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jié)少不了把酒言歡,社交應酬也免不了推杯換盞,而對于一些嗜酒者,無節(jié)制飲酒已成為常事,甚至不喝就會心慌、手抖,戒不掉的“癮”給身心帶來了極大痛苦。
正常喝酒與酒依賴的差別在哪兒?
用最通俗的說法來講,正常飲酒可以想喝就喝,不想喝就不喝,但是一旦形成酒依賴,即使想停止飲酒也是停不下來的。酒依賴是長期、大量飲酒后形成的心理、生理上的反應,一方面是患者的心里對酒念念不忘,形成一種“心癮”,另一方面是停止飲酒后,身體會非常不舒服,出現了“戒斷反應”,或者叫“軀體依賴”,比如心慌、手抖、出汗、血壓增高、心率增快、震顫等,只有再次飲酒才能夠得以平息。
醫(yī)生診斷酒依賴時,戒斷反應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標,輕度的酒依賴表現為停酒后心里不舒服,想酒,有一點點震顫,而比較嚴重的酒依賴則會出現粗大震顫,大汗淋漓等戒斷反應,甚至誘發(fā)意識不清、分不清東西南北、不認親人的“震顫譫妄”狀態(tài)。還有一項就是耐受性增加,比如飲酒量從最開始喝1兩白酒,逐漸升級到要喝2兩、3兩才能夠滿足,或者酒的度數增加,原來只喝啤酒等低度酒,發(fā)展為必須喝白酒等高度酒。
酒依賴背后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人們常說“借酒澆愁”,酒依賴的患者往往存在比較消極的負性情緒,而飲
酒可以短時間地讓他們心情暢快,減輕焦慮,以至于每次情緒低落都會通過飲酒來暫時解決問題,這就形成了一種“正強化”,即強化飲酒帶來的好的體驗,使飲酒成為應對負性情緒的固定模式。另外還有一種“負強化”的行為反應,患者出現戒斷反應時,飲酒可以暫時緩解痛苦,為了防止身體不舒服,不得不持續(xù)飲酒。
作為戒酒者該如何擺脫酒依賴?
建議戒酒者先停酒,看一看自己的身體是否不舒服,如果發(fā)現有戒斷反應,可以到精神科門診咨詢醫(yī)生,遵醫(yī)囑服用安定類的藥物?;颊呙恐苤辽賮磲t(yī)院門診一次,方便醫(yī)生觀察病情,及時減藥。病情嚴重的要選擇住院,在醫(yī)院里一般會采取封閉治療,急性期會馬上給患者停酒,服用藥物進行替代脫癮治療等。
作為戒酒者的家屬,首先要理解酒依賴是一種很難治療的“腦病”,應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把負性情緒宣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