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平
(福州市臺江第三中心小學,福建 福州 350004)
片段教學是展示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一個斷面,即執(zhí)教者通過完成指定的教學任務,來表現(xiàn)自己的教學思想、能力和基本功。一般應用于職稱評聘、教學技能競賽、新師招考、教師調干等活動中。對于片斷教學的時間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有時是10 分鐘,有時是15 分鐘。在時間限定的情況下,常常出現(xiàn)教學內容與授課時間分配不當?shù)默F(xiàn)象,導致教學戛然而止,給人虎頭蛇尾的感覺。這要求進行片段教學設計之時,教師應該認真設計過程和結語,注重教學目標和過程的相對完整。因此,應精心設計結語,精妙的結語設計,會給人“言雖盡而意無窮”之感,讓人回味無窮,如幽遠的古鐘聲,余音裊裊,不絕地在聽者的心中回響。[1]
“總結”一詞是指人們對前一階段或某個方面的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jīng)驗和教訓,引出規(guī)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的一種應用文體。用“總結法結語”,恰恰可以提升片斷教學的完整性。在片段教學中,使用“總結法結語”是比較常見的,也是一種比較容易實現(xiàn)的結課方式,對整個片斷教學的內容做一個總結,在教學內容的疏理中讓人清晰明了,容易給人留下一種干練、清楚的印象。在結課之時,教師常常會問,Class,today have learned——于是學生會總結出:some new words,some new sentences.這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學習內容,會引發(fā)學生思考,以提高總結、歸納出本課知識目標的能力。但教學目標會呈三維性(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若能將本課的三維目標問題化,即把本節(jié)課的目標設計成問題,讓學生來總結回答,那么當問題解決之時,也就是學生達標之時了。如,閩教版第八冊shopping 一課,課文進入總結結語階段時,教師問:What time can we say this sentence:Can I help you?這個問題本身就包含了知識目標(學生會聽、說、讀、寫句子:Can I help you?)和過程目的(能夠自己舉例說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答道:當遇到盲人過街時,會說:Can I help you?當同學有困難時,會說:Can I help you?等等。此時學生為自己能為他人提供幫助,而情緒高昂,于是本節(jié)課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目標就有了落腳點,小學英語課程標準要求的“提高小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也得到了貫徹落實。
通常片段教學的時間定為10-15 分鐘之間,這就給教師以一定的彈性。教師在片段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有時間意識。如上例中,15 分鐘時間耗盡,評委已叫停,還堅持把Summary 講完,這是不對的,而同時也切忌講完Summary 還剩許多時間,可以再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誦讀、對話或游戲。變?yōu)閹洼o學生進行小結,那就更加精彩。這對于無外力相助的考核、競賽型片斷教學,是一劑良方。
首尾呼應原指頭和尾相互接應,常用于形容作戰(zhàn)相互接應,也形容詩文結構嚴謹。在片段教學中如果能實現(xiàn)首尾呼應,則能更好地實現(xiàn)片斷教學的完整性、藝術性。片段教學的結語環(huán)節(jié),在形式上居于課的末端,與導入環(huán)節(jié)相距甚遠,但實際上是片段教學中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前面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可分割。教學是一種智慧,若能巧妙、有效的應用首尾呼應法,定能讓聽者感受到執(zhí)教者設計的獨具匠心并對執(zhí)教者的教學藝術產(chǎn)生敬佩、贊賞等積極的情感體驗。以閩教版四年級上,Unit 3 Numbers and Animals 為例:在片斷教學的導入部分,教師采取了歌曲導入的方法,學生唱Old Macdonald Had a Farm.而在結語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將原句:And on his farm,he had a cat.中的cat 改成本課所學新詞horse/sheep/cow 等,將新詞唱出來,內化新知,并加上惟妙惟肖的象聲詞和動作。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智慧不是別的,而是一種組織得很好的知識體系。”這樣的設計,使教學的結構更為緊湊,情景感更為強烈,使整個片斷教學更具有完整性、藝術性。
需要指出的是,執(zhí)教者不可片面為了追求首尾呼應法而忽視教學目標,要堅持教學目標貫穿始末。既然是片斷教學,顧名思義,只是一個課時或一篇課文教學的一個小小的部分。因此,進行片斷教學時,只是追求其相對完整性。首先應該設定一個明確的小目標,這個小目標也就是片斷教學的中心點,所有的預設都是圍繞著這個點進行的。那么,要用首尾呼應的方法進行結課,應該注意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與這個片斷的目標,即這個片斷的核心價值密切聯(lián)系的,以達到循環(huán)往復、印象深刻的良好效果。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指出:“英語教育應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并重,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既能夠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能夠學會如何學習?!闭Z用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了所有語言類學科的共同追求。[2]若在結語處采用語用提升法,可以很好地體現(xiàn)教師個人素養(yǎng)和靈動思維。如教授話題Colors.教完new words:red,blue,green,black,brown 等后,教師問:Can you use one color to express your mood at this time?引出漢語國家和英語國家因為歷史文化背景不同,顏色詞蘊含了不同的象征意義:
Color China England Red 吉祥喜慶 暴力.危險White 死亡.兇兆 純潔.高雅Yellow 皇權.輝煌 膽小.令人討厭Blue 深邃 憂郁.沮喪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在“課程性質”中提到:“……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基于以上教學情境,還可以在結語部分進行再提升:孩子們,你們知道嗎?“顏色”可以做英美人的姓名,不過要將顏色單位的第一個字母改成大寫形式:Black Red Green Yellow Blue Pink Orange…這種美妙的結語,會讓評委在心中大聲為你叫好。在結語處采用語用提升法,也可伴隨著情感的升華,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又如閩教版六年級課文Dream Jobs.結語處,教師安排放映一場自然災害過后,周遭一片狼藉,這時pilot,doctor,teacher,cook 來了,不同職業(yè)的人來干什么呢,The students say:The pilot can take people to different places./The doctor can make people strong and healthy…此時這些職業(yè)人是多么重要。于是職業(yè)的神圣感被喚醒,引發(fā)學生對不同職業(yè)人的尊重,對未來職業(yè)的向往。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碑攲W生們紛紛說出:I want to be a teacher./I want to be a police. I want to be a…孩子稚嫩的理想與知識得以共同成長。學以致用,是進行教學的重要目的。英語學科雖然不是母語教學,但不應該為了教單詞而教單詞,為了教句型而教句型,應該樹立一個大英語觀,著眼于生活,放眼于應用,盡可能地將教學融入孩子們的生活中去,融入到孩子們的生命中去。[3]片斷教學,一個小節(jié)的教學,追求相對完整,一定是圍繞著一個知識點進行的。而在結課環(huán)節(jié),倘若能夠就著教學的知識點進行適當?shù)剡w移,幫助孩子們學會運用,也可以使片斷教學更加完整。
當然,使用這一策略時,切忌結語提升內容忽視本課教學目標,忽視學生知識水平;同時也切忌喧賓奪主,本課知識點教授時間短,而語用提升部分占用大量時間。若是十五分鐘片段教學時間,那么結語時間最好控制在三分鐘左右。
[1]鐘建林,余輝,等.聚焦片段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2]祁承輝.今天我怎樣教英語[M].上海:中西書局出版社,2011.
[3]朱浦.教學專題透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