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娟
摘 要:加強中學生情感教育,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zhì);同時這也是全面科學的完成中學語文教學目標任務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目前中學生情感領域存在的問題的迫切要求。本文就在中專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專語文;情感教育;語文教學
要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進入情境,體會情感;引導學生美讀課文,領悟情感;借助圖畫,觀照意境,品讀情感;借助音樂,渲染情境,強化情感;扮演角色,加深對情感的理解。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參加社會實踐,豐富其情感體驗,作文命題、修改要有針對性、引導性。忽視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情感教育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中專語文教材絕大多數(shù)都是集藝術性和思想性于一體的,很多選文的宗旨在于升華道德教育、良好情操以及人性的光輝,可是老師在教授的過程中,卻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即便是老師一再強調(diào)這是某某名家的某某名篇,可是學生也看不到文章中的生動人物,感受不到如癡如醉的自然風光,不懂春風的溫情,不識明月的柔情。學生對于課本上的知識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學生不能充分體會文章中的真正情感,必然就感受不到文章作者的真正意圖。
2.情感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情感。所謂的情感是指人們對外界事物給予肯定或者否定的一種心理上的反應,比如愛慕、憤怒、厭惡、喜歡、悲傷、恐懼等等。由于中專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他們雖然有一定的判斷力、自主性,但是他們還不夠成熟,需要我們給予正確的方向指引。對于這一特點,老師應該在語文課堂上應用情感教育,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獨特的人格和個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樂觀開朗、自信大方的情感,有助于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有助于增添學生對自然、生活的熱愛與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有助于學生勇敢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挫折,并能積極戰(zhàn)勝困難。總的說來,在中專語文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特點。
二、情感教育在中專語文教學中的實施
1.語文教學的手段多樣化。中專語文的教學手段有很多種,充分應用這些教學手段可以有效達到教學目的,比如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利用多媒體教學、充分使用藝術手段等等。其具體內(nèi)容如下:
(1)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通常會朗朗上口,音韻和諧老師在文章朗讀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要讀出節(jié)奏感,注意音量和語調(diào)外,更要注重飽含感情地朗讀,讀出文章中所蘊含的真正哲理、情感、意境。
(2)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老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乩枚嗝襟w手段,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講述變得形象、生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使得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3)把學生所熟悉的、感興趣的藝術形式,結(jié)合到教學中來比如,用音樂來渲染與課文相符合的氛圍,用圖片表示課文中的人物形象,用戲劇形式來讓學生扮演文章中所涉及的角色,通過這些新奇的形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準確地體會文章角色的情感、思想、行為、語言,使學生似乎能聽到、看到、觸摸到課文中所描寫的形象。
2.結(jié)合寫作教學,滲透情感教育。寫作已經(jīng)是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最能夠反映出學生語文能力和思想水平的,寫作教學方式的運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陶冶情操、創(chuàng)新思維及完善人格,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升情感教學的重要渠道。
語文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專門安排固定的時間,給學生看一些新聞調(diào)查、焦點訪談、中央新聞聯(lián)播等欄目,引導學生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來關注生活中的時事動態(tài),只有當學生關注到了這些,才會引發(fā)他們的想象,更好地寫出具有內(nèi)涵的、獨特的文章來。語文老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對當今的熱門話題進行對論。社會熱點也是學生所關心的,把它引入寫作教學中來,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還有助于學生樹立強烈的愛國責任心。在學生完成寫作任務的時候,老師要認真閱讀,在糾正學生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時也要觀察學生在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是積極向上的,還是悲觀消沉的。如果是消極的,老師要及時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調(diào)查,看看是否出現(xiàn)了不良情緒,并積極地加以正確的引導。
3.老師要準確把握文章的情感內(nèi)涵。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老師要想充分發(fā)揮情感教育的作用,就應該正確把握文章的情感內(nèi)涵,吃透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潛在的情感因素。老師要把感情和知識教授給學生,就必須認真?zhèn)湔n,領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將其形象、具體地展示給學生。比如,《雨中登泰山》這篇課文,主要是寫作者登泰山時遇到下雨,觀賞到了泰山在煙雨中的美麗風光。作者表面上是寫雨中情境,實質(zhì)上是借景抒情,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老師在教授的過程中,不僅要引領學生學習文章中的優(yōu)美語言,體會到作者借登山而抒發(fā)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同時也教育了學生無論處在什么樣的狀況下,都要以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事物,也只有這樣,才能夠?qū)⒁磺忻篮玫木吧急M收眼底。通過此種備課分析,才能正確把握文章的深層情感內(nèi)涵。
4.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是滲透情感教育的關鍵。語文教學的關鍵之處就是教心,語文教學的目的也不僅僅在于給學生灌輸知識,更主要的是正確指引學生,健全學生的健康情感,樹立學生的人生價值理念。中專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是遇事沖動、不冷靜、敏感、叛逆心理強。他們渴望得到老師的關心和重視,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時刻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尤其是對待后進生,老師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針對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合理的教育手段,幫助他們從后進生轉(zhuǎn)化為優(yōu)等生。在學生遇到挫折,開始動搖自己信念的時候,老師要及時給予鼓勵與肯定。老師要適當在課堂中設置情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用心教學,以情動人,這樣才可以使教學目標順利實現(xiàn)。
5.優(yōu)化課堂語言。老師表達課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語言,因此,老師要善于運用語言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在授課的過程中,注意運用語調(diào)、語速、語音的變化來展現(xiàn)出或愉快、或清新、或優(yōu)美、或憂傷的感情色彩。在課堂上,本著多交流、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去對待學生,可以使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師生都能在一個輕松的氛圍里完成教學任務。
三、結(jié)語
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教師應充分認識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提高自身的情感素養(yǎng),把情感教育作為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程翔.試論閱讀教學與多媒體的整合[J].教育研究.2004(08).
[2]孫震瀚.關于職業(yè)學校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幾個問題[J].職教通訊.2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