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升華
摘要:電作為一種能量已在各種行業(yè)得以充分的應用,收到世人的青睞。但如果管理不善,嚴重浪費電能,對大家都是不利的。
關鍵詞:電能管理;思路創(chuàng)新;增效挖潛
我們惠生重工有限公司是一所船舶機械制造企業(yè),應當說全年日均用電量十分可觀,這說明企業(yè)前景還是看好的。但也必須考慮,麻木使用電能,不注意以科學的手段去調控電能的使用,對企業(yè)發(fā)展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筆者在企業(yè)屬于一般電能使用方面的技術人員,即使一般也要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從事自己的事務管理。在平時的管理中,筆者力求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創(chuàng)新電能管理需著力思考所需機械的電能需求
也許有人會這樣去說,作為一般的企業(yè)員工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即可。對于筆者只要保證自己所管理的區(qū)域不出任何紕漏就應該引以為榮,用不著去考慮那些所謂的“肉食者謀之”的事情。再之我們的工資是定額的,耗電的多少對于我們而言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而且就是我們能夠拿出一個什么方案,作為企業(yè)老板還能夠看得上眼嗎?竊以為事實并非就是這樣,作為我們企業(yè)員工,還是應當要從企業(yè)的宏觀上去考慮所需電能需求的,而且要把握住相關車間部門的電能需求,更要更需把握住整個企業(yè)電能方面的內部運行需求。尤其是企業(yè)內部電能控制的孰重孰輕作為一名電能管理人員更需要去了如指掌。我們惠生重工有限公司在船舶機械制造上,所需要的電能比起一般的企業(yè)要大得多。這就需要我們去創(chuàng)新電能方面的管理,首先需要思考的是電能需求,怎樣的機械需要多大的負荷之電能,可以通過怎樣的技術改造去降低電能需求,又不減少效益。對此,在平時的電力管理和相關需要改造的過程中,作為一名比較具體的實施者,都力求從理論數據到具體的運行需求進行一些研究,把握具體的需求數據,尤其注意在具體的運行中進行數據分析。其次需要思考的是自身地位,應當說筆者僅是一名極為普通的電器管理者,但自己總這樣去思考,企業(yè)的興榮與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必須站在一定的高度,才可以達成“一覽眾山小”的效果。
2.創(chuàng)新電能管理需著力思考所用設備的耗能情形
現在的企業(yè)已絕不是過去的那種叮叮當當的人工型的企業(yè),隨著現代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降臨,企業(yè)的發(fā)展已經是完全或者就是完美意義上的機械化或者就是電氣化和信息化,無論怎樣的“化”,都應當離不開電所帶來的能量。作為我們惠生重工有限公司這樣一所船舶機械制造企業(yè),機械之類型是豐富多彩的,各種類型的機械所需要的電能也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如果不去比較理想地掌握住所用設備的耗能情形,對企業(yè)的發(fā)展將會有著比較大的影響,這影響可以說是潛在的,是大家所不可耳聞目睹的;如果不去比較理想地通過掌握所用設備的耗能情形,那創(chuàng)新電能管理也只能是妄為一談,只能對企業(yè)的發(fā)展產生諸多的負面影響。所以,對筆者而言,自身的工作就不僅僅在管電的運行,更在從一定意義上思考自身所管區(qū)域內設備的耗能情形。由此,便掌握到多種設備的耗能資料,在掌握到多種設備耗能資料的基礎上,想方設法去提高設備使用電能所能創(chuàng)造的效果,進而從一定角度去提高單位電能的利用效果。譬如,所在區(qū)域內的某些機械,假如能夠挖掘操作人員的節(jié)能潛能,通過他們的智慧和毅力去降低機械所需電能是完全有可能的。對此,筆者的做法是,把自己看著是機械操作員工的服務者和合作者,經常與他們去促膝談心,探究降低耗能的技巧,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耗能。
3.創(chuàng)新電能管理需著力思考所按電路的節(jié)能效果
我們惠生重工有限公司這樣一所在一個所在區(qū)域具有充分影響的船舶機械制造企業(yè)其電路的安裝和安排都是經過專家所反復論證的,應當說其運行態(tài)勢是良好的,也完全可以說在電能的利用和節(jié)能效果上都是無可挑剔的。但事實也并非就是完全這樣,不談完全意義上的浪費,就談節(jié)能也還是完全大有潛力可挖的,這就要看我們去不去挖這樣的潛力。如果我們想著去挖,如果我們想方設法著去挖,如果盡其全力去挖,那節(jié)能的空間還可以說是相當大的。譬如曾有人撰文指出柴電機組的多機并聯運行,對我們很有啟發(fā),它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降低電能消耗的效果,這樣的多機并聯運行對我們也極具借鑒作用。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筆者比較關注并研究的是所管區(qū)域的電路安裝現狀,并嘗試進行一些電路方面的改造和改進,當然在具體的改進中也經歷過一定的失敗,所好對企業(yè)的生產未曾造成任何意義上的影響。這也更加增進我在通過創(chuàng)新實現電路優(yōu)化增加電能使用效果的信心和決心,因為我堅信: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沿著崎嶇的山路而奮力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在頂峰上欣賞到無限的風光。因此,筆者所經常去踐行的是把所管區(qū)域內的線路安裝進行比較理性的思考,并進行一些比較意義上的模仿安裝,可以改裝的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進行改裝,尤其對已經改裝的線路進行探討,總結出得失,探討出更新的方案,用之于其他方面電路的改進。
參考文獻:
[1]黃倫坤.船泊電站及其自動裝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2]楊冠城.電力系統(tǒng)自動裝置原理.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9.
[3]趙國光.船舶動力裝置自動化.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