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有幸擔任了2013年和2014年山東省高考數(shù)學閱卷工作的質(zhì)檢員,覺得收獲頗豐.現(xiàn)將質(zhì)檢工作的收獲,做一些解讀與思考.希望通過高考閱卷質(zhì)檢過程的切身體會,讓大家了解高考閱卷的程序和細節(jié),分析學生失分的原因及應對策略呈現(xiàn)如下,供大家在教學中參考.
1高考閱卷的基本情況簡介
1.1閱卷流程
閱卷流程是評卷、仲裁、質(zhì)檢,采用“雙評”加“仲裁”,最后是“質(zhì)檢”的三重保險的閱卷模式.每份答卷至少由兩人評分(雙評),而且兩人不是固定組合,電腦隨機派送,若兩人所給分數(shù)差不超過1分,那就是有效分數(shù),兩個分數(shù)加起來取平均分,就是該題的最后得分.若兩人所給分數(shù)超出一定的范圍(誤差超過1分),由仲裁重新評閱,最后給定分數(shù).
1.2試卷評分細則
制定“試卷評分細則”是閱卷工作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因為與試卷配套的“試題參考答案”是命題專家根據(jù)試題“預設(shè)”的答案和評分標準,其主要依據(jù)是試題.而“評分細則”是從考生的答卷中抽取部分原卷,將命題專家的“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與學生答卷對照,最大可能地掌握學生的答題情況和各種解題方法,將題目的多種解答方法和每一個得分點都列出來,依據(jù)“給分有理”的原則,將每個分數(shù)段之間的分數(shù)盡量細化到1分,且只給整數(shù)分數(shù),并經(jīng)專家組審議通過后施行.閱卷老師在評卷之前先培訓,明確評分細則,然后進行試評,在正式閱卷中,嚴格按照評分細則閱卷.
下面我就以2014年山東文科數(shù)學18題為例,解讀一下試題的評分細則.
原題:如圖,四棱錐P—ABCD中,AP⊥平面PCD,AD∥BC,AB=BC=12AD,E,F(xiàn)分別為線段AD,PC的中點.
(Ⅰ)求證:AP∥平面BEF;
(Ⅱ)BE⊥平面PAC.
證明:(Ⅰ)連接AC交BE于點O,連接OF,不妨設(shè)AB=BC=1,則AD=2.因為AB=BC,AD∥BC,
所以四邊形ABCE為菱形3分
(指明是平行四邊形也可)
因為O,F(xiàn)分別為AC,PC的中點,1′(4分)
(重點說明:因為O為AC的中點,)
所以O(shè)F∥AP,1′(5分)
又因為OF平面BEF,
所以AP∥平面BEF.1′(6分)
(Ⅱ)因為AP⊥平面PCD,CD平面PCD,所以AP⊥CD,因為BC∥ED,BC=ED,所以BCDE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BE∥CD,2′(8分)
所以BE⊥PA,1′(10分)
又因為ABCE為菱形,
所以BE⊥AC,1′(11分)
又因為PA∩AC=A,PA、AC平面PAC,所以BE⊥平面PAC.1′(12分)
細則解讀
⑴高考閱卷和我們平時的閱卷的區(qū)別在于,我們教師平時關(guān)注的是學生錯在哪兒?怎么錯的?而高考閱卷員關(guān)注的則是得分點的把握.即只要是評分細則認可的就給分.評分過程是尋找得分點,方式是“見點得分”,“踩點”得分,上下不受牽連.
⑵上述評分細則中方框處是主要的得分點,若證明過程不完整,除不給結(jié)論分外,其他得分點見式給分;即只要所標的步驟有就給分,即使證明的邏輯混亂也給分,即所謂的“見點得分”.(這次閱卷要求若證明過程有扣分情況,則沒有結(jié)論分).
⑶對于解題方法,不做過多的限制,一般來說,只要運用正確就可得分,有些課本上沒有的結(jié)論如三垂線定理等均可以使用,不需要再做證明.
2學生答題暴露的問題及得分攻略
2.1填空題暴露的問題
如2014年理科填空11題答案要求是填寫數(shù)值,好多學生寫成代數(shù)式n=3就不得分.15題對于求取值范圍或者解集的一般只要寫對范圍就得分,但存在區(qū)間小括弧,中括弧模棱兩可的情況.再強調(diào)一點,如2014年文科15題有些學生書寫時負號寫的很輕很細,在試卷掃描時圖象很輕,而高考閱卷量大,速度快,難免一些閱卷教師看不到,所以要寫的清晰一些.還有填空題結(jié)果化不到最簡,例如2013年理科數(shù)學14題結(jié)果是13,寫成26的得分,而寫成39就不得分.再就是書寫不規(guī)范,例如2013年理科數(shù)學16題答案①③④而寫成1、3、4也可以,但是寫成1、3、④的就不得分.
得分攻略“得高分的秘訣就是少丟分”,也就是說在基礎(chǔ)知識及基本的計算方面幾乎不能失誤.認真審好題,在書寫方面千萬不要想當然的去寫,答案按試題要求書寫.高考評分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今年這樣寫給分,明年就不一定還給分.但只要按正確的,規(guī)范的去填寫,就不會丟數(shù).
2.2常規(guī)解答題暴露的問題
⑴三角題目屬于中低檔題,所以在制定評分標準時相對較寬松.如果第一問,第二問的結(jié)果正確就滿分.如果結(jié)果錯誤,在出錯的地方向前找得分點.典型問題是公式出錯,得分很少.
得分攻略一是解題過程中用到的公式,最好寫出“原始形式”,再代入計算,這樣既保證公式正確,又展現(xiàn)了得分點;二是準確的計算結(jié)果很關(guān)鍵.
⑵立體幾何題是學生相對丟分較多的,有些學生存在“想當然”的去證明幾何中的位置關(guān)系,導致條件不充分,例如理科17題線在面外(內(nèi))不寫的扣1分.再就是學生在高考時由于緊張,往往把字母寫錯.自己明明想寫CD而寫出的是BD而思路還是按CD向下做的.這樣的筆下誤在閱卷時是不得分的.而第二問大部分學生用空間向量去做,建系時,有用左手系的,導致坐標出錯,后面就不得分了.
得分攻略在解題的過程中,要把定理的條件和結(jié)論寫全,若第一步不會做,可以跳過去做第二步,這樣后面的仍可得分.教師在講課時強調(diào)按右手系建坐標系(與標準答案統(tǒng)一起來),正確表示出點的坐標,這一步是有步驟分的.第二問閱卷教師往往先看結(jié)果,如果正確就不扣分了.所以計算仔細準確,顯得尤為重要.
⑶概率題是以應用題背景出現(xiàn)的,有些學生審題不清答非所問.同時在制定標準時,由于題目特點,概率題不是一分一分附分的,而是一個點給幾分,只要見到有這個結(jié)果值就給幾分,所以概率題對計算準確率的要求相當高,典型的錯誤就是審題不清,計算不準.
得分攻略在教學時,要加強對這類題目的審題及準確計算培養(yǎng).而對于是否把每個可能的取值所對應的概率算出再列分布列不作要求.只要分布列正確或逐個算出概率都是全分.
2.3對于壓軸題暴露的問題
例如2014年理科數(shù)學20題有很多學生求導出錯.而制定的評分標準是第一問的導數(shù)求錯了,該題得0分.并且此題在第一問求導對了就會得2分.第二問中又有個求導還有1分,該題只會求導就得3分,又第一問求單調(diào)區(qū)間較容易,所以6分很容易得到.再如2013年理科22題,很多學生答題位置空白,直接放棄了這道題;有些學生過程繁瑣,思維混亂.然而,此題第一問3分,只寫上離心率的表達式就1分,可能時間緊張,好多學生直接寫出a、c的值也得2分,第二問由角平分線定理寫出等式就得2分或者寫出點到兩邊距離相等列出等式也得2分.也就是壓軸題,基礎(chǔ)抓住了就能得到不少的分數(shù),而所用時間又不多.
得分攻略壓軸題,抓住常規(guī)保成績,準確踩點多得分,規(guī)范答題少丟分.老師在平時做題訓練時要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盡量按得分點步驟書寫,嚴格訓練學生抓有效得分點,明確解題步驟,切忌拖沓冗長.同時,要讓學生清楚,題目再難,題中的某個條件總可推導出結(jié)論,只要導出一個結(jié)論,就可能是得分點,就會得分,實在不行,寫出題中應該用到的公式,也是可以得分的.
2.4質(zhì)檢中發(fā)現(xiàn)的幾個共性問題
一是審題與解題的關(guān)系問題.有的考生對審題重視不夠,匆匆一看急于下筆,以致題目的條件與要求都沒有吃透,至于如何從題目中挖掘隱含條件、啟發(fā)解題思路就更無從談起,這樣解題出錯自然多.二是會做與得分的關(guān)系問題,要將解題策略轉(zhuǎn)化為得分點,主要靠準確完整的數(shù)學語言表述,這一點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視,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現(xiàn)“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三是快與準的關(guān)系問題,在目前題量大、時間緊的情況下,“準”字則尤為重要.只有“準”才能得分,一味求快,只會落得錯誤百出.適當?shù)芈稽c、準一點,可得多一點分.四是多與簡的關(guān)系.做題時并不是寫得越多越好,這樣會浪費寶貴的考試時間,有時還因為寫得太多找不到得分點而丟分,因此只要抓住知識點把主要過程表達出來就可以了,盡量做到書寫過程簡明扼要.
3教學啟示
3.1夯實基礎(chǔ)是永恒,突出主干知識是根本,理解記憶是保障
在高考卷中基礎(chǔ)題和中檔題所占比例最重,然而,通過高考質(zhì)檢發(fā)現(xiàn)很多的學生,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和基礎(chǔ)能力的訓練非常薄弱,主干知識中的定理條件不清,公式記錯等錯誤比比皆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夯實基礎(chǔ),突出主干知識落實,狠抓學生的記憶.然而,知識的記憶,僅靠背誦、默寫等機械強化記憶手段難以奏效,特別是那種純粹由學生用“填空”形式來完成的基礎(chǔ)知識梳理與記憶的做法,可以說收效甚微.只有理解記憶才能記牢、會用.因此教師應注重探究概念的形成過程,重視公式定理推導的過程.同時切忌在二輪復習中認為,一輪復習中已經(jīng)將基礎(chǔ)知識都復習過了,不用再強調(diào)了,學生應該都掌握了這種“想當然”的認識.而要對重要概念、公式反復強調(diào),加深學生記憶和理解.
3.2通性通法是主流,淡化技巧是趨勢,規(guī)范答題是追求
從高考試題中可以明顯看出,高考重視對通性通法的考查.現(xiàn)在高考命題的一個原則就是淡化特殊技巧.因此,在指導考生復習中,千萬不要去刻意追求一些解題的特殊技巧,而要做到重在強化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要更多地注重思考題目的“核心”是什么,屬于哪一類“模式題”,用這類題目的通用方法來解題.同時,閱卷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解答的常規(guī)解答題,邏輯思維混亂,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寫多少,怎么去寫,這就告誡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幫助學生規(guī)范答題,如何規(guī)范?即明確題目的通性通法的得分點和解題步驟,要求學生按得分點、按步驟書寫,嚴格訓練.
3.3扎實提升“運算”和“推理”能力
就高考而言,可以說絕大部分題目離不開運算與推理,再加上時間限制,要取得好成績,必須做到:運算準確、合理和迅速,推理要符合邏輯規(guī)則.面對數(shù)、代數(shù)式的基本運算,能敏銳察覺算式的結(jié)構(gòu)特點,做到心算、估算、假算相結(jié)合;至于復雜的運算,則重在“算法”設(shè)計,實際上,“運算錯誤”不僅是技能不過關(guān),更主要的是算法不好.面對學生的計算能力不足,教師不能袖手旁觀,完全讓學生自己去彌補不足.教師在有意識地進行一定的強化訓練的同時,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示范、引領(lǐng)與指導作用,能詳細、規(guī)范書寫解題的推算過程,并對運算細節(jié)做必要的解釋與說明;二是多讓學生上臺板演,相互比較“算法”優(yōu)劣,激發(fā)優(yōu)化“算法”興趣;三是杜絕計算器使用,鼓勵學生心算、估算、假算;四是對于認為會做了的題目做錯了,不要一對答案了事,而是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獨立、耐心的推算,直到得到正確答案為止.
3.4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教學習慣
認真審題是重要的好習慣,有的學生對審題重視不夠,匆匆一看急于下筆,以致題目的條件與要求都沒有吃透,至于如何從題目中挖掘隱含條件、啟發(fā)解題思路就更無從談起.那么學生這種壞習慣是怎么來的?很大程度與教師的解題教學壞習慣有關(guān).很多教師在例題教學中,學生還沒讀完題目就問“你有什么想法”,學生一時答不上來,老師就急著講開了.久而久之,就影響了學生的解題習慣.教師要學會“等待”、“傾聽”.教師要指導學生這樣做:畫關(guān)鍵詞,寫出所有已知條件,用不同“語言”(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表達條件,寫出需要求解的具體命題,畫解題流程圖并標注需要條件,等等.
3.5臨考最后階段做模擬試題后要指導學生寫分析報告,提高復習針對性及應試心理素質(zhì)
考生在臨考的最后沖刺階段,每做完一份試題,都要寫分析報告,報告內(nèi)容包括:丟了多少分,丟分的知識點及原因,怎樣補救和時間的分配四方面內(nèi)容.通過這樣的報告,學生可以了解自己對高考數(shù)學的基礎(chǔ)知識、通性通法等方面掌握的程度,并做到有的放矢的補救.隨著高考臨近,學生們會心情焦躁不安.通過考前模擬試題的不斷訓練和分析報告的詳細解答,讓考生能做到心里有數(shù),面對高考試卷胸有成竹.“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是建立在平時的積累和學習基礎(chǔ)之上的,臨近考試的前一個星期,學生們就可以反復研究自己的分析報告,爭取在高考中避免自己熟悉的題型失分的現(xiàn)象.
綜上,基礎(chǔ)牢,審題清;用通法,“分”點明;計算準,步驟精;自分析,信心成;高考中,定成功.
作者簡介莫靜波,男,1981年生,中學一級教師,濱州市教壇新星.主要研究高中數(shù)學教學、高考試題分析、自主招生輔導,有多篇論文在各類刊物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