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霞 董燕 曹京敏
聚焦超聲與紅外線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臨床研究
常江霞董燕曹京敏
【摘要】目的通過研究聚焦超聲CZF-1型(海極星)治療慢性宮頸炎的遠期效果及不良反應。方法在女性病兩癌篩查過程中確診的慢性宮頸炎患者1 200例,且有臨床不適癥狀需要治療的,根據(jù)意愿600例作為研究組,用CZF-1型(海極星)聚焦超聲治療,對照組600例用紅外線紅外線凝結器(AHN-20型),對比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結果2組在治愈率上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不良反應方面如陰道流液、出血時間、結痂、瘢痕形成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聚焦超聲與紅外線輻射。治療慢性宮頸炎愈后相當,而不良反應明顯低于紅外線輻射。
【關鍵詞】聚焦超聲;慢性宮頸炎;臨床研究
作者單位: 055550河北省寧晉縣婦幼保健院婦產二科(常江霞、曹京敏) ;河北省寧晉縣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超聲科(董燕)
慢性宮頸炎表現(xiàn)為糜爛樣改變,伴有臨床不適者,需行物理方法治療。傳統(tǒng)治療方法的原理就是使糜爛面的單層柱狀上皮變性、壞死、結痂、脫落,繼而新的復層鱗狀上皮增生覆蓋。從而達到使宮頸表面光滑的目的。超聲波治療技術,在治療過程中,宮頸表面無結痂,愈后無瘢痕,韌性較好。適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對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女性病兩癌篩查中,60歲以下已婚女性確診為宮頸糜爛的患者1 200例,且有臨床不適癥狀,需要治療的,自愿分為聚焦超聲組和紅線組進行治療,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對寧晉縣婦幼保健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女性病兩癌篩查中,57歲以下已婚女性確診為宮頸糜爛的患者1 200例,且有臨床不適癥狀,需要治療的,年齡25~57歲,平均年齡36.6歲。術前常規(guī)行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排除癌前病變,自愿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600例,研究組應用聚焦超聲CZF-1型治療儀治療,由重慶海扶技術有限公司生產。對照組采用紅外線凝結器(AHN-20型)進行治療,由天津津海福利電器廠生產。2組患者在宮頸炎病理學類型、宮頸炎輕重程度及年齡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慢性宮頸炎的病理類型 n=600,例
1.2入選標準(1)確診慢性宮頸炎:宮頸表面組織呈潰爛狀,有時伴有腺納氏囊腫,宮頸增生肥大等體征。(2)大部分患者伴有陰道分泌物增多,腰酸、腰痛,腹墜、腹脹等臨床不適癥狀; (3)宮頸細胞學檢查排除上皮內瘤變或癌變; (4)陰道分泌物涂片未檢測到滴蟲、假絲酵母菌,排除急慢性陰道炎,清潔度1~2 度; (5)患者本人自愿進行宮頸聚焦超聲或紅外線治療。排除標準: (1)生殖系統(tǒng)急慢性炎癥,其他系統(tǒng)有未控制感染癥狀; (2)宮頸細胞學或組織活檢檢查發(fā)現(xiàn)有上皮瘤樣病變或癌變; (3)處于月經期、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 (4)有糖尿病史血糖未經控制的,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或肝腎功能異常。
1.3治療方法
1.3.1超聲波治療組:應用重慶海扶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CZF-1型婦科治療儀治療。治療功率為3.5~4.5 W,根據(jù)治療頭的輸出調整功率,治療時間為月經干凈后?;颊咝g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在手術臺上,用碘伏消毒外陰皮膚、大腿內側,窺器打開陰道,使宮頸充分暴露,碘伏再次消毒宮頸及陰道,將陰道分泌物擦拭干凈,有納氏腺囊腫者,可先針刺囊壁,排出囊液,將治療頭頂端超聲波發(fā)射區(qū)以宮頸口為圓心,進行環(huán)形線狀掃描。直至超出病變組織約2 mm,一般用5~10 mm/s的速度進行掃描,逐漸降低速度,輻照時間因糜爛面積的大小及深度而不同,糜爛面積大而深所需的時間就長,反之就所需時間就短。停止治療的臨床表現(xiàn)為:①治療面回縮,收斂,糜爛面減小;②糜爛面呈現(xiàn)充血水腫且有凹陷伴顏色改變;③治療區(qū)域組織較治療前變硬。有宮頸腺囊腫者,應先對腺囊腫進行點輻照再掃描。
1.3.2紅外線治療組:應用天津津海福利電器廠生產的紅外線凝結器(AHN-20型)。照射功率調節(jié)為15~20級,治療時間為月經干凈后3~7 d。治療前準備同超聲波組。用碘酒、酒精消毒處理治療槍的治療頭,把治療槍置于距創(chuàng)面0.5 cm左右時打開開關,紅外線垂直照射糜爛面,以順時針方向逐步照射,以點形成面,覆蓋整個糜爛面,紅外線照射區(qū)應超出病灶約2 mm,照射時間也因糜爛的深度不同而不同,創(chuàng)面顏色由紅色改變?yōu)榛野咨?/p>
1.3.3術后注意事項: 2組術后注意事項相同。術后均應保持外陰清潔,防止感染,禁止沖洗陰道。禁同房、陰道沖洗、盆浴2個月,避免重體力勞動3個月。術后陰道出血增多隨診,2、4、12周定期復查。
1.3.4療效評價標準[1]:所有患者術后隨訪,治療后3個月進行療效評價。愈合:①宮頸黏膜組織完全上皮化,表面光滑無充血水腫。感染組織消失。②慢性宮頸炎的癥狀消失,如:白帶增多,性交后出血等。有效:①宮頸糜爛面小于1.0 cm(包括宮頸外口) ;陰道部殘留炎性組織明顯減小,充血水腫減輕。②慢性宮頸炎有關癥狀減輕:如分泌物減少、接觸性出血等明顯減輕。無效:①宮頸陰道部炎性糜爛面積無縮小,充血水腫無減輕,組織無變化;②慢性宮頸炎的有關癥狀如白帶增多、性交后出血等無明顯改變。
1.3.5不良反應評價標準:治療后2周,4周隨訪,對術后出現(xiàn)的陰道流液量的性狀及多少、陰道出血的持續(xù)時間及多少進行綜合評價。評價標準:陰道流液量:輕度排液為少量水樣排液,持續(xù)3~5 d左右,用護墊即可;中度排液為持續(xù)性陰道流液,持續(xù)5~8 d左右,需用衛(wèi)生巾或衛(wèi)生紙;重度為陰道大量排液,持續(xù)8 d以上,有時可達20 d。陰道出血量:少量為陰道排液中帶有血絲;中量為有點滴狀出血,呈間斷性;多量為持續(xù)性出血,色鮮紅,需要治療。
1.4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珋±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療效分析研究組與對照組在愈合率、有效率、無效率和總有效率比較無明顯區(qū)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不同程度慢性宮頸炎的臨床治愈率比較n=600,例(%)
2.2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比較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明顯多于研究組(P<0.05)。見表3。
慢性宮頸炎中宮頸糜爛呈乳頭狀增生、陰道分泌物明顯增加或接觸性出血,在排除上皮內非瘤樣病變、
表3 2組治療方法的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比較n=600,例
癌變后,應給予糜爛面局部治療。紅外線、微波、激光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組織學上,只是上皮缺損,傷口的邊緣或底部增殖的基底細胞,遷移到缺損區(qū),一般可完全覆蓋。若缺損組織達到粘膜固有層及平滑肌組織時,主要是以成纖維細胞活化,產生膠原纖維為主要方式來到達創(chuàng)傷的修復,恢復后常見宮頸組織質地僵硬甚至有瘢痕形成,所以治療后的宮頸容易造成狹窄,繼而引起不孕不育及宮頸性難產等并發(fā)癥[2]。
聚焦超聲治療慢性宮頸炎是一種全新的治療手段。它的治療原理主要是超聲波具有較好的組織穿透性、定位性、能量沉積性,它能穿過表層的組織,把能量直接聚焦在設定的靶組織內,利用它的生物學效應的作用,超聲能量將使病變組織的溫度迅速增加,蛋白質遇高溫發(fā)生變性、組織細胞凝固性壞死,從而使組織營養(yǎng)改變,細胞再建,達到病變組織修復[3]。超聲波是一種由內向外的治療模式,對宮頸表皮組織無損傷,而是直接作用在表皮下的一定深度。治療時間的長短、頻率和功率的大小都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而這三者是由糜爛面積的大小和深度來調節(jié)。聚焦超聲是從基底部起破壞病變組織達到治療的目的[4]。宮頸組織治療后會有短暫的充血水腫,因為不損傷表面組織,無組織缺損,所以維持了一個完整的宮頸結構,宮頸組織彈性和功能治療后可以恢復正常[5]。
本文結果表明,聚焦超聲作為非侵入性治療,治療慢性宮頸炎具有與紅外線輻射同樣的效果,但更優(yōu)于紅外線輻射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臨床癥狀消失快,宮頸糜爛面愈合率高,,復發(fā)率低,治療副反應明顯減少。聚焦超聲治療宮頸糜爛可以是不同的類型,不同的嚴重程度,宮頸修復后能保持原有的結構形態(tài),組織彈性,重復治療是安全的,可靠的。
參考文獻
1陳錦云,周德平,劉玉明,等.聚焦超聲與激光治療慢性宮頸炎的對比研究.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8,24: 285-287.
2李茜西,李成志,鄧新娥,等.聚焦超聲治療未生育婦女慢性宮頸炎的臨床研究.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26: 914-916.
3王智彪.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技術在婦產科的應用.中華婦產科雜志,2003,38: 510.
4周永昌,郭萬學主編.超聲醫(yī)學.第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625.
5王智彪.聚焦超聲治療技術在婦科領域的研究與應用.中華婦產科雜志,2006,9: 638-3-639.(收稿日期: 2014-10-29)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08.037
【文章編號】1002-7386(2015) 08-1219-02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 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