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dāng)前,從靈芝中提取粗多糖的方法有很多種,本文就從乙醇沉淀多糖的稀堿溶液提取法(稀堿法1)、沸水提取法、加酸乙醇沉淀多糖的稀堿溶液提取法(稀堿法2)以及行標(biāo)法這四種靈芝粗多糖的提取方法進行分析,計算最后的得率,從而尋找最科學(xué)的粗多糖提取方法,以期為行業(yè)中粗多糖的提取方法提供一些參考。
關(guān)鍵詞:靈芝 粗多糖提取 得率
中圖分類號:S567.31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336(2015)06-0000-00
研究靈芝中粗多糖的主要手段就是對提取的粗多糖的得率進行測定,這也是反映靈芝中粗多糖含量多少的一個重要指,下面就對靈芝中粗多糖四種提取方法的得率進行分析。
1靈芝粗多糖的提取方法
1.1沸水提取法
將1g靈芝超細粉末,加入50ml的離心管中,在其中加入25ml雙蒸餾水,是靈芝超細粉末能夠充分的浸泡,然后放置在沸水浴中2h,離心后收集上清,待其沉淀后,再加入25ml雙蒸餾水,放置在沸水浴中1h,離心后收集上清,將兩次得到的上清溶液混合,用雙蒸餾水將其定容到50ml,從中取出1ml,加入5ml無水的乙醇,搖勻后放置在4℃的環(huán)境中12h,待其取出后以4000r/min的速度離心后收集沉淀,用少量的無水乙醇重新使沉淀懸浮,然后洗滌沉淀2次,最后自然風(fēng)干,加入5ml雙蒸餾水將沉淀溶解,就得到了等待檢測的粗多糖溶液。
1.2行標(biāo)法
將0.5g—1g靈芝超細粉末加入到50ml的離心管中,用5ml水浸泡,再緩慢加入20ml無水乙醇,搖勻,是其充分混合,然后放置在超聲提取器中,待超聲提取30min后,以4000r/min的速度離心10min,去掉上清。用10ml乙醇溶液將剩下的沉淀物洗滌、離心。用水將其轉(zhuǎn)入到圓底燒瓶,加入50ml蒸餾水,裝上冷凝管,放入沸水浴中提取2h,待冷卻到室溫后,過濾,將上清液再轉(zhuǎn)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洗滌殘渣2—3次,最后將洗滌液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此溶液就是等待檢測的粗多糖溶液。
1.3稀堿法1
還是稱取1g靈芝超細粉末將其加入20ml離心管中,然后加入25ml 0.5mol/L的碳酸氫鈉溶液對靈芝粉末進行浸泡,然后放在50℃使得水浴中1h,離心后收集上清,將沉淀再用25ml 0.5mol/L的碳酸氫鈉溶液懸浮,放在50℃的水浴中1h,離心后收集上清,將兩次得到的上清進行混合,用0.5mol/L的碳酸氫鈉溶液定容到50ml。然后后面的操作跟沸水提取法就一樣了。
1.4稀堿法2
操作方法基本與第三種類似,只是在最后,用無水乙醇沉淀的時候,向混合液中加入0.5mol/L的鹽酸并將pH控制在6.0—6.5,之內(nèi),后面的方法就跟稀堿提取法一樣了。
2對粗多糖的測定
2.1測定
測定粗多糖的主要方法就是運用硫酸——苯酚法進行顯色反應(yīng)來進行測定。將上面實驗得到的粗多糖待測溶液取出0.5ml,然后在里面加入3.5ml的濃硫酸和0.75ml 5%的苯酚溶液,搖勻后用雙蒸餾水定容到5ml,靜止,待溶液冷卻到室溫后,再用雙蒸餾水其進行調(diào)零,在
488nm下吸收光值,進而換算呈得率,計算的公式為:
得率=(C×V)÷M×100%
其中:C——提取溶液中出多糖的濃度;V——提取溶液的總體積;M——提取所用的領(lǐng)子的實體質(zhì)量。
2.2影響
堿性鹽溶液跟無水乙醇混合時會產(chǎn)生沉淀,而粗多糖也會與無水乙醇產(chǎn)生沉淀。為了使結(jié)果更加的準(zhǔn)確,避免堿性鹽溶液對顯色反應(yīng)造成干擾,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來檢驗:1:取1ml 0.5mol/L的碳酸氫鈉溶液,在其中加入5ml無水乙醇,離心后收集沉淀,再用5ml雙蒸餾水將沉淀溶解,用硫酸——苯酚進行顯色反應(yīng)。2:直接用0.5ml 0.5mol/L的碳酸氫鈉溶液進行顯色反應(yīng)。通過以上兩種方法的檢測,記錄的影響結(jié)果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出,碳酸氫鈉堿性溶液對硫酸——苯酚的顯色反應(yīng)確實存在影響,在吸收的光波長相同的情況下,這個影響在0.1個吸光值以內(nèi),由此可見,以0.5mol/L碳酸氫鈉溶液提取的粗多糖的得率比實際情況會稍微偏大。
3分析結(jié)果
通過上述實驗,我們可以得出靈芝中粗多糖得率測定結(jié)果,如下圖:
從上圖中可以很直觀的看出,靈芝中粗多糖的提取方法中,采用稀堿提取法的得率最高,基本上接近2%了,而沸水提取法的得率最低,其余兩種提取法中的得率基本相近,介于稀堿提取法和沸水提取法之間。
4稀堿法1可行性的驗證
從上述可知,稀堿法1在四種方法中粗多糖的得率最高,那么在靈芝的其他品種中是不是也是一樣呢?為了驗證它的可行性,運用上述實驗方法,對靈芝的不同品種又進行了實驗,得出不同的得率,如下圖:
其中GI—16、GI—20、GI—H、GI—YW、Gap—1均為靈芝的不同品種,從圖形可以看出,GI—H的得率比較高,GI—20得率相對來說要少一點,說明運用稀堿法1對靈芝進行粗多糖的提取,還可以知道不同品種粗多糖含量的差異性,可以運用在靈芝不同品種中對粗多糖提取的研究。
5結(jié)語
通過實驗得知,沸水法的粗多糖得率并不是很高但是簡單;行標(biāo)法能夠獲得比較完整的多糖類物質(zhì)但是步驟復(fù)雜;稀堿法1的得率比較高,但其中很可能也含得有降解的多糖,所以每個方法都有其優(yōu)點和缺點,所以在,實際情況中,還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
收稿日期:2015-03-18
作者簡介:劉佳寧(1968—),女,江蘇南京人,工程師,本科,目前在江蘇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從事檢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