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有很多留守兒童,他們跟老人一起生活。老人只注重幼兒的溫飽,忽視與幼兒交流,不能真正了解幼兒。因此要真正地了解幼兒,教育幼兒,教師就必須經(jīng)常與孩子進行溝通。幼兒園開展的晨間談話,為農(nóng)村孩子提供了與教師和同伴交流的機會。
晨間談話的主題
在生活中尋找話題 陶行知曾說:“生活即教育?!鄙钪械膬?nèi)容博大無比,是動態(tài)的,因生活變化而變化,因而也是全面的。
筆者所在的幼兒園地處農(nóng)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老師經(jīng)常帶幼兒到校園外郊游。一次秋季郊游,孩子們看見飛落的葉子興奮極了,一邊唱著歌曲《落葉》,一邊撿起落葉。強強好奇地問筆者:“老師,為什么有的樹葉子會變黃,往下掉,而有的樹葉子還綠著,不往下掉呢?”孩子們都生活在農(nóng)村,每天都看見樹葉,但并不了解樹的種類。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當天的晨間談話中老師就抓住“秋天的樹”這個話題和幼兒談?wù)?。老師為孩子們放了有關(guān)樹的錄像資料,使孩子們了解了“樹有常綠樹和落葉樹”……
在教學活動中尋找話題 一是觀察表達類話題。圍繞一幅圖畫邊觀察邊描述。如:看圖說一句話。這也是農(nóng)村幼兒需要重視的一種口語訓(xùn)練,它能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二是表達感受類話題。聽完一個故事后表達自己的感受。如:老師講《大灰狼和小白兔》故事,到大灰狼要吃小白兔時,老師請小朋友展開討論:能不能讓大灰狼吃掉小兔子?花花說:“小兔子太可憐了!”涵涵說:“如果小兔子被吃了,兔媽媽在家會著急的!”元元說:“小兔子被吃了,兔媽媽該哭了!”果果說:“我們要保護小動物!”三是述說見聞類話題。說說自己耳聞目睹的事情。如:帶幼兒外出參觀、郊游。孩子們都愛談?wù)摽匆娏耸裁?,聽到了什么?為了滿足幼兒想說的欲望,幼兒園給孩子創(chuàng)設(shè)了輕松愉快的語言環(huán)境。四是認識類話題。圍繞認識一樣事物進行的談話活動。如:“我的小手”談話活動。先引導(dǎo)幼兒集體談?wù)摗靶∈帧?。然后請幾名能力較強的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鼓勵他們大膽地講自己的想法,再用提問的方式拓展談話范圍:“你們喜歡自己的小手嗎?”“為什么喜歡小手?”并學習說短句:“我的小手真有用,它是我的好朋友。”
晨間談話的形式
晨間談話可以是集體談話,也可以是個別談話。
集體談話 這種談話主要是根據(jù)幼兒園的教育計劃進行的。它是給農(nóng)村孩子提供一次口語表達的機會,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根據(jù)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和閱歷,有計劃地制定出談話的內(nèi)容。另外,也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機會。如針對小班孩子的特點,第一階段月談話內(nèi)容為:你喜歡上幼兒園嗎?早上吃的什么早飯……主要圍繞孩子設(shè)計。第二階段:你會刷牙洗臉嗎?你會排隊做操嗎?你會上課聽講嗎……主要圍繞孩子的習慣設(shè)計。第三階段:你的爸爸媽媽在哪兒工作;你的好朋友是誰?你喜歡的玩具是什么……主要圍繞孩子周圍熟悉的事物設(shè)計。這樣話題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引導(dǎo)孩子學會表達。
個別談話 每個幼兒各有特點,針對幼兒的個別差異對幼兒進行談話就是個別談話。個別談話是要有情感地交流。農(nóng)村的孩子,有很多和爺爺奶奶生活,爺爺奶奶的過度呵護和溺愛,使他們有很強的戀親情結(jié)和依賴心理,老師要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使其感到集體的溫暖,愿意過集體生活。如:小班一名叫軍軍的孩子,奶奶每天送他來時,一路上高高興興,可當奶奶要走時,他就不樂意地拉著奶奶的手不讓奶奶回家。最后,都是奶奶找個機會“溜走”。通過觀察,再通過與他奶奶的交流,老師發(fā)現(xiàn)軍軍不會主動與幼兒交流,所以有較強的戀親情結(jié)。于是,奶奶又來送他時,老師主動迎上去,拉著他的小手,親切地說:“軍軍身上多干凈,和老師親親。”聽到老師夸獎,軍軍開始高興起來了。于是,老師又指了指在操場上玩球的幾個孩子說:“軍軍,他們都在玩球,你愿意去嗎?你敢讓他們帶你玩球嗎?”軍軍想了想,跑過去說了幾句話,只聽見他喊:“奶奶,你放學來接我!”這以后,軍軍不但跟小朋友們熟了,和老師也親近了。
個別談話還要有目的地交流。一是疏導(dǎo)類的。比如,在一次晨檢中,老師發(fā)現(xiàn)妞妞見到老師沒有打招呼一溜煙就跑過去了,也不跟小朋友說話。仔細一看,原來她穿了一件別人的舊衣服。妞妞的爸爸是個殘疾人,媽媽是外地人,家庭收入少,平時都是親戚朋友幫襯,今天穿了舊衣服,一定是怕其他小朋友嘲笑她。于是,老師把她叫來,對她說:“妞妞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別人給的舊衣服,只要洗得干干凈凈,一樣能穿??矗@件衣服妞妞穿著挺漂亮的?!蓖ㄟ^個別談話,孩子消除了自卑心理,又蹦蹦跳跳地和其他小朋友一塊做游戲了。二是教育類的。農(nóng)村有的孩子自控能力差,他們的過激行為有時會影響集體活動。針對這種類型的孩子,老師注意觀察他們地行為,并抓住時機適時地給予提示。如:一名叫剛剛的小朋友,在一次繪畫時,用筆把小朋友的畫涂壞了。老師對他說:“這樣做不好。你看,那個小朋友多傷心呀,如果,別人把你的畫弄壞了,你高興嗎?老師相信,你以后再也不會了,對嗎?”老師的態(tài)度很嚴肅,但語氣中充滿愛和期望,說完后還和剛剛勾勾小指,以表示對他的信任。
晨間談話可以提高農(nóng)村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拓展農(nóng)村幼兒的視野。在簡短的晨間談話中,讓所有的幼兒都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真正促使幼兒全面、和諧地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機關(guān)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