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典
《工匠精神:締造偉大傳奇的重要力量》,(美)亞力克·福奇著,陳勁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
在互聯(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成為中國年輕一代人口中的熱詞的今天,“創(chuàng)客”(maker)和“工匠”(tinkerer)也成為熱門概念。工匠精神經歷了衰微,在新時代工匠的身上煥發(fā)出生機。
作者從富蘭克林開始,講述了工匠精神在美國如何從萌芽走向愛迪生時代的高峰,如何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陷入低谷,又如何憑借新一代工匠得到復興。作者認為,百年來,工匠精神如同一臺不知休止的發(fā)動機,引領著美國成為“創(chuàng)新者的國度”。迅猛增長的經濟正在使中國從一個充滿實干家的國家,轉變?yōu)橐粋€充滿消費者和投機者的國家,這需要各行各業(yè)的工匠用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和全新的技術和方法來改進。
《拷問法國大革命》,(法)雅克·索雷著,王晨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3月
雅克·索雷,巴黎皮埃爾·芒戴斯·弗朗士大學近代史榮休教授。著作另有《十八世紀美洲和歐洲的革命》《筆戰(zhàn)者貝勒》《西方近代史上的愛情》等。
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一直被禁錮在完全相反的兩種固化的解釋中——完全的贊美或徹底的憎惡。但法國政治生活的變化以及大量學者的工作為這段歷史帶來了新的視角。著名近代史專家索雷展現(xiàn)了這些新穎的觀點及其引發(fā)的爭議。他洗清了覆蓋于大革命之上的意識形態(tài)塵垢,讓那些激動人心的事件以本來面目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提供了一個很有見地的概覽。
知識與情趣
《簡化:政府的未來》,(美)卡斯·桑斯坦著,陳麗芳譯,中信出版社2015年2月
卡斯·桑斯坦曾任職于美國司法部、美國國會司法委員會和馬薩諸塞州法院,目前擔任奧巴馬政府信息與規(guī)制事務辦公室主任,負責對美國現(xiàn)行監(jiān)察政策進行績效評價及對擬制定的規(guī)制提案進行成本和收益的系統(tǒng)評估。他所涉獵的領域包括政策管理、憲法、環(huán)境法、經濟法、行為經濟學等,并在上述領域均取得優(yōu)異的成就。
美國政府已在簡化政府職能方面做出了非常顯著的成績,而作者本人在這方面也起到了制定政策及推動的關鍵作用。在桑斯坦看來,政府不僅要助推、幫助民眾作出最佳決策,同時也要盡量簡化——包括減少無用規(guī)制的頒布,實行智能化管理,取締失效及無效的政策,提高管理效率。
《安逸時代的終結:關于奧地利未來的七點論綱》,(奧地利)漢內斯·安德羅施著,晏揚譯,商務印書館2014年11月
漢內斯·安德羅施,1938年4月出生于維也納。1976年至1981年任奧地利副總理。1979年任經合組織公使。1980年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臨時委員會主席。著有《奧地利: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匯率掌控和經濟危機》等。
作者經歷過“二戰(zhàn)”、冷戰(zhàn)以及歐洲一體化與本輪經濟全球化進程,對奧地利問題有著旁人難以企及的洞察。他在本書中對奧地利的國民性、歐洲認同與國家意識的關系、民粹主義的影響、數字時代的變化等做了討論,還附有綱領性方案、對策性設想。本書可視為安德羅施對持續(xù)改革的綱領性呼吁。
《啟蒙時代(上):現(xiàn)代異教精神的興起》,(美)彼得·蓋伊著,劉北成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
彼得·蓋伊,德裔美國史學家,耶魯大學榮休教授。1923年生于柏林,后移民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并曾在此任教。蓋伊著作等身,研究主題廣泛,涉及啟蒙運動、中產階級等諸多社會文化史領域。其早期重要作品《啟蒙時代》,在文化史研究領域具有典范意義。此書曾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18世紀的啟蒙運動標志著現(xiàn)代的開端,于其時,對科學方法、理性以及進步的信仰支配了整個西方世界。進入20世紀,啟蒙運動則受到了苛刻批評。蓋伊先后花費了六七年時間撰寫《啟蒙時代》,運用極豐富的史料,呈現(xiàn)整個啟蒙運動的面貌,對啟蒙運動的成就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