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主題:有用與無用;知與不知;赤子之心
卡夫卡道:“你本身就是問題,無需要再去尋找什么知識了?!?/p>
人之初,第一樣知識,大概就是懂得餓了要哭,然后是爸爸媽媽的發(fā)音,之后,就入一個以追求知識為進步階梯的世界,知識改變命運,作為一個口號,叫得響過性格決定命運。“冷知識”這名詞的興起,更代表學(xué)識廣博可以用來炫耀,從知得比你少的人身上找回一點優(yōu)越感。
有時會為不看書不讀報,未聽過鈍感力北極光微創(chuàng)手術(shù),活在自己密室中的人可惜,覺得他們少了很多樂趣與體會。有時候卻埋怨對“人生識字憂患始”這七個字體會得太遲,知識往往讓我們從一粒沙中看到太多與快樂無關(guān)的智慧,從漂亮的說法看到丑陋。
知也無涯,學(xué)貫中西的虛榮,令我們忽略每個人內(nèi)在難逃千瘡百孔,了解自己,不需要博聞強記,憑的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勇敢,煩惱不能靠知識找出源頭,而智慧卻可來自無知的赤子。每次看見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輕生的優(yōu)才生,就會感嘆知識那么多干嘛,連自己的問題都沒有找到答案。
(編輯:關(guān)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