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幼兒教育要立足于幼兒的現實生活,將生活教育理念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教師要在此思想指導下,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設計,更新教育教學行為,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成長的新天地。
關鍵詞:幼兒園;興趣;創(chuàng)新;兒童文化;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8-0071-01
幼兒教育離不開生活的土壤,需要有興趣與愛好的參與。幼兒教育要立足于幼兒的現實生活,將生活教育理念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教師要在此思想指導下,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設計,更新教育教學行為,給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成長的天地。
一、“牽手”現實生活,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設計
教育活動要和幼兒的生活經驗“親密牽手”,只要是符合幼兒心理需求的、也是他們頗感興趣的,或是幼兒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問題,都可以納入到教育活動中來。教師要格外重視幼兒的經驗,要通過課內外的一切活動把幼兒的學習跟其現實生活融合在一起,貫通在一起。教師選擇與設計的活動若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在活動中就會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掀起情感的波瀾,就會產生探索與發(fā)現的熱情,并去嘗試,進而接收與建構新的認知。
首先,教師要將自然界的現象或變化,作為有價值的教育內容納入活動設計之中。幼兒總是用一雙好奇的眼睛打量著這個多彩的世界,感受著無窮的變化。比如,活潑的水變成了硬硬的冰、各種形狀的種子冒出了嫩嫩的綠芽、拖著長尾巴的小蝌蚪變成會跳躍的青蛙……這些現象和變化都能引導孩子們去探究、發(fā)現,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積累相關經驗,理解其中的奧妙。又如,冬天,當天空飄起雪花的時候,筆者就會把操場當作課堂,帶著孩子們一起賞雪、玩雪、畫雪、贊雪,讓孩子們跟小雪花這個舞動著的精靈一起度過一段美妙的時光。當孩子們來到露天課堂,跟可愛的小雪花融入在一起的時候,操場上就灑下了他們的歡聲笑語。回到教室,筆者則要求孩子們拿出自己的繪畫本和彩筆,開始構思和創(chuàng)作。他們用自己稚嫩而又富有想象力的筆觸描繪了美麗的小雪花和他們在雪地里玩耍的情景?!爱嬔边@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結束之后,筆者又要求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畫出的圖畫來贊美雪花,以此來實現體驗的分享。筆者抓住下雪這一契機,把雪花作為幼兒認識活動的一個內容,并通過精心設計與安排,引導學生去身臨其境地體驗。通過看、畫、說來開展實踐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習慣,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其次,幼兒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或社會生活的變化也都可以作為教育活動的素材,進入教師的視野。如筆者觀察到孩子們之間有時存在爭搶玩具的現象,就設計了“學會謙讓不爭搶”的主題教育活動,以教育幼兒懂得友好相處、愉快游戲的規(guī)矩,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根據個別幼兒攀折花木、破壞環(huán)境的現象,筆者設計了“別讓花兒再流淚”的主題教育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只要善于動腦,就會發(fā)現生活中的教育素材;只要善于設計,活動就會開展得有聲有色。事實證明,在各種主題教育中幼兒的情緒是高漲的,他們收獲著不同的經驗,思想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能力在不知不覺間得以提升。
二、瞄準“兒童文化”,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設計
“兒童文化”所涉及的內容較為寬泛,其中深受幼兒喜愛的是世界各國的經典童話、寓言故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童謠、兒歌。這些都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它們可以給幼兒帶來快樂、思考和啟迪,給他們的成長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所以,教師要引導幼兒從小親近這些經典,跟它們建立起深厚感情。如在語言實踐課上,筆者經常帶領孩子們一起朗誦詩歌,引導孩子們觀察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風、花、雪、雨,練習創(chuàng)作詩歌。堅持給孩子們誦讀經典童話、寓言,要求孩子們用心傾聽、欣賞,然后說說自己從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有時也以故事會的形式,讓孩子們講一講自己在彩色繪本中或在電視上看到過的故事。根據孩子們的表現,筆者適時地予以物質上或榮譽上的獎勵,如送一朵漂亮的小紅花或“故事大王”的稱號。比如《西游記》《寶蓮燈》《哪吒》等經典動畫片中,富有鮮明特點的英雄人物,成為學生羨慕、學習的偶像。筆者常常在語言活動課上以這些動畫片為話題,讓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情節(jié),說說自己喜歡的人物。每當他們談起自己看過的動畫片,總是興致勃勃、津津樂道。所以,教師應當把一些具有時代色彩的經典的動畫片作為教育素材,設計出有新意的主題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促進他們的成長。
三、順應思維特點,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設計
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兒年齡不同,心理特征及認知特點也存在差距。因此,教師設計的活動要順應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認識經驗,來科學地選擇活動內容,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設計。比如,組織幼兒開展“玩水”活動,針對處于直覺思維階段的小班學生,只能是僅僅局限于“玩”,通過“玩”了解水可以流動、透明、有冷有熱等特點。而針對中班的幼兒,開展“玩水”活動,則不能僅僅停留于“玩”這個層面,而要適當提高點活動品位,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水的“溶解”“沉浮”等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水的性質。中班幼兒想象力處于迅速發(fā)展的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生活經驗也在不斷增加。因此,活動內容的設計可以更豐富一些、深刻一些。而面對抽象思維開始萌芽的大班學生,則可引導他們探究水的“溫度”“三態(tài)變化”,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發(fā)現能力,讓他們在探究中體驗成功。
參考文獻:
[1]陳曉芳.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策略及案例評析[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劉占蘭.幼兒園的保教質量是入園率的意義前提[J].學前教育研究,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