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海娟
(太原工業(yè)學院 思政部與法學系,山西 太原 030008)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實效性探索
辛海娟
(太原工業(yè)學院 思政部與法學系,山西太原030008)
[摘要]實踐教學的價值越來越被重視和肯定。實踐教學為“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效果的提高提供了契機。合理構建“基礎”課實踐教學內(nèi)容,諸如要緊密結合教學目標,圍繞重點難點內(nèi)容設計實踐教學,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形式,改善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等。這是提高“基礎”課實踐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實效性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7.013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以下簡稱“基礎”)是大學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的導引課,作為課程主要內(nèi)容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內(nèi)容是學生人生發(fā)展的基礎。實踐教學以學生活動為載體,強調(diào)學生的參與體驗對知識的應用,并追求將其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想和日常行為。實踐教學是“基礎”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探索知識、運用知識、理解知識、深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實踐教學的效果仍不盡人意。實踐教學普遍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教學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內(nèi)容單調(diào),缺乏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疏于組織管理,教學安排上細節(jié)粗糙;考核評價缺乏激勵性等。針對以上問題,“基礎”課應不斷豐富實踐教學內(nèi)容,合理構建“基礎”課實踐教學體系;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多方面能力;加強實踐教學管理,有效組織實踐教學。這些都是改善和提高“基礎”課實效性的關鍵。
一、內(nèi)容新穎,符合實際需要
(一)符合教學重難點需求,完成教學目標
實踐教學的內(nèi)容構建,要根據(jù)教學重難點,目的是使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活動的主題內(nèi)容應來源于教材重難點,有助于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有助于學習興趣的提高。比如,針對“道德與法律的關系”這個重點,開展“維護社會秩序道德和法律哪個更重要”的討論活動;為了更好理解理想與現(xiàn)實的關系,令學生客觀辯證地面對現(xiàn)實條件,形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設計“順境出英才還是逆境出英才”的辯論活動;為了掌握愛國主義的科學內(nèi)涵,設計“介紹家鄉(xiāng)”的PPT展示活動;為了掌握人生目的的內(nèi)涵及在人生觀體系中的作用,舉辦“什么是幸福(成功)”的演講活動,通過演講的準備,使學生對幸福、成功有科學的認識和定位,從而確立正確的人生觀……這些活動都需要教師通過對教學重難點的分析把握而設計。只有這樣,實踐教學的設計才有意義,才不會偏離教材。
(二)滿足現(xiàn)實生活的需求,解決學生困惑
實踐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必須切合學生實際需求,解決學生困惑。當前大學生思想上存在諸多的疑惑。比如:大學生對“大學里該不該談戀愛”“面對老人摔倒扶不扶”“應該愛一行干一行還是干一行愛一行”等問題缺乏充分的認識和思考,如果不澄清這些疑惑,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這些問題時就會不知所措,或盲目跟風,做出錯誤的選擇。而我們的課程,特別是實踐課就是要抓住學生的這些困惑,讓學生思考、討論、再思考,撥開迷霧,形成正確的認識和觀念。只有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我們的教學才會有實效性可言。
Centering on Teaching Behavior and Promoting
Classroom-teaching Effectiveness
——OntheeffectivenessofthecourseMoralityCultivationandLegalBasis
Li Yinxiang
(CollegeofPoliticalScienceandLaw,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三)符合課程專題需求,理論實踐相輔相成
實踐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還要考慮課程整體的均衡性。“基礎”課程有幾大模塊:適應大學生活、理想信念、愛國主義、人生觀、道德觀、法治觀、行為規(guī)范等,它們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實踐教學的設計也應該均衡地涉及各個模塊,這樣不僅有利于持續(xù)地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學生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做到知行合一。實踐教學的安排,在教學前應做好整體的教學計劃,各章分配合理的教學時數(shù),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輔相成。隨著實踐教學的價值越來越被重視和肯定,實踐教學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筆者認為,每一章節(jié)都應該有實踐教學的設計,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從說教中走出來,學生才會真正喜歡“基礎”課。
實踐教學除了在內(nèi)容上要抓住重難點,緊貼學生實際,在活動形式上也應該豐富多彩,使學生樂于參與。
二、形式多樣,勇于創(chuàng)新
(一)難度適中,容易參與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認為,活動的成就水平取決于多種因素,其中除個體能力外,還包括任務的難度、個體的努力程度等。當任務太難或太簡單,個體都會減少活動的興趣。該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設計實踐教學時,從實踐內(nèi)容到實踐形式,應該難度適中,這樣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最高。實踐教學的活動形式很多,討論、讀書觀影(讀后感觀后感)、演講、PPT展示、辯論、調(diào)查等形式是同學便于參加且比較喜歡的活動?;顒右院畏N形式開展取決于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相比較而言,討論、讀書觀影等活動較容易實現(xiàn),而演講、PPT展示等活動需要學生有相關方面的能力和準備,而辯論、調(diào)查等活動除了個人的努力,還需要團體協(xié)作來完成。一個實踐教學主題可以以不同的形式開展。如“戀愛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個主題內(nèi)容,可以組織成討論形式,也可以組織成辯論形式。不同的形式會有不同的效果和影響,討論可能有更大范圍的同學參與,辯論可能有更大范圍的影響力。其實,我們還可以把兩項活動形式結合起來,前一段時間討論,后面進入自由辯論階段,作為觀眾的同學可以加入到辯論中來。這樣,可以使更多的同學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激發(fā)更多同學的學習積極性。
(二)機會均等,滿足表現(xiàn)欲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這些需要是從低到高被逐漸需要的。從這個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每個人都有表現(xiàn)的欲望,因為每個人都希望獲得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既然這樣,在實踐教學設計中,應該給每個學生施展才華的機會。不同特長、不同能力的同學,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主題觀點。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這一章節(jié),設計“校園文明不文明現(xiàn)象面面觀”這一主題實踐,不同的學生表現(xiàn)這一主題的形式是不同的。有的同學演講;有的同學拍攝有關文明不文明行為的照片;有些同學表演小品、情景?。挥械耐瑢W寫出倡議書;有的同學做成PPT展示匯報;有的同學做成FLASH短片等。同一個主題,表現(xiàn)形式五彩紛呈,能力特長不同的學生都得到了表現(xiàn)發(fā)展的機會,其實教學的意義也在此。
(三)知行統(tǒng)一,培養(yǎng)能力
“基礎”課程是指引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導引課,它的目標就是解決學生困惑,指引學生實踐。如果學生只單純地背讀知識條文,而缺乏做事的原則、方法和思想,甚至違背道德違反法律,這樣的教學就是失敗的。其實,學生對單純的理論知識、空洞的說教并不感興趣,他們更看重實際意義的東西,如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的提高。如果實踐教學的設計滿足學生的這一需求,無疑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受到學生的重視和喜歡。就拿演講和寫論文來說吧,如果教師的要求是寫演講稿,并有機會在課堂上演講,一定會比寫論文得到學生更多的重視。還有辯論和討論這兩種形式,同學們會覺得辯論更能鍛煉提高諸如語言、推理、應變等能力。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實踐教學設計的重要因素和目標。
實踐教學實效性的提高,有效的組織也是關鍵。巧妙的設計、合理的要求、適時的幫助、必要的檢查將會使學生確立明確的目標,克服困難,追求卓越,積極主動地參加活動,從而達到良好的活動效果。
三、組織有序,學生有章可尋
(一)自由選擇,滿足個性化特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體性的體現(xiàn)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實踐教學要改變以往同學們一起參加同一個活動的模式。太多同學參加同一個活動,有很多學生是敷衍,有很多學生抄襲,而且教師也沒有精力分別指導,這樣的實踐淪為形式。讓學生自主地選擇一兩項活動參與,而且限制一項活動的報名人數(shù),既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保證實踐活動的質量。這樣也容易看出不同學生對課程不同的關注點和興趣,有利于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專長,也為進一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提供契機。
(二)要求明確,減少困惑易考核
布置活動時,活動的相關內(nèi)容要求一定要明確。這些方面包括實踐活動的名稱、主題、目的、實踐步驟、實踐結果的匯報形式與具體要求、考核標準以及注意事項。對活動的要求與考核標準一定要細化,這些細則將會影響學生的投入程度和活動質量。如在主題為“什么是幸福(成功)”的演講活動前,提出演講的要求:“演講內(nèi)容新穎、主題鮮明;符合實際,能體現(xiàn)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語言流暢、脫稿演講;有一定的演講技巧和感染力;在演講過程中搭配背景畫面和音樂。”這些規(guī)定給了學生一個努力的方向,也使活動有了評價的標準。
(三)范例引導,形象具體易超越
同學們在活動過程中,會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困難。這時,學生通過查資料、討論、請教老師等來解決困惑。還有一種有效的方式,就是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為學生提供一些范例。顧名思義,范例就是可以效仿的事例。范例使學生依靠特殊“例子”來掌握一般知識和規(guī)律?!盎A”課實踐教學的范例,可以是其他班級或者是上一屆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作品??傊趯W生困惑時,這樣的作業(yè)作品會讓學生從中獲得靈感和啟發(fā),會讓學生從有限的例子中獲得形象的、具體的以及規(guī)律性的東西。學生在范例基礎上完成的作業(yè)作品,取長補短,更可能超越范例作品,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而學生在知識獲得、技能培養(yǎng)方面也獲得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批判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
(四)教師把關,督促有力保效果
學生到底完成的任務怎么樣,作為教師不能主觀想象,還需要好好把關。像演講、辯論、匯報等這些活動,如果教師認為已在課前布置好活動并讓學生準備了,就在課堂上來實施,未免有些輕忽了。課堂是全體同學的課堂,不是單個同學的實驗場,每一節(jié)課都要有質量。這就需要在活動準備后期,教師對學生的活動準備材料及成果,如演講稿、辯論材料、匯報的PPT等,從內(nèi)容到形式給出意見和修改建議,篩選出優(yōu)秀作品,使同學在原有基礎上反復修改再提高,保證活動的方向和質量,使更多的同學受到啟發(fā)和鼓舞。
“基礎”課實踐教學內(nèi)容的合理構建,豐富了“基礎”課的內(nèi)涵;“基礎”課實踐教學形式的豐富多彩,活躍了“基礎”課的形式;“基礎”課實踐教學的有效組織,保證了“基礎”課的質量?!盎A”課實踐教學使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聯(lián)系了起來,使學生在情感上理解并接納了思想道德知識和法律知識,樹立了正確的觀念,并自覺地外化為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提高“知行合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孫景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實踐課指導教程[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2:1.
[2] 馬建青.“基礎”課實踐教學整體性改革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導刊,2011(2):84.
[3] 施良方.教學理論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21.
[4] 李濤.范例教學理論的現(xiàn)代教學特征.教學與管理,2007(6):11.
On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Ideological
andMoralCultivationandLegalBasis
Xin Haijuan
(Teaching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andLaw
Department,TaiyuanInstituteofTechnology,Taiyuan030008,China)
[收稿日期]2015-04-07
[作者簡介]辛海娟(1978-),女,山西大同人,太原工業(yè)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6285(2015)07-00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