達結結巴巴,有些學生甚至不敢舉手表達,更有些學生對教師的提問,闡述的觀點語無倫次、破綻百出。那么,如何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呢?
壯膽:低吟表達“高八度”
讓學生大膽說,是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前提。學生在公共場合往往不敢說話,怕萬一說錯,老師批評,同學嘲笑。特別是性格內(nèi)向的女生以及處于變聲期的男生,他們往往在大庭廣眾之下“出不得場”,最怕回答老師的提問,即使回答問題聲音也如蜜蜂“嗡嗡”響。為了消除說話的膽怯心理,教師要給學生壯膽,讓孩子們低吟的表達“高八度”。
一次公開課上,當筆者提出請同學們讀一段句子時,一位膽小的女生猶豫再三,終于舉起了右手。筆者微笑著請她朗讀。她站了起來,但過于緊張,聲音低得只有她自己聽見。她紅著臉望著筆者,筆者走到她身邊,撫摸著她的肩膀鼓勵說:“別緊張,深吸一口氣,再來一遍好嗎?老師相信你能讀好?!边@名學生感激地回望了我一眼。通過努力,她終于大聲完成了朗讀,班級里響起了掌聲?!氨鶅鋈撸且蝗罩?。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說話習慣,多給學生壯膽,加以引導,給予鼓勵。久而久之,學生們便能夠在課堂上拋卻低吟,聲音“高八度”了。
示范:語言變得“流暢”“生動”
新課標提出:學生學會表達的有關技能,要說普通話,力求發(fā)言準確,吐字清晰,運用恰當?shù)恼Z調,注意句子停頓,控制說話速度,使表達的語調、語脈、語流、語速等自然合度,大方得體。因此,學生要學會表達首先要過語音關,然后抓住內(nèi)容,表達才能有頭有尾,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還要注意說話時姿態(tài)自然,大方得體,語調抑揚頓挫。
在教學《莫高窟》這篇課文時,筆者反復誦讀,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讓學生有美的享受。學生通過潛移默化,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再有筆者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文章結構等方面的知識,還注重搜集文中的美妙語言來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并通過完整固定的句式引導學生反復表達。教師用形象的語言來豐富學生的語言,逐步達到清楚、簡練、優(yōu)美,讓學生喜歡聽、學得會,使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讓學生結巴的語言變“流暢”。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語文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表達訓練,要求學生能夠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達內(nèi)容力求具體生動。學生的表達可塑性很強,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搭建學生展示的平臺,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在語文課上,利用語文教材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語文教材的作用,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多種形式的表達訓練活動,為孩子提供語言交流及展示的機會。比如,可以利用課文中的空白,讓孩子補充或想象,讓單調的表達“生動”。在教學《莫高窟》一文中介紹飛天的姿態(tài)千姿百態(tài),變化萬千,讓孩子利用課文中的省略號,展開想象,用“有的……有的……還有的……”來交流,然后展示填補課文中的空白。另外,教師可以利用課文內(nèi)容,找適宜孩子交流的話題,引導孩子有主題、有順序、有邏輯地說出自己的觀點。給孩子一個展現(xiàn)自我、張揚個性的舞臺。
尋根:錯誤的表達“轉正”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成效的學習時刻?!卞e誤是正確的先導,錯誤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學生犯錯的過程應看作是一種嘗試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一般來說,學生的錯誤通常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要糾正學生的錯誤,必須摸清其錯誤源頭,然后對“癥”下藥,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如有些明顯的表達錯誤,教師可拎出來反問學生:“同意嗎?”提醒學生注意錯誤。還有些錯誤的背后有豐富的潛臺詞,這時教師可加以追問,如“為什么?”“你怎么會這樣想呢?”等,或許就能輕而易舉地讓學生認識到錯誤。
特級教師賈志敏讓學生給生字“尊”組詞時,一名學生說:“遵守的尊”。學生們頓時哄堂大笑,賈老師微笑地說:“他并沒有錯,他還沒把話說完呢!是遵守的遵,去掉……”這名學生頓時領悟:“去掉走之?!本瓦@樣,學生找回了自尊與自信,維系了學生學語文的興趣,也激發(fā)全班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把學生的錯誤轉換了一個角度,使學生說出了正確的答案,而且還為自己的正確而開心。
表達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手段,是學生思維的結晶,是學生對文本深度理解的詮釋,同時也是學生思想交流的載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以“壯膽”提高學生的表達興趣,以教師示范、同伴評價、點撥引領不斷提升學生表達的能力,讓苦澀的表達告別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鎮(zhèn)馬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