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予洲
在高三一輪復習中,政治學科的知識容量特別大,要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將所有的知識復習梳理一遍,時間非常緊張,而且要讓學生非常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大的成績,一直在高三一線十幾年的筆者認為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一、高標準備課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研究考情。必須結合近年高考試題仔細研讀《考試說明》《課程標準》。根據(jù)高考題型的設計及難度系數(shù)情況做教學案的設計。做到:考點尤其是高頻考點清晰、重難點突出、課堂和課后作業(yè)設計科學合理、練習題精挑細選、單元檢測反復斟酌、熱點材料必須鏈接教材知識點。這樣的教師規(guī)范教學和學生規(guī)范訓練,在考試中的表述也就會科學、合理、專業(yè)。
2.精編學案。高三教師要認真?zhèn)浼毥滩?,備好考點,備透重難點,通過編制教學案,把教學思路展示出來,這個過程可以在備課組內集體完成,也可以單獨進行,但必須超前完成。
3.備好學生。筆者所在學校學生類別多,加之近年來新課改后許多學生對理科有畏難情緒,所以文科生劇增。但基礎參差不齊,學情復雜,所以設有文科尖子班、加強班、普通班、體藝班(美術、音樂、體育等),因此,在一輪復習設計學案時,突出課標要求,夯實基礎,把當堂課的知識點弄清楚、練明白,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的環(huán)節(jié)多,并適當設置梯度,每節(jié)課前檢查要有批語,并給予表揚鼓勵,各類班級和學生之間不進行比較,但要看學生的進步幅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積極性。
二、高效率授課
課堂教學是整個政治課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尤其新課改形勢下,
課時數(shù)減少,時間緊,任務重,課堂教學的高效益顯得尤為重要。必須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向課堂要質量、要分數(shù)、要效益。具體分以下幾步。
1.考查教材基礎知識。鞏固基礎知識是一輪復習的重中之重。每節(jié)課用一定的時間對本課基礎知識進行檢查,一方面是對學生課前預習的監(jiān)督,另一方面在檢查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檢查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采用隨機提問,或者書面檢測的方式,或者利用認真設計好的書面練習,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檢查過程中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講解,沒有掌握好的內容適當強化。
2.緊扣主線,突出重點,把握好邏輯聯(lián)系??壑骶€就是教師對于每一個模塊、每一個章節(jié)的知識要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知識框架。然后給學生講清楚。突出重點即依據(jù)考綱,分清主次,凡是考綱給定的知識范圍都是考生應該復習的內容,但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在考綱規(guī)定的知識范圍內,做到抓重點、帶一般,重點知識要重點講,重點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用時。把握好邏輯聯(lián)系就是復習要依據(jù)教材的特點和邏輯要求,緊扣教材,層層推進,讓學生在學到具體知識的同時,又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方法。如,在《生活與哲學》模塊中的“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時,就首先要求學生必須明白這一框題在整本書中的重要位置。“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主要是從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入手,說明了哲學的產(chǎn)生是時代發(fā)展的產(chǎn)物,從而說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接著又著手分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歷史所產(chǎn)生的哲學有何不同,從而順理成章地得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最后說明哲學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創(chuàng)新,合乎邏輯地得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這就從整體上把握了整個新舊知識之間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
3.創(chuàng)設情境,提升學生能力。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儲備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來分析材料、論證材料,從而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學習、去發(fā)現(xiàn)、去領悟,學生在探究中,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將會逐步得到提高,從而也提高了課堂效率。如,我在復習《政治生活》中的《走近國際社會》時,恰逢“中日釣魚島沖突”升級,于是我創(chuàng)設了分組討論的情境,學生討論熱情高漲,但我在討論不久后馬上給出思考題目:(1)中日兩國沖突的原因是什么?(2)中方為什么會提出嚴正交涉的嚴重抗議?(3)如果日方也向中方表示嚴重抗議,你如何看待?(4)預測一下中日關系發(fā)展趨勢。當他們帶著問題自己去思考、去討論、去探索、去歸納后得出以下課本知識要準備鏈接: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國際關系的內容和形式;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利益;我國的外交政策等知識點。
隨后我又結合前幾年國內反日游行過程中的砸車和抵制日貨行為給出“公民應怎樣理性愛國”“經(jīng)濟生活知識分析抵制日貨
的做法”等問題課后討論……
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展示個性的選擇,也有助于學生縱橫構建立體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創(chuàng)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把時政熱點復習做到位并落到實處,課堂也因此而富有生命活力!
4.強化練習,鞏固提高。針對所復習的知識進行訓練是復習課中非常必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每節(jié)課留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通過選擇題和簡答題的形式進行檢測,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進行回顧,達到鞏固知識、深化理解、提高應用能力的目的。當然不是每個模塊和每次都必須這么做,可以靈活運用。
三、關注課后延伸
1.寫出教學反思。每堂課后,教師肯定有所感覺,我哪里感覺特別好,學生掌握了什么,解決了什么,還有什么失誤,及時寫下課后反思或者小結。
2.消化總結,鞏固記憶。要督促學生整理和完善筆記、追憶課堂,鞏固基礎知識,達到熟練掌握;概括總結、形成框架,提高學生宏觀把握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夠將知識點前后聯(lián)系。
3.加強練習,提高能力。布置學生課后練習,要精挑細選,找出針對性、時效性強的題目,學會選題、學會改題、學會編題,練習內容更要注重層次性、適度性,講求適度,既要有一定的難度、深度能夠滿足高三的要求,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
4.要重視高三的每一次考試。除月考外,特別是各省區(qū)統(tǒng)一命制的診斷性檢測題,這樣的題目質量很高,針對性很強,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同時這些試題代表高考的走向和趨勢,更應重視。
高考復習是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我們投入很大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做出成效。師生要取得好成績,還要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編輯 謝尾合