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李平
初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高速發(fā)育時期,對外界事物接受得很快,他們的言行容易受到生活中其他人尤其是教師和長輩的影響他們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強,并且已經(jīng)開始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他們已經(jīng)開始用自己的眼睛看周圍的人和事,開始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正是這些因素,決定了初中時期是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黃金時期作為思品教師,我們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合理引導學生,以我們成年人的經(jīng)驗和智慧去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
一、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決定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所以應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首先要做好示范性引導,比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自己要做到有條有理,板書規(guī)范而富有計劃性,字跡工整流暢通過這些細節(jié)來引導學生,給學生做好示范同時,應明確地告訴他們:作為學生,應該對自己的學習做好規(guī)劃,要學得有條有理,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學生在上新課前一定要自覺主動地預習課文;教師在講解課文時,要做好相關筆記,并要勤于思考、勤于發(fā)問,鍛煉自己,提高自己;課后及時復習,鞏固學到的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我曾經(jīng)在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時講了一個典故:清代著名大臣曾國藩年輕時寫不好毛筆字,但他給自己定了一條原則就是做事要恪守“恒”字訣,每天堅持練習,無論寒冬酷暑,勤書不輟,從不間斷短時間內(nèi),無論是他自己還是周圍的人都感覺不到他有什么長進,但通過持之以恒的堅持和練習,慢慢地,他的書法就具備了獨特的韻味,受到了時人的贊賞和后人的高度好評曾國藩說過,做人做事,沒有大技巧,須知世上無易事,世上無難事,唯持之以恒,熟能生巧我鼓勵部分覺得自己記憶理解能力不好的同學去主動嘗試“熟能生巧”的學習方法,鼓勵他們花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去識記書上的理論,去做練習題我鼓勵他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堅持,很多同學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進步有學生還主動對我說:“老師,經(jīng)過您說的‘熟能生巧的練習,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進步,在做試卷時,因為時間比較緊,部分問題我來不及思考為什么選它,但我就覺得要選它,這就是熟能生巧的最大收獲”
二、加強對學生的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
很多家長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無須分出精力來進行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和訓練其實,生活和學習本身就連在一起,難舍難分、相輔相成思品教師要教會學生從小事做起,先做到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用具整理齊備,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在勞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責任心和成就感通過教育學生值好一天日、掃好一片地、擦好一塊黑板,并獎勤罰懶,高度表揚熱愛勞動的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來讓他們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意識,做到學以致用,理論與實踐緊密結(jié)合,使思想品德課不再是空洞的說教
三、加強對學生的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和訓練
思維習慣是學生最寶貴的習慣,所以我們教師要格外重視運用我們成年人的經(jīng)驗智慧加強對學生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和訓練首先要教會學生學會整合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習慣引導他們把學過的知識,從歷史淵源、時間空間、內(nèi)在邏輯等方面將有關聯(lián)的內(nèi)容整理成一個板塊,形成“規(guī)模記憶”效應,引導學生把相關知識整理在一起另外,要教會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去看待問題和思考問題,比如,引導學生去從人們?nèi)粘R娒鎲柡蛘Z的變化去看中國的發(fā)展變化再比如,在講解“生活的變化”時,就可以引導學生放開想象的空間,自己努力去從多角度探索我們生活中的變化和歷程,并主動去思索其原因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宗旨的理解,又讓他們觸類旁通,拓寬了思維的外延,真可謂一舉兩得
良好的行為可以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良好習慣的長期堅持就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能一蹴而就,不能貪多求快,所以我們要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通過點滴示范、引導、規(guī)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