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張琳(山西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基于微信的圖書館信息服務探討
□朱張琳
(山西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微信作為亞洲地區(qū)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有助于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圖書館利用微信可提供的服務有:基于微信的咨詢服務;利用微信開展新書通報服務,發(fā)布講座、活動通知;組織微信好友開展學科館員服務;利用微信收集用戶反饋;構建移動圖書館平臺等。
關鍵詞:圖書館;微信;信息服務 截至2015年5月,筆者在“查找公眾號”平臺上對“圖書館”進行搜索,共搜到上百條數(shù)據(jù)。重新搜索 “大學圖書館”,發(fā)現(xiàn)我國已有很大一部分高校圖書館開通微信平臺服務,并投入使用。如清華大學圖書館、浙江大學圖書館、山東大學圖書館、昆明理工大學圖書館、杭州師范大學圖書館、北京科技大學圖書館、重慶大學圖書館、長江大學圖書館、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寧波大學圖書館等等。
近兩年,微信已然成為人們生活、學習中的一部分。各種媒體、企業(yè)機構、商家都紛紛開通微信公眾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圖書館作為人類文化保存與傳播的機構,自然不會忽視這一新興媒體。與微信相聯(lián)系,圖書館服務將有著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一、微信應用于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可行性
微信(We Chat)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免費手機通信軟件。在百度中搜索“微信”,官網(wǎng)這樣說:“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超過三億人使用的手機應用”、“支持單人、多人參與,通過手機網(wǎng)絡發(fā)送文字、圖片、語音和視頻”、“適用于大部分智能手機,僅耗少量流量”。[1]微信具有以下功能特點:下載、注冊簡單;支持多種操作系統(tǒng)平臺,支持多種語言;多種交流方式;用戶量龐大。截至2014年7月底,微信月活躍用戶數(shù)接近4億,微信公眾賬號總數(shù)580萬個,每日新增1.5萬個。微信應用于圖書館信息服務有其可行性。
微信是一種為智能手機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應用程序。因此,智能手機的普及率直接影響到微信的使用率。《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6.49億,手機網(wǎng)民規(guī)模達5.57億。智能手機步入百元時代,智能終端普及提速。而市場研究機構GlobalWebIndex公布報告稱,在各種流行智能手機應用中,騰訊的微信排在第五位。
微信軟件本身是免費的。通過微信傳遞信息,只需要支付網(wǎng)絡流量費,而如今很多公共場合包括圖書館都有免費無線wifi,或者加入手機資費套餐計算,費用則可省略不計。因此,微信與短信、微博、彩信相比,除了使用便捷、溝通方便之外,低廉的成本也使得圖書館使用微信進行信息推送成為可能。
微信突破了傳統(tǒng)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地域限制,用戶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圖書館的信息推送服務。讀者能夠在任何地方利用智能手機登陸圖書館網(wǎng)站,了解瀏覽圖書館藏資源,發(fā)送需求,提出信息傳輸請求等;值班館員也可在圖書館正常開放時間之外查看用戶需求,及時解答。
與手機短信、WAP站點等信息傳遞渠道相比,微信傳遞的信息類型更豐富。所有類型的信息均可在微信中直接瀏覽,省去了傳統(tǒng)渠道瀏覽網(wǎng)頁、觀看視頻等需切換至第三方軟件的繁瑣。
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具有的3個重要功能,圖書館能夠很輕易地實現(xiàn)信息的精準投放或者為用戶(讀者)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這3個功能是:一對一交流,指公號為用戶提供的針對其特殊疑問的一對一解答服務;自動回復,指公號根據(jù)用戶指定的關鍵字為用戶提供常規(guī)消息;群發(fā)推送,指公號主動向用戶推送內(nèi)容或重要通知。[2]
倘若微信能有效應用于圖書館,為讀者提供良好新穎的信息服務以及建立完善的溝通體系,必然使圖書館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充分發(fā)揮其文化服務的功能。
二、微信在我國圖書館的應用現(xiàn)狀
以杭州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目前該館已有的服務功能有:“館藏查詢”、“圖書導航”、“我的借閱”、“新書推薦”、“在線圖書館”和“期刊導航”。讀者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搜索、閱讀信息資源,并進行自助查詢、自助完成圖書借閱服務,真正實現(xiàn)了讀者隨時隨地獲取所需知識的“人性化”服務。同時,讀者也可實時與圖書館進行互動溝通,咨詢所有關于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問題,并都會得到及時的回復。筆者關注該微信號,進入平臺后,圖書館的活動、新書推薦等內(nèi)容接踵而來。當筆者輸入某一圖書狀態(tài)的問題后,平臺隨機給出答復:“還有四本,在圖書館二樓?!盵3]
目前,在圖書館眾多基于微信的服務內(nèi)容中,占比最高的為利用微信公眾號提供館藏信息及推送館內(nèi)活動。而能為讀者提供更多方便的書目查詢、續(xù)借服務的則鳳毛麟角。值得一提的是,只有極少數(shù)圖書館可提供專人的即時在線咨詢服務。可見,利用微信,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的服務內(nèi)容與功能還有待完善。
三、微信在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應用
由于微信的迅速發(fā)展及廣泛使用,圖書情報界也在積極探索其在圖書館學方面的應用。微信作為亞洲地區(qū)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有助于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
1.讀者導航服務。近年來,大部分圖書館已經(jīng)意識到參考咨詢服務的重要性。FAQ(常見問題解答)陸續(xù)出現(xiàn)在各圖書館網(wǎng)站上,方便了讀者并減少了工作人員被重復提問的繁瑣。微信的普及使得這一問題變得更加簡單。圖書館借助微信的自定義設置,針對讀者經(jīng)常問到的問題諸如開閉館時間、館藏分布、個人借閱期限、如何續(xù)借、數(shù)據(jù)庫類別和使用等,提前準備好答案,讓讀者隨時隨地都能方便地在手機、平板電腦上進行了解,節(jié)約了讀者的時間,提高了圖書館的工作效率。
2. “我的借閱”查詢服務。讀者到圖書館進行借閱之后,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個人的借閱信息了。因為它記錄著讀者的借書、還書日期,罰款、預約等信息,圖書館可利用微信向讀者推送這些個人信息,包括借書證到期、圖書催還、預約圖書到達等信息的提醒。讀者利用微信實時地了解自己的借閱證信息情況,從而能夠按時還書,提高了圖書館圖書的使用率。
3. 在線咨詢服務。圖書館開通微信公眾平臺并公布后,用戶可通過三種方式查找:①微信平臺名稱:xx大學圖書館 ②微信號 ③掃描二維碼。用戶通過微信向圖書館請求信息咨詢服務,館員在收到咨詢請求后,迅速進行信息檢索,并及時反饋。當讀者需要圖片信息時,可直接發(fā)送;需要圖書方面的信息時,可語音回復或文字回答;需要數(shù)據(jù)庫使用信息時,可打開視頻講解。總之,進行咨詢解答時形式是多樣化的,可通過文字、視頻、圖片、語音或組合來解決讀者的問題,更加直觀,便捷。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圖書館向讀者發(fā)布新書信息的方式為網(wǎng)站公布或者館內(nèi)電子屏發(fā)布,讀者必須到館或者登陸圖書館網(wǎng)站才可以看到。這種方式缺乏主動性和互動性,很多讀者不能及時獲取新書信息。微信具有信息提醒功能,讀者可以在任何地方第一時間獲取新書通報信息;微信還具有個性化信息預定功能,圖書館新購圖書到館后,將讀者定制的喜歡的圖書信息通過微信發(fā)送給讀者,使讀者能及時到館借閱新書。[4]
在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中,舉辦各種讀書宣傳活動或者學術講座成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定期舉辦的圖書館“宣傳月”、“讀書日”等活動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尤其對新生影響很大,而學術講座為讀者打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讀者常常為錯過這些活動、講座感到惋惜。經(jīng)過調(diào)查,錯過活動或講座的最大原因是未能及時獲取舉辦信息。圖書館開通微信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學科館員服務在我國已走過十余年的歷程,各類型圖書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學科館員服務的運行機制。學科館員通過開通自己的博客,通過海報和宣傳冊宣傳服務項目,通過建立服務QQ群等方式宣傳學科館員服務。而在服務的過程中,大部分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當面咨詢、上門服務、網(wǎng)上在線咨詢等方式與讀者進行交流。如今,由于微信平臺輕松快捷、信息免費發(fā)送、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可語音溝通,微信更容易被人們尤其是學生接受并選擇其作為與學科館員進行穩(wěn)定長期聯(lián)系的工具,從而拉近了讀者與學科館員的距離,有利于開展學科館員服務。
讀者反饋信息在圖書館工作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正確、準確收集讀者的反饋信息是改進圖書館工作的主要依據(jù)。在微信的環(huán)境下,讀者也成為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圖書館可及時了解用戶的需求、感受、意見,比如讀者對于圖書館館藏結構的建議、服務方式、投訴意見等。這樣,圖書館隨時精準把握讀者心理和需求,并且可利用微信進行一對一的私密互動,使得圖書館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以讀者為中心”。
對于已開通移動圖書館服務的圖書館,用戶可通過第三方接口利用微信開放平臺在微信對話框中直接鏈接至移動圖書館界面。通過此接口,可以進行館藏資源檢索,登陸個人賬戶查詢個人信息、進行信息搜索查詢等。但是目前國內(nèi)僅有極個別的圖書館正在嘗試利用APP技術手段提供服務。令大多數(shù)圖書館望而卻步的原因是APP研發(fā)的投入經(jīng)費十分巨大,并且其研發(fā)工作量與用戶下載量卻成反比。[5]
如今,微信的用戶已破6億,繼續(xù)增長勢不可擋。而圖書館界對微信的關注度日益增加。就高校而言,智能手機飛速上升的普及率讓圖書館開通微信成為可能,通過微信,將進一步拉近讀者與圖書館的距離,讓圖書館更方便地為讀者所用,充分實現(xiàn)圖書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勇,洪斌.微信及其在圖書館的應用[J].新世紀圖書館,2013(9):45-49.
[2]黃浩波,何衛(wèi)華,葉青.微信及其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J].圖書館學刊,2013(1):62-64.
[3]黃巧嬌,雷光英,胡子娟.微信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與發(fā)展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27):177-178.
[4]陳錦波.基于微信的圖書館信息資源推送研究[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3(4):7-10.
[5]韋敏革.基于微信公共平臺的圖書館創(chuàng)新服務研究[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3(5):46-49.
(責任編輯:黃美珍)
【教育教學研究】
Discussion on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Based on We Chat
ZHU Zhang-lin
(ShanxiInstituteofEconomicManagement,Taiyuan030024,China)
Abstract:We Chat is the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with the largest user group in Asia and helps to improve the reader service work in library. Library offers the service with We Chat including counseling based on We Chat, notification of new books, lectures release, activities informing, organizing group member in We Chat and developing subject librarian service, collecting feedback from readers and building mobile library APP based on We Chat.
Key words:library; We Chat; information Service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85X(2015)04-0092-03
作者簡介:朱張琳(1981-),女,山西孝義人,山西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圖書館館員。
收稿日期:201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