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學中由于幼兒的心理特征,經常會出現(xiàn)答非所問的情況。解決幼兒園教學中答非所問的現(xiàn)象,就要注意提問的方式與問題的難度,從幼兒認知能力出發(fā),做到問題的明確性、直接性和簡單性。
關鍵詞:幼兒教學;傾聽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5)25-0044-02
幼兒園的教學主要是以游戲形式為主,但在大班也有一些簡單的教學任務,比如,簡單的數字計算、認字和兒歌學習等。幼兒教學主要是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提問是幼兒園組織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但在教學和提問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幼兒在回答問題時,經常答非所問,教師問的是紅的還是黃的,幼兒能回答是大還是小,有時候弄得教師哭笑不得,幼兒也會時常哄堂大笑。例如,有一次在比重量的教學中,教師對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進行重量舉例后,問幼兒,小魚和大象那個重呢。有一個小朋友馬上站起來說,妖怪重。學生聽了大笑不止,老師也哭笑不得。
一、幼兒課堂中“答非所問”的成因
幼兒教學屬于趣味性的啟蒙教學,并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學只是簡單地幫助幼兒認識一些感興趣的事物和現(xiàn)象,可這些事物和現(xiàn)象,我們看來簡單,對于幼兒來說卻都是新的認識。所以,有時候許多幼兒的回答都和教師的問題不沾邊,是答非所問。為什么幼兒教學中會經常出現(xiàn)答非所問的現(xiàn)象呢,這里面既有幼兒心理發(fā)育不成熟,課堂教學中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也與教師所提的問題,提問的方式有很大的關系。
(一)幼兒心理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
在心理學中,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注意力的程度直接決定學習的效果。幼兒心理學證明:“3~4歲小班幼兒的注意力只能集中3~5分鐘,3~4歲的中班幼兒只能集中10分鐘左右,4~6歲的大班幼兒能集中10~15分鐘?!庇捎谟變盒睦戆l(fā)展還不成熟,幼兒的注意力較低,上課時就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也就不能判斷老師提問的指向,許多學生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亂說一通。對于幼兒來說,這是很正常的。
(二)老師提問的問題缺乏明確的指向性,學生很難直接回答
例如,關于重量的問題,學生頭腦中根本沒有重量的概念,他也不知道什么是重量,也就不知道誰比誰重,重多少,才出現(xiàn)妖怪重的回答。有些教師設計的問題脫離幼兒了的生活經驗和實際水平,超過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判斷力等,這些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幼兒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出現(xiàn)了答非所問的現(xiàn)象。
二、幼兒教學中“答非所問”的解決策略
幼兒在教學中答非所問,從主觀上看是幼兒心理不成熟,隨著年齡的增長,智力的發(fā)展,這些都不會成為問題。但從客觀上看,教師在教學中存在提問缺乏技巧,提的問題難度過大,問題沒有明確的指向性,幼兒不知道回答什么,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要解決幼兒教學中答非所問的問題,一方面要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另一方面,老師要提高教學水平,學會提問的教學技巧。
巧妙的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正確回答問題的主要教學技術,在幼兒學習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能力和生活實際,提出符合他們學習能力的問題,是解決答非所問的關鍵。提問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合理科學的提問才能激勵幼兒專注于聽講、思考和內部心理活動。
(一)提問要目的明確、有效
提問應指向明確,能引起幼兒的思考、探究。幫助幼兒把握重點,拓展思維,從而達成教育目標。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能力、教學活動中的提問一定要明確,讓幼兒知道老師在問什么,必要的時候對提出的問題可以重復幾次,讓他們聽清楚,想明白。如,在小班語言活動《小松鼠摘果子》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邊演示課件邊提問,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尋找答案:(1)畫面中有幾個小松鼠呢?(2)大象是怎么樣來摘果子的?(3)小松鼠摘了幾個果子呢?(4)你們能算出他們一共摘了多少果子嗎?讓幼兒對著畫面去看、去數,一般就不會說錯了。
(二)提問內容要緊扣幼兒生活經驗
生活經驗是幼兒學習的基礎,沒有生活經驗,幼兒就不會有感性認識,也就沒有辦法去認識新的現(xiàn)象和事物。幼兒教學和提問必須緊密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實際,從已有知識出發(fā),所提問題應是幼兒通過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推導、運算能夠回答的問題,而不是超出幼兒實際水平,使得幼兒無法回答的。否則會讓幼兒產生消極畏難情緒,這樣的提問不利于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不能激發(fā)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實際效果。
(三)提問要簡單明確
幼兒的認知能力很低,教師提的問題一定要明確。一般問是什么就可以,不要再去問為什么,怎么辦。千萬不要提問過于復雜和難度較大的問題。幼兒不會回答的問題,他們又不知道正確答案時,就會答非所問。教師應該將自己的問題簡單化,通俗一點,淺顯一點,有的問題可以重復提問。
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意對孩子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也要注意孩子的年齡特點,語言發(fā)展的階段,注意自己的提問的語言表達。教師的提問方式、方法和語言的使用都很重要,怎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經過幼兒自己的思考后,就能準確地判斷和回答問題了,也只有經過思考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